新華網 正文
青稞熟了
2018-10-02 14:53:06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塘格木鎮吾赫勒村村民在收割青稞(9月26日攝)。 時下正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青稞收獲季,當地農民搶抓農時進行收割,田間一派繁忙景象。 新華社記者 趙玉和 攝

  新華社西寧10月2日電(記者王金金、央秀達珍)陣雨初歇,青藏高原的秋天透著些許涼意。隆務河畔兩岸,陽光灑滿金色的青稞田,遠處的隆務寺裏桑煙嫋嫋,成熟的青稞田邊已有許多人,農民開始趁著短暫的大好晴天進行收割。

  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牙浪鄉多寧村的青稞地裏,55歲的索南加正與家人一起收割青稞。勞作之余,他拿出羊皮做的糌粑袋,舀了兩勺已經炒熟磨好的青稞面,放入一塊酥油,倒入開水,熟練地開始拌糌粑。

  青稞,藏語稱為“乃”,産于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在青藏高原上有3500年的種植歷史。生育期短、耐寒性強的特點,使青稞成為在青海分布最廣的糧食作物,高原凡有種植業的地方就有青稞生長。用曲拉、酥油、青稞面等制成的糌粑,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牧民的主要食物。

  “我們家世世代代就生活在這裏,家裏的28畝地種著小麥、油菜、大豆、馬鈴薯,但有5畝地每年都要種青稞,沒有青稞可不行。”索南加説。

  如今,有著3500年種植歷史的青稞已形成産業,成為青海藏區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

  9月底,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的青稞收割已進入尾聲,塘格木鎮吾赫勒村宏明青稞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宏明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今年沒有大災,雨水好,是個豐收年,我這2600畝青稞地畝産最高達到700斤。”

  張宏明的合作社共有當地274名村民加入。“按照今年的行情,社員每人僅靠土地就可增收2000多元。”他説,現在種植青稞的散戶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農牧民選擇將土地承包給公司或入股合作社,自己則進城打工。

  從散戶種植到大規模集約化種植,雖然青稞的種植方式正在發生變化,但近年來當地青稞的種植面積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青海省農牧廳提供的行業數據顯示,2018年青海全省青稞種植面積達100萬畝,佔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四分之一,大規模生産的經濟效益也在逐步顯現。

  “轟隆隆……”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青海省三江集團貴南草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青稞地裏,數臺收割機正在麥浪中翻滾前行,正午耀眼的陽光下,一望無際的青稞田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公司副總經理周文書説:“今年公司共種了近6萬畝青稞,趁著這幾天天氣好,我們正在抓緊搶收。”

  周文書介紹,目前公司已基本實現從青稞播種到收割的全流程機械化作業。“現在一臺收割機僅需一人操作,一天可以收割150畝左右土地,極大地節約了人力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此外,公司還就青稞的良種選育與當地高校、研究院進行了對接,保證了青稞的品質。“由于量大質優,我們公司每斤青稞的收購單價要比市場價高出0.4元。”他説。

  今年,農業農村部、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將青稞確定為青海省重點扶持的特色産業之一。青海省農牧廳廳長王玉虎介紹,青海省也已將青稞確定為“十三五”期間當地農牧業十大特色産業之一,列為全省深度貧困區的主要産業加以發展。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羅馬尼亞大理石村的今昔
羅馬尼亞大理石村的今昔
江蘇淮安:千人品螃蟹
江蘇淮安:千人品螃蟹
各地景區迎來客流高峰
各地景區迎來客流高峰
新西蘭阿貝爾·塔斯曼國家公園風光
新西蘭阿貝爾·塔斯曼國家公園風光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40112351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