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高考,改變億萬中國人命運
2018-06-11 09:59:24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1977年冬天,中國570萬考生走進了曾被關閉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場。1978年春,他們中的5%(27萬人)走進了各大高校的校園,成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恢復高考後首批大學生入學40周年。40年間,一批又一批大學生已從奮進的青年變成了睿智的長者,中國也發生了改天換地的滄桑巨變。

  又是一年高考時。高考變遷與人們命運轉折有怎樣關係?高考制度之于我們國家到底有怎樣的意義?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時間節點回望高考,更有別樣豐富的內涵。

  見證中國高考的時代變遷

  1977年10月,23歲的牛大勇從湖北襄樊的五七幹校調往河北一個工廠,做汽車修理工。路過北京時,他從親戚處得知,要恢復高考了。“我已經多年沒上學了,初高中基本都沒怎麼學,高考怎麼考啊?”牛大勇雖然心裏沒底,但還是在親戚的鼓勵下,帶著四處搜羅來的初高中教材到了太行山裏的一個小三線工廠報到。

  牛大勇認為自己剛來車間就想著參加高考,與工廠勤奮工作的作風不符,心理上很有壓力。“所以我白天努力工作,但一下班就什麼都不顧了,看書學習、溫習功課直到深夜,第二天起床後再抓緊時間看一會兒,就匆匆忙忙去上班,真是爭分奪秒。”

  如今,牛大勇已是北京大學歷史係教授。回憶起當年的高考,他依然感慨萬千:“那時人心思變,改革開放剛要起步,恢復高考給了流落到社會各個角落、家庭背景和人生遭際各不相同的一代青年一個公開、公平的機會。這不僅把人們重新引導上求學若渴的正道,而且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造就了一代中堅力量。”

  隨著時代發展,高考制度也在不斷變化。1999年參加高考的杜創然,現在是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實驗高級中學的一名語文教師。他的命運因為那年的高考制度變革而改變:

  那一年,教育部開始推行“3+X”科目考試方案,杜創然的家鄉廣東省成為試點;那一年,中斷多年的生物和地理重新變成了高考科目;也是那一年,高考志願填報從考前填報變成了考後填報。盡管考後填報志願給他的高考經歷帶來一絲波折,但杜創然依然覺得,“這比高考前填志願更有指導性,也更加合理了。”

  然而,對杜創然影響最大的,還是1999年剛好趕上了中國高校第一次大規模擴招。當年全國的招生人數從1998年的108萬增加到了160萬,整整增加了52萬人。“因為那次擴招,我們宿舍9個人沒一個落榜,或好或壞,大家都順利地上了大學。”杜創然説。

  2003年,中國高校自主招生時代大幕拉開。如今在北京一家央企工作的黃先生正是受益者之一。2005年,就讀于湖北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的黃先生因成績優異,獲得了參加中國人民大學自主招生的名額。他還記得當時的報名材料需要一份個人申請,展示自己的申請理由、性格特點、愛好特長、相關專業學習研究經歷、學習能力、未來規劃等情況,“為了給老師留下好印象,我先寫了個初稿,老師和爸媽幫助修改了好幾次,我才端端正正地把它謄抄在一張紙上,心裏既緊張又期待”。

  當年冬天,黃先生來到北京參加考試。他回憶説,面試時老師問了一個關于教育改革的問題讓他十分意外,“我就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具體建議談了些想法”。最終,他順利成為中國人民大學自主招生資格生,享受人文科學實驗班降10分錄取政策。通過參加2006年高考,黃先生如願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黃先生表示,參加高校自主招生其實是一種鍛煉,讓自己對大學的認識更加深刻。

  承載為國選才的重大使命

  所有的故事總要有個開頭。1977年恢復高考,這樣一場驚天動地的變革是如何發生的呢?

