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中國紀錄片“出海”:以大投資、精品化提升話語權
2018-06-14 07:48:22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原標題:紀錄片“出海”,機遇與挑戰並存(光影視界)

  中國紀錄片成規模“出海”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絲綢之路》《話説長江》《望長城》等中日合拍紀錄片開啟了中國主流媒體與國際知名媒體的合作。然而,一段時間裏,中國大多扮演紀錄片資源提供者的角色,在國際合作中處于被動局面。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國際合作日益頻繁,中國紀錄片積極探索“走出去”,國際合作話語權逐步提升,合作層級逐步提高,形成了百花齊放、各美其美的合作傳播環境。

《航拍中國

  聯合制作是“出海”重要策略

  中國紀錄片國際傳播最為關鍵的就是理念。如何借助國際話語體係傳遞中國故事,是中國紀錄片“出海”面臨的重要課題。通過與國際知名媒體合作,將重要議題蘊含于國際表達,將中國視角和核心價值觀向國際傳播,用精品提升中國題材紀錄片國際傳播力,是當下中國紀錄片國際傳播的重要突破策略。

  目前已經逐步形成以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為代表的國家主流媒體,以北京紀實、上海紀實、湖南金鷹紀實為代表的上星專業紀實頻道,以五洲傳播中心、各大衛視、民營機構、新媒體平臺為主體的國際合作群體。2017年,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與BBC聯合出品了《藍色星球Ⅱ》,與新西蘭自然歷史公司等機構制作了《大太平洋》,與美國史密森尼頻道、南非EARTH TOUCH公司聯合制作了《極速獵殺》;五洲傳播中心與美國探索頻道亞太電視網合作了《習近平治國方略:中國這五年》,與中東廣播中心(MBC)制作的《新一千零一夜》、與英國子午線影視公司聯合制作的《智慧中國:眾創時代》;北京紀實、上海紀實、湖南金鷹紀實聯合探索等知名機構,推出《長城(國際版)》《最後的沙漠守望者》《動物星球》《被點亮的星球》等作品;江蘇衛視採用國際制作團隊推出了《南京之殤》《你所不知道的中國(第三季)》等作品。

  在國際紀錄片市場上,兩類題材受普遍青睞:一是工程技術類,2017年央視紀錄頻道出品的《超級工程Ⅱ》在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國際銷售排行第一,工程類題材能夠直觀地觀照中國發展現狀,有助于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建設層面的認知了解;二是自然動物類,陌生化表達、奇觀化影像、人文理念的輸送,使影片具有較長的生命力。從《喜馬拉雅》《微觀世界》《遷徙的鳥》到《海洋》《地球四季》,大都印證了這一題材的市場及人文價值。目前,自然動物題材是中國紀錄片創作的短項,通過聯合制作汲取經驗,開發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風格的高水準自然動物類紀錄片,是從業者需要考慮和實踐的方向。

  中外聯合制作紀錄片方興未艾,中國故事、國際表達需要更多國際化人才。然而,國際化人才匱乏是現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2017年,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電視紀錄片學術委員會舉辦“紀錄片講故事·2017”學術論壇;五洲傳播中心發起了“新時代·新紀錄”國際傳播經營訓練營;北京師范大學與美國探索頻道亞太電視網聯合舉辦了“探索·北師大紀錄片工作坊”……這些專業培訓旨在為中國紀錄片培養國際化、專業化人才,有望逐步改善這一局面。

《藍色星球Ⅱ》

  以大投資、精品化提升話語權

  在國際傳播領域,中國媒介長期處于弱勢。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以中央電視臺為代表的中國主流媒體開始國際合作實踐,從被動、協作到近年來主動把握話語權,逐步積累了國際合作經驗,開啟國際合作新時代。

  據統計,自2011年至今,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國際聯合攝制23部,總時長超過80小時,投入資金近1.5億元。通過優勢資金投入,中國在整體方案、拍攝、剪輯等環節強化主權特徵,提升話語權,將中國主題、故事等元素嵌入影片。同時,由于中方創作理念國際化程度高,在拍攝、剪輯中能夠提出建設性意見,也提升了“中國故事、國際表達”的底氣。2017年央視紀錄頻道播出的《大太平洋》正是如此,該片國際制片人田源説:“在今後的國際合拍中,向內挖掘拍攝素材,向外尋求國際化的載體,形成以‘中’為主的多邊合作格局,將更有利于向世界傳播真正的中國聲音。”國際合作既是文化合作,又是經濟合作。因此,通過與國際知名平臺合作,加大資金投入,創作精品大片,傳播中國文化,這是當下中國紀錄片國際傳播的重要策略。

  然而,在國際傳播中,經濟僅僅是一個因素。話語權取決于品牌的文化力量與市場驅動力。在當今國際傳播格局裏,中國紀錄片的國際化、專業化程度都尚待提升。

  “中國故事、國際表達”並不僅僅關乎美學策略與制作技術,首先是表達出跨越文化、其他群體能夠並樂意接受的價值觀,其次是其他文化群體具有基本的中國文化背景,具有理解中國紀錄片的文化基礎。

  建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形象

  新世紀以來,中國紀錄片通過國際合作、平臺建設等多種手段,讓中國故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真實的中國,建構跨文化語境下立體多元的中國形象。《舌尖上的中國》用食物嫁接中國人的生活態度,將“天人合一”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植根于國際敘事中;《自然的力量》呈現中國廣袤土地上生物的多樣命運,孕育東方哲學智慧與價值觀于其中;《極地》將視角帶入世界屋脊,將陌生地域與人生觀交織,表達純粹、寧靜的心靈體會;《生門》《人間世》將生死觀以生命孕育與終結的方式帶給世人;《超級工程》用崛起的建築見證中國經濟發展,表達中國人克服困難的不屈與堅韌……這些作品通過國際平臺的傳播,潛移默化中傳遞人與人之間互愛的精神、對社會肌體的維護、“和諧共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等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伴隨中國國力增強,“中國威脅論”此起彼伏,這種論調受到意識形態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西方紀錄片裏的中國形象一方面展示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無意或有意歪曲中國社會,傳播中國的負面形象。近年來中國國際傳播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西方社會關于中國的刻板印象,但如何讓世界了解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仍是中國紀錄片面臨的重大課題。

  這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共存的時代。國際社會對中國社會的空前關注為紀錄片國際傳播提供了市場契機,而近年來中國紀錄片的迅速發展又為紀錄片國際合作提供了産業基礎。中國紀錄片品牌建設雖非朝夕之功,但其發展前景令人期待。(張同道 裴武軍)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彩粽”迎端午
“彩粽”迎端午
“大鼓”出山
“大鼓”出山
把脈“渤海糧倉”促增産
把脈“渤海糧倉”促增産
巧手剪出“世界杯”
巧手剪出“世界杯”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2982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