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導彈打多遠,目光就要看多遠”
2018-06-22 08:39:21 來源: 科技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導彈打多遠,目光就要看多遠”

  ——記“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火箭軍“巡航導彈第一旅”發射營長羅寅生

  “我們能打仗嗎?我們能打勝仗嗎?”來到火箭軍“巡航導彈第一旅”採訪,挂在營區大樓上的這兩個“問號”反覆在科技日報記者腦海中盤旋。直到見到某發射營營長羅寅生後,“問號”才被拉直。

  6月下旬,記者有幸觀摩了該營進行的一場導彈火力突擊的模擬演練。發射單元準備、起豎導彈、點火發射……短短數十分鐘內,在羅寅生的指揮下,多枚某型號巡航導彈呼嘯而出,點穴開孔、踹門破窗……遠在千裏之外的目標被瞬間毀滅,場面震撼。

  若不是黝黑的皮膚和幹練的談吐,戴著眼鏡、有著一張圓圓娃娃臉的羅寅生,更像是一介書生。而正是他,個人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被評為火箭軍“十大礪劍尖兵”。前不久,他又榮獲第22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最重要的是,一線部隊要想丟掉技術‘拐杖’,更需要懂導彈技術的人才。”2010年2月,放棄讀博機會的羅寅生如願以償來到這個旅,開啟了一名導彈精兵的礪劍征程。

  來到部隊沒幾年,表現出色的羅寅生被任命為作訓科長。作訓科長官兒不大,可在作戰部隊,這個角色卻是舉足輕重,部隊訓練怎麼樣,未來戰爭怎麼打,作訓工作至關重要。

  未來我們能否繞開敵人的防空係統?如果戰爭到來,我們拿什麼去打敗對手?……每次戰爭過後,羅寅生都會深入思考。

  某年初,周邊形勢風雲突變,多方角力,劍拔弩張,世界矚目。羅寅生將自己關進辦公室,幾天後,一張標滿各種符號和線條的作戰地圖新鮮出爐,上面清晰注明瞭作戰對手的主要軍事目標位置及主戰裝備、兵力布控。尚在休假的旅長張正紅發來資訊:“早作準備。”羅寅生會心一笑,利索地敲下兩個字:“已備!”

  事後,張旅長對記者感慨,“一日不可無羅寅生!他就是新時代下用新思想武裝起來的新型打仗人才!”

  對諸如此類的事情,羅寅生也有一個標準答案,“軍人就要時刻準備打仗,我們的導彈能打多遠,我們的目光就要看多遠”。

  博士、戰士,他選擇了戰士。機關、基層,他又選擇了基層。表現優異的羅寅生被上級看中,要調他過去,在很多人眼裏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然而,他卻主動要求到發射一線任職。

  “我們駕馭的是精確打擊武器,必須要靠精湛武藝支撐。這個精湛,首要的是數據要精準。”剛擔任營長的羅寅生帶著發射單元邊訓練、邊總結、邊研究,收集整理武器性能作戰數據上千組,結合發射地域地形、戰場環境、氣象水文等條件下打擊數據進行融合,建立作戰數據資訊庫。返回營區後,他又不斷完善,把全旅作戰崗位、作戰單元和核心戰鬥指標相關時間細化到秒、相關距離精確到米、相關數字精確到小數點。

  經反覆實踐檢驗,某新型導彈技術陣地測試流程優化方案被火箭軍定為新戰標,一直沿用至今。

  礪劍尖兵,打造虎賁之士。去年盛夏,受令參加建軍90周年沙場閱兵任務後,羅寅生帶領全營官兵,預想預防每一種特情,把潛能逼到極限、把標準練到極致,成功發射多枚新型巡航導彈,發發精準命中目標。7月30日,他帶領全營官兵光榮地接受了沙場檢閱,展示了火箭軍邁向世界一流戰略軍種的嶄新風貌。(張 強)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西湖荷花盛開
西湖荷花盛開
中國乃堆拉山口迎來今年首批印度官方香客
中國乃堆拉山口迎來今年首批印度官方香客
“中國茉莉之鄉”茉莉花全面上市
“中國茉莉之鄉”茉莉花全面上市
滬指跌破3000點
滬指跌破3000點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301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