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盤點:退役武器裝備的七大歸宿
2018-08-31 09:35:16 來源: 解放軍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號稱“飛機墳場”的美國空軍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資料圖)

  退役兵器的七大歸宿

  又到一年退伍季。老兵們伸出布滿硬繭的手,輕輕摩挲著陪伴自己徵戰沙場的兵器,作最後的告別。

  如果武器裝備也有生命,那麼退役之日便意味著它們生命走到了一個輪回的終點。隨著新型武器裝備不斷研發列裝,退役報廢武器裝備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關于這些退役武器裝備,世界各國通用的處理模式是什麼?那些曾經叱吒風雲、顯赫一時的武器裝備退役後到哪兒去了?它們能不能“重出江湖”?今天,讓我們走近退役兵器,盤點一下它們的最終歸宿。

  歸宿一

  封存保養,隨時啟用

  據悉,今年8月中旬, 俄羅斯軍隊部分退役T-62坦克被緊急啟封,交付現役部隊,同時啟封的還有大量輔助車輛。上世紀70年代中期,T-62坦克停産。2013年,俄羅斯軍隊裝備的T-62坦克全部退役。如今,T-62坦克之所以仍能生龍活虎再上戰場,一方面得益于俄羅斯陸軍在儲存重型武器裝備方面的豐富經驗,另一方面也和俄羅斯對退役武器裝備高度重視及科學的處理方式有關。

  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一片沙漠中,坐落著“航空航太維護與再生中心”。這裏封存著美國大部分退役飛機,被稱為“飛機墳場”。這些總價值達350億美元的退役報廢飛機,幾乎涵蓋了二戰以後美軍所有軍用飛機機型。駐扎在那裏的美軍,每天都會對封存的飛機進行維護,時刻準備讓其中一些重返藍天。

  2008年,世界第一種隱身戰機F-117“夜鷹”正式退出作戰序列。但是,“夜鷹”並未進入“飛機墳場”,而是被送往軍事試飛場——托諾帕試驗場。每隔30天,工作人員會啟動一次“夜鷹”的發動機,檢查各種液體,並將其拖行以保持機輪軸承的潤滑。工作人員甚至還會定期試飛“夜鷹”。今年7月以來,就頻頻傳出“夜鷹”重啟試飛的消息。

  體型龐大的航空母艦也有“墳場”。美國的布雷默頓海軍基地封存著一些退役戰艦,其中就有“小鷹”號、“獨立”號等退役航母。這些退役戰艦並沒有真正“死去”,只是暫時“沉睡”。定期的維護保養,使得這些航母可以隨時“重出江湖”,迅速奔赴前線。美軍對封存武器技術有明確要求: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時候以及面臨各種可能的惡劣環境條件下,啟封後的武器要隨時處于可用狀態。

  在退役裝備封存上,我軍也有自己的獨特做法。空軍編余飛機存儲中心是專門用來封存和改裝維修各類退役戰機的地方。我軍還自主研發了“飛機氣相封存技術”,用不透光、不透氣的復合材料和特殊工藝將退役戰機包裝後,逐一存入洞庫進行封存。一些“壯年”退役的坦克經過擦洗改進、清空油路、儀表歸零等工序後,進入“冬眠”模式,為我軍儲備戰鬥力。

  歸宿二

  二手交易,重見天日

  某型裝備退役後,雖然不再符合本國軍備要求,但對于一些軍事基礎薄弱、急需發展軍工業的國家來説,卻無異于“寶貝”。于是,二手交易就成了處理部分退役武器裝備的好辦法。

  韓國曾先後向孟加拉以及哈薩克斯坦等國轉讓退役的F-5A/B戰機。印度也多次從英國和俄羅斯購買二手航母增強軍事實力。

  當然,最大的二手武器裝備“供貨商”還是美軍,像CH-46運輸機、“基德”級驅逐艦等退役裝備都曾被二手倒賣。菲律賓海軍的“坎農”級驅逐艦甚至經過了“三手”倒賣。這艘軍艦本是美軍二戰時期的剩余物資,退役後被美軍轉給了日本海上自衛隊。後來,日本海上自衛隊又將其倒手賣給了菲律賓海軍。

  別以為美軍只會向外軍兜售退役裝備,他們也會從盟國購置退役兵器。比如,英國“鷂”式戰機退役後,美軍曾一次性購買72架,用以裝備海軍陸戰隊。

  歸宿三

  改型換面,浴火重生

  鳳凰可以涅槃再生,“埋骨”不代表真正“入土”,退役武器裝備經過整修改裝也可以擁有全新的生命。

  2013年,波音公司為美軍退役F-16戰鬥機搭載無人駕駛係統,改裝後的新機型被重新命名為QF-16。新機型完美繼承了老戰機的特性,可以輕松完成諸多高難度機動,不僅節約了經費,也有效提升了戰鬥力,極具戰略意義。

