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人民日報:中國文化産品進出口連續多年保持順差
2018-10-02 07:09:45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點擊進入下一頁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制圖:沈亦伶

  “改革開放初期,那時候經常是多人共看一本書,電視裏也只有很少的幾部電視劇,文化生活可以説比較貧乏。”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李東陽出生于20世紀60年代初期,他深切感受到了改革開放40年以來文化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現在的文化生活多豐富啊,圖書、報刊、電影、電視、網絡文化等目不暇接。為咱新時代點讚!”

  改革開放40年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係,構建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文化事業普惠民生,文化産業快速發展,文化強國建設穩步推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扎實推進,文化創新創造活力被進一步激發,文化事業、文化産業蓬勃發展,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增強。2017年,全年全國文化事業費855.8億元,比上年增長11.0%,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文化事業費增速每年都超過10.0%。

  40年來,廣大群眾深切感受到,身邊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設施的服務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對味。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標準化、均等化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係日益完善,服務效能顯著提升。目前,全國“三館一站”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全部免費開放,基本實現了“縣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鄉有綜合文化站”的建設目標;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資訊資源共用、農家書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實施,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普惠水準不斷提高。

  40年來,文化消費需求品質不斷提高、數量不斷增加。與此同時,我國文化市場主體、經營方式日趨多元,文化産業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與互聯網、高科技融合發展,傳統文化企業轉型升級,品質和效益穩步提升。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共有文化骨幹企業5.5萬家,比2012年增長51.3%;從業人員為854萬人,比2012年增長22.2%;實現營業收入91950億元,比2012年增長63.4%。文化産業發展活力凸顯,不僅滿足了人們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成為當前經濟增長亮點之一,在推動經濟發展、優化産業結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我國文化産品進出口連續多年保持順差,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貿易取得積極進展,文化交流、文化貿易和文化投資並舉的“文化走出去”新格局逐漸形成,中華文化影響力日益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得到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中俄、中美、中歐、中阿、中非等文化交流合作機制向更高層次發展。“歡樂春節”等文化品牌活動影響遍及全球,樹立了中國的形象和文化符號。中國文化年(節)等活動天天有、月月有、年年有,成為促進政府間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常態化機制。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宣傳思想係統工作者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鄭海鷗)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香港舉行國慶煙花匯演
香港舉行國慶煙花匯演
歡度國慶
歡度國慶
國慶升旗儀式在天安門廣場舉行
國慶升旗儀式在天安門廣場舉行
第27屆鯨魚節南非赫曼紐斯開幕
第27屆鯨魚節南非赫曼紐斯開幕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351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