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黃河上游來水量由枯轉豐 5月居1990年以來之首
2018-06-13 16:57:28 來源: 中國新聞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今年以來,黃河上游地區降水偏多,來水量持續偏豐,其中5月來水量居1990年以來之首,偏豐的來水量對沿河流域農業灌溉、水力發電、水庫調水極為有利。”青海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戴升13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表示。

  戴升介紹,今年以來,受降水偏多影響,加之氣溫持續偏高,春季高山積雪融化較快,致使黃河徑流量明顯增加。監測數據顯示,1—5月黃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平均來水量362.8立方米/秒,較常年偏豐25.1%,較去年同期(236.0立方米/秒)偏豐53.7%,其中5月來水量(828.0立方米/秒)居1990年以來之首。

  “根據青海省氣候中心資料分析,2018年1-5月,黃河上游地區平均降水量148.3毫米,較常年(102.4毫米)偏多五成;各地降水量在73.4—194.6毫米之間,與歷史同期相比偏多二成以上,其中興海縣、瑪沁縣偏多七至八成,均突破1961年以來同期最高值。”戴升分析稱,從氣溫來看,今年1—5月,黃河上游平均氣溫為零下2.7攝氏度,較常年偏高1.4攝氏度;與歷史同期相比,除興海縣平均氣溫接近常年外,黃河上游其余地區均偏高1.0攝氏度以上,其中瑪沁縣平均氣溫突破1961年以來同期最高值。

  戴升表示,前期受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影響,黃河上游來水量從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一直持續偏枯,長達近30個月,自去年9月以來,黃河上游來水量不斷增加,持續偏豐的來水量改變了長期偏枯的狀態,對下遊地區供水及青海省的電力、農業生産、沿河地區的生態恢復極為有利,建議沿河各地抓住有利時機做好水庫蓄水工作。(孫睿 馮曉莉)

+1
【糾錯】 責任編輯: 郝多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彩粽”迎端午
“彩粽”迎端午
“大鼓”出山
“大鼓”出山
把脈“渤海糧倉”促增産
把脈“渤海糧倉”促增産
巧手剪出“世界杯”
巧手剪出“世界杯”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111229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