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山竹”過境 港珠澳大橋第三次經受強颱風檢驗
2018-09-17 20:39:0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廣州9月17日電(記者周強)強颱風“山竹”給廣東、香港、澳門帶來嚴重的風、雨和風暴潮影響,登陸時中心風力達14級。17日,颱風過後,記者從港珠澳大橋管理局了解到,處于此次中心風圈范圍內的大橋情況正常,經受住了檢驗。這已是繼“天鴿”“帕卡”之後,港珠澳大橋第三次接受強颱風考驗。

  經過颱風一夜肆虐,港珠澳大橋管理局17日上橋進行全面檢查。結果顯示,橋梁及隧道結構完好,主要設施功能正常,個別房間出現局部門窗滲漏和個別室外燈具損壞。東西人工島扭工字塊防浪效果良好、狀態正常。

  據了解,為應對“山竹”到來,港珠澳大橋啟動了Ⅰ級響應,並安排了83位值守人員現場駐守在東人工島、西人工島、收費樓、救援樓、養護樓等,負責監控、救援、應急用電及排水保障等工作。

  值守于西人工島的環保安全總監段國欽介紹:“我們每隔一個小時巡查一次島上各個樓層,把這次抗颱風、防颱風當作通車前的一場戰役來打。”

  監控數據顯示,在本次颱風中,大橋現場檢測到了暫態最大風速為55m/s,風力相當于16級,但索力、位移、振動皆在設計允許范圍內。

  初步評估大橋主體結構、島上房建及收費站結構、交通工程附屬設施均未受到損壞,人工島未有窗戶玻璃破裂,全線供配電係統高低壓運作正常,各泵狀態正常。

  這已經不是港珠澳大橋第一次經受強颱風考驗了。2017年8月23日,強颱風“天鴿”在珠海金灣區登陸,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及地區風力達14-15級,陣風達16-17級。當月27日,強颱風“帕卡”再襲珠海,其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或地區風力有11-12級,陣風可達13-14級。

  “‘雙強颱風’5日內接踵而來,挑戰極大。但大橋主體工程經受了最嚴峻的考驗,除部分臨建和設備設施受損外,大橋未發生人員傷亡,主體結構穩固。”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局長余烈回憶説。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解釋稱,港珠澳大橋主體結構風荷載設計參數在橋面處的風速取值約55m/s,相當于16級颱風的風速水準。在計算橋梁承載能力時,風荷載只是計算橋梁承載能力的荷載組合其中之一項,所佔比例較小。其他考慮參數包括橋梁靜荷載、地基沉降、溫度等。若將其他設計的荷載能力計算在內,即便在最不利荷載同時組合作用下,港珠澳大橋承載能力仍滿足規范要求,且還留有較大的安全係數。

  歷史資料顯示,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在設計階段就港珠澳大橋的三座通航孔橋和非通航孔橋都進行了風洞試驗。以最大跨度的青州航道橋為例,其風洞試驗結果表明青州橋的顫振臨界風速為96.4m/s,也就是説在風速達到或超過96.4m/s時青州航道橋才可能發生顫振。對于跨徑更小的非通航橋,顫振臨界風速一般都大于150m/s。這説明港珠澳大橋具備足夠的抗風能力。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集橋島隧于一體,是全球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在連續的颱風襲擊中可謂是經受了‘超大規模的全尺模型風洞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大橋結構抗風性能優良,符合設計要求。”余烈説。

  自2009年開工建設以來,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和各參建單位累計開展了近40次抗防臺工作。

  

  澳門特區政府:各界團結一致有效應對“山竹”

  颱風“山竹”影響華南西南 注意防范次生災害

  廣東省軍區組織力量全力抗擊颱風“山竹”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晴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深圳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深圳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古梯田上的豐收打谷節
古梯田上的豐收打谷節
草原天眼測蒼穹
草原天眼測蒼穹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朱弟成:扎根世界屋脊的岩石學家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朱弟成:扎根世界屋脊的岩石學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344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