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風從海上來·改革進行時】華夏城生態修復項目:廢墟上開出的美麗花朵
2018-07-18 13:17:59 來源: 膠東線上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22

採訪華夏城生態修復項目

  有“世界級休閒花園”之稱的加拿大布查特花園,是在佔地180畝的礦坑上建起的一個大花園,修建、維護歷時100多年,被世界休閒組織評為首批四個世界休閒創新獎之一。而威海華夏城生態修復項目的舊址,僅龍山破壞最嚴重的6個礦坑就佔地936畝,是布查特花園的5.2倍,整個范圍內44個礦坑累計佔地達3767畝,為布查特花園的20.93倍。在這片廢墟上,華夏人歷經12年,投資44.3億元建起了“中國生態環保第一城”。

  7月17日,參加“風從海上來·改革進行時”網絡主題活動暨“開啟新時代 邁上新征程”全國網絡媒體山東行的50多家媒體記者來到威海華夏城生態修復項目現場,探尋礦山廢墟變身綠水青山的生態傳奇。

  先後往山裏“扔”進40多個億

  山環水抱之中,綠樹蔥蔥,繁花錦簇,古樸典雅的建築錯落有致,龍騰鳳舞的中國元素點綴其間。走進位于環翠區的華夏城生態修復項目,人們很難想到,這個到處鳥語花香、鬱鬱蔥蔥的地方,十多年前曾經是一片廢棄礦坑。

  改革開放初期,這裏靠山吃山,大規模開山採石,靠賣石頭增加收入,高峰期共有44個採石場。刮風灰塵飛,下雨泥漿流,附近群眾意見很大。1985年,靠48塊錢起家的夏春亭,日益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2003年起,時任華夏集團總經理的他,響應威海市生態立市、荒山綠化的號召,從挖山打水泥管,轉而填坑栽樹、造林綠化,開始了長達12年傾盡全力、造福桑梓的修復歷程。

  當時,不光企業員工不理解,夏春亭的妻子也不支援。“別人都是在大山裏往家掙錢,他是往大山裏扔錢,那一般人他能理解麼。”王樹芳説。

  “壓力確實挺大,修山的投入對我們企業來説也是天文數字,而且光往裏投看不見效益,企業的同事們也大多不支援。我只好頂著壓力一點點地往前幹。”2005年8月,夏春亭到浙江出差,看到浙江日報“之江新語”登了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的文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讓我豁然開朗,方向更明瞭,信心和勁頭更足了。”

  憑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魄力,夏春亭大刀闊斧、亮劍華夏。12年來,他帶領華夏集團共填土方5692.67萬立方米,修復、建造大小水庫35個,栽樹1127萬棵,一座建在礦山上的環保生態城悄然崛起。

  周邊13個村享受“環保福利”

  曾經的採石立面變成了九曲情人街,堆放碎石、廢渣的山谷變成了龍湖,巨大礦坑變成了膠東民俗館、神遊傳奇劇場……一個個蝶變故事,吸引了前不久來此視察的習近平總書記。每到一塊展板前,總書記都會停下來,仔細對比同一位置生態修復前後的照片。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原本計劃在此停留7-8分鐘,實際時間則超出了一倍。

  修山難,維護更難。為了守住來之不易的綠水青山,華夏集團將環境治理與旅遊開發、富民興業相結合,建成了集展示中華傳統文化、海洋特色文化和膠東民俗文化于一體的大型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華夏城,同時深刻汲取中華文化精髓,打造了獨具特色的實景演藝《神遊傳奇》秀。

  山青了,水綠了,百姓富生態美的新圖景日漸豐盈,昔日城鄉交界的西部山區,成為近悅遠來的宜居家園。“這個項目,真正讓大家感受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帶來的巨大變化。”嵩山街道河北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吉虎表示,華夏城的環境越來越好,周邊13個村是最大的受益者。“老百姓從原來低矮的民房住上了樓房,很多村民在此就業,腰包鼓了,生活也越來越好!”

  數據顯示,2017年,華夏城接待遊客200.2萬人次,收入達到1.9億元。“華夏城周邊13個村,近五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年均增長14.8%。2017年帶動村民就業上千人,鄉村振興有了堅實的産業支撐,文化支撐和生態支撐。”威海市環翠區嵩山街道黨工委書記胡遠濤介紹。

  布子全國,腳步永不止步

  生態興,則文明興。華夏城延續城市文脈,將生態修復與文化旅遊相結合,成為威海實踐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樣板。然而,敢闖敢拼的華夏人,懷抱更大的“野心”。2014年,已是華夏文旅集團董事長的夏春亭,拿出改革開放第一批弄潮兒的闖勁兒,坐三輪車去跑市場,帶領華夏文旅走出威海,布子全國。

  怎麼布、布在哪裏既能展現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又能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舉棋不定時,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讓他們找到了發展的強勁脈搏。2015年,總投資13億元的華夏文旅廈門老院子對外試營業,以勇闖南洋為主題的《閩南傳奇》同步開啟,全視角展示了閩南地區的特色文化。緊接著,他們又在西安布設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駝鈴傳奇》,今年5月,《駝鈴傳奇》在西安預演,大獲好評。

  “打算下一步在南京再做一個《金陵傳奇》。”63歲的夏春亭仍然躊躇滿志,朝著心中的宏偉藍圖邁進。“我們將繼續抓好生態修復,打造好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抓好黨性教育基地教學點建設,未來還要不斷創新,成為中國旅遊實景演藝的領跑者!”(記者 張倩 攝影 李剛)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六盤山下 油菜花開扮靚美麗鄉村
六盤山下 油菜花開扮靚美麗鄉村
颱風“山神”登陸海南
颱風“山神”登陸海南
伏天裏的90後調車工
伏天裏的90後調車工
上合青年感受民俗
上合青年感受民俗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3143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