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江西篁嶺古村:曬秋“重生”
2018-10-02 08:14:2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昌10月2日電(記者程迪)果實綴滿枝頭的時候,江西婺源篁嶺古村的曬秋農俗景觀進入了最美的時節。秋日清晨,雞鳴聲剛起,天還濛濛亮,58歲的篁嶺村民江春花就起床了,開始她一天的工作——曬秋。

  篁嶺古村看似“挂在”山崖上,數百棟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錯落有序,與山下傳統的兩層徽派建築不同,篁嶺家家戶戶是三層樓,第三層是晾曬農産品的“曬樓”。因為“地無三尺平”,“曬”是篁嶺自500多年前建村以來就有的生活方式,也是家家戶戶生活的必需。

  “對我們篁嶺人來説,一年中最開心的就是秋天。”江春花説,每到秋天,她都會在曬樓裏把收獲的蔬菜和水果碼齊晾曬,曬到農作物脫水後,小心翼翼地保存起來,作為一年四季的食材。

  每到這時,整個山間,呈現著飽經滄桑的徽式民居、樓上曬架上擺滿圓圓的曬匾,曬匾裏是五彩繽紛的豐收果實……

  但這看似詩意的畫面,過去卻是當地村民苦捱度日的見證。

  山上極度缺水。江春花還記得,那時候每戶派一人淩晨起來,提著水桶在村裏唯一的小池旁排隊取水,一家人就靠這點水維持基本的生活,洗澡是一件奢侈事。一個家族18個人擠在100多平方米的老宅裏,“一間房就是一家人,男女老少住一間,轉身的余地都沒有。”

  “一家四口人靠種田為生,實在沒辦法還會到山上挖竹筍吃。”江春花説,“以前最苦的時候,過年買不起肉,就把南瓜當肉吃。”

  “後來景區開發了,幫我們在山下建了篁嶺新村,2009年大家搬出了以前的老宅,住進了寬敞的新房。”江春花説,現在的新家有兩層半,一層就有130多平方米,打開水龍頭就是“嘩嘩”的自來水。

  篁嶺景區董事長吳向陽説,在地方政府支援下,景區完善了交通、用電、供水等基礎設施,聘了100多位村民回來上班,“村民每年僅勞務費就有600多萬元的收入,還有很多村民在山腳開辦了農家樂。”

  江春花就是其中之一,2015年她被景區聘用從事老本行“曬秋”工作,有了固定工資。

  “從老農到‘上班族’,這個轉變是當地挖掘農業農村新功能、用旅遊思維發展農業的體現。”篁嶺景區總顧問江喜慶説。

  “曬秋”這一農家慶豐收的農俗演變成了農俗景觀、獨特的地域鄉土符號,吸引著大量遊客前來尋找詩和遠方。

  辣椒、玉米穗、稻谷、綠豆……白米為底,手為畫筆,農作物當顏料,一幅幅赤橙黃綠交織的美麗圖案呈現在一棟棟徽派古建的樓頂上,讓遊客們嘆為觀止。江喜慶説:“人氣變成了財氣。預計國慶假期,篁嶺的日均遊客有1萬多人次。”

  如今,江春花每天的工作就是到田裏採些蔬菜,將它們浸入山泉衝洗,切碎後放在直徑一米七的大簸箕裏,向遊客展示。

  “比以前輕松,賺得還多。”江春花現在一個月收入2000元,她家飯桌上的菜色也大變樣了:糯米肉丸,荷包鯉魚,辣椒炒臘肉,菌菇炒肉……

  閒暇時,江春花會坐在曬架旁,時而遠眺群山發呆,時而看著遊人在山間穿梭,“對于現在的生活,我很滿足。希望家鄉越來越美,來的遊客越多越好。”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香港舉行國慶煙花匯演
香港舉行國慶煙花匯演
歡度國慶
歡度國慶
國慶升旗儀式在天安門廣場舉行
國慶升旗儀式在天安門廣場舉行
第27屆鯨魚節南非赫曼紐斯開幕
第27屆鯨魚節南非赫曼紐斯開幕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351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