  著名教育家、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告訴記者,恢復高考最直接的動因就是國家對人才的渴望。

  顧明遠説:“改革開放之初,我們一缺資金,二缺人才。要資金,就得開放,引進外資;不僅引進外資,還要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但引進技術以後,誰來承接這個技術呢?必須要靠人才。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鄧小平同志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科學技術是關鍵,教育是基礎’。可見作為選拔人才工具的高考有多麼重要。”

  的確,在許多關于恢復高考的重要歷史文獻中,我們都能感受到當時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求賢若渴的心情。

  在1977年5月所作的《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重要講話中,鄧小平同志指出:“現在看來,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科學技術和教育整整落後了二十年。科研人員美國有一百二十萬,蘇聯九十萬,我們只有二十多萬。”這個美蘇中三國“120:90:20”的數據,在鄧小平同志之後的講話中被反覆提及。

  中國科學院院士潘際鑾,曾任中國焊接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機械係主任。1977年8月初,鄧小平主持召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潘老就是與會代表之一。

  據潘老回憶,時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的何東昌在會上發言説,當時清華大學招收的工農兵學員文化素質參差不齊,很多人只有小學水準,到校後還要補習中學課程。鄧小平當即插話説,那就幹脆叫“清華中學”、“清華小學”,還叫什麼大學!

  鄧小平同志的講話表明,為現代化建設儲備人才刻不容緩,恢復正常的高考選拔制度已經勢在必行。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1980年到1982年間,1977年、1978年考錄的共67萬多本專科大學生陸續畢業,成為改革開放後所選拔、培養的第一批優秀人才,為求才若渴的中國社會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當時流行的一句順口溜叫做“金77、銀78”,對當時人才稀缺的中國社會來説,這些大學生們像金銀一樣珍貴。

  廈門大學考試研究中心主任劉海峰介紹,恢復高考後3年入學的90多萬學子畢業後成長為各行各業的骨幹,這批人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推動力和社會發展的支柱力量,“中國的經濟起飛和高考制度有著重要的關係”。

  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制度

  除了選拔人才,實現社會流動、促進社會公平也是高考制度的題中之義。在恢復高考40多年的歷史中,從來不乏寒門貴子的佳話。

  中科院院士、北大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張平文仍清晰記得,年少的他為減輕家中負擔,走街串戶賣冰棍的情景。因為家境貧困,一家人全靠父親種田糊口,張平文幾乎不敢憧憬自己的未來。

  1984年,高考成績全省前十的張平文被北大數學系錄取。“在那個年代,如果沒有高考,很多像我這樣農村地區的孩子可能走不出來,更不可能做學問。”張平文説。

  對貴州省招生考試院院長周寶英來説,高考不僅是一次考試、一項制度,更是一種意義深遠、蘊含豐富的精神,一種為理想奮鬥的精神,一種公平正義的精神。

  “高考制度本身以公平為導向,體現的是唯才是舉,是‘不看老子不看面子不看票子看卷子,不拼爹不拼娘不拼關係拼分數’。在高考制度下,每一位公民都能夠在同一個平臺上去努力、去競爭。”周寶英説。

  在顧明遠看來,高考這種不論家境不論出身,人人皆可成才的公平性,可以視為對中國科舉制度的某種延續。“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中國歷史上,科舉制度讓普通人也能通過考試實現向上流動。高考如今也成為了保障人才流動的機制。”顧明遠説。

  “高考同時還促進了教育公平。”顧明遠認為,教育公平不是教育的絕對平均主義,而是教育機會的公平、教育過程的公平。“在我看來,給每個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最公平的教育。”

  40多年來,高考始終佐證著“知識改變命運”的信條。高考制度的存在,使全社會形成了一種尊重知識、重視教育的風氣。高考讓廣大人民群眾相信,通過努力學習知識,就可以通過高考進入大學深造,從而改變自身命運,使未來更加光明,人生更加精彩。

+1
【糾錯】 責任編輯: 尹世傑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百馬”老人的跑步人生
“百馬”老人的跑步人生
夏日荷韻
夏日荷韻
萌娃“奔跑”迎接人生第一場馬拉松
萌娃“奔跑”迎接人生第一場馬拉松
夏日漂流 樂享清涼
夏日漂流 樂享清涼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66112296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