  我軍也不輕易放棄任何退役武器裝備。近年來,隨著裝備更新換代,大批59式老坦克面臨退役報廢。經過相關院校和部隊的攻關,由59式坦克改裝而成的某新型主戰坦克專用駕駛教練車應運而生。加長車體、替換潛望鏡、儀表板,改裝炮塔,為操縱件加裝感測器和數據採集存儲裝置,一係列“整容”“換腦”手術後,“老爺車”變身“新教頭”。該型教練車能完成某新型主戰坦克90%左右的駕駛訓練科目,既實現了新裝備訓練功能的有效替代,又為退役裝備再利用探索了可行之路。還有一些坦克火炮,被改裝成固定火力點,繼續守衛在祖國需要的地方。

  歸宿四

  試驗靶標,物盡其用

  很多武器裝備退役後走向演習演練場、武器試驗場充當靶子,在生命最後一刻為戰鬥力生成發揮“余熱”。

  退役艦艇改裝為靶船,機動性好,能綜合運用各種幹擾手段,可以大大提升訓練質效。通過擊沉退役艦船,還可以獲得實彈打靶的第一手原始數據,同時也可以推動提升未來艦船抗沉性。據悉,美軍退役的31艘“斯普魯恩斯”級導彈驅逐艦,已有一多半被炸沉。美軍還曾利用退役航母作為靶船,進行核武器攻擊試驗。

  前不久,在一次演習中,已經退役封存25年的美國海軍“拉辛”號坦克登陸艦作為靶船,遭受來自美軍、澳大利亞軍隊和日本海上自衛隊等空中、陸上反艦導彈以及潛射魚雷的輪番打擊,最終被擊沉。

  隨著我軍近幾年實戰化訓練進一步加強,越來越多的淘汰裝備也被改為標靶,用于實彈打擊。

  除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外,退役兵器還有一個更“浪漫”的去處:一些坦克和大型運輸機等裝備退役後,被直接推進大海,化身人工魚礁,為海洋生物提供庇護場所。

  歸宿五

  退而不休,觀光教學

  許多服役期間戰績彪炳的武器,歷盡滄桑後在博物館和愛國教育基地度過余生,不失為好的歸宿。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停放著新中國第一架殲-5戰機,供遊客參觀,感受那段難忘的崢嶸歲月。中國航空博物館的300余架館藏戰機中,大多數是我軍退役戰機,也有一部分外軍退役戰機,如“噴火”“野馬”“蚊式”等二戰名機。

  1995年,俄海軍在拆除“明斯克”號航母關鍵部位後,將其當作廢金屬賣給韓國。此後“明斯克”號又安家中國,變身遊人如織的航母公園。美軍也先後把“無畏”號、“約克城”號、“萊克星頓”號、“大黃蜂”號、“中途島”號5艘退役航母改成海上博物館。

  化為觀光資源固然好,用于教學也未嘗不可。一部分退役的武器裝備會進入軍事院校,為教學服務。

  歸宿六

  安全處置,杜絕後患

  能量有多大,影響就有多遠。有種武器裝備“生前”威力無比,“死後”也令人忌憚三分——它就是核潛艇。退役後,這些核潛艇變成了漂浮的“核公害”。如何料理退役核潛艇的“後事”,一直都是世界各國面臨的棘手問題。為此,各國海軍不得不費盡力氣處理冷戰時代規模龐大、年代久遠的核潛艇。

  美國海軍啟動了“核動力艦船和核潛艇退役計劃”:在卸出燃料,去污作業後,將潛艇分割成艉分段、反應堆艙、導彈艙、船首部四塊,反應堆艙尾部被密封運往核基地埋藏,確保安全處置600年。

  西伯利亞北面的科拉港是俄羅斯海軍100多艘退役核潛艇的“公墓”。俄羅斯修建陸上存儲碼頭來存放退役核反應爐,還建立了“核潛艇墳場”集中安全處置退役核潛艇。

  歸宿七

  拆卸分解,回爐再造

  按慣例,很大一部分退役報廢武器裝備會被拆解毀形,當成廢銅爛鐵賣掉,送入熔爐化為鐵水,作為新武器原材料繼續發揮作用。

  任你“生前”如何威武,最終都會成為新的金屬制品,這是難逃的宿命,也是退役裝備最常見的一種處理方式。

  比如,美國海軍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企業”號,2017年正式退役後一直在母港停泊等待拆解。美國政府近日表示,“企業”號可能需要花費超過10億美元和10年以上時間才能完成拆解。

  我軍的部分退役報廢裝備也是如此。退役報廢裝備大多經過拆解電子設備和附屬武器後,交由專門的回收站作為鋼材原料使用。(駱元明 李關 侯俊石)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水庫“飛瀑”
水庫“飛瀑”
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歡度14歲生日
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歡度14歲生日
太湖漁民喜迎開捕節
太湖漁民喜迎開捕節
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實戰化演練砥礪新飛行學員制勝空天本領
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實戰化演練砥礪新飛行學員制勝空天本領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335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