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在山旮旯裏創造奇跡——雲南西疇依靠自力更生走上脫貧致富新路
2018-05-22 17:45:4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圖文互動)(1)在山旮旯裏創造奇跡——雲南西疇依靠自力更生走上脫貧致富新路

大山深處的雞街鄉肖家塘村(2017年9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吉哲鵬 攝

  新華社昆明5月22日電 題:在山旮旯裏創造奇跡——雲南西疇依靠自力更生走上脫貧致富新路

  新華社記者 李自良 吉哲鵬

  荒山禿嶺,怪石盤亙;河道斷流,重山阻隔。

  這是雲南西疇,一個被專家稱為“失去生存條件”的地方。

  就在這樣一個地方,當地幹部群眾以“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的奮鬥精神,戰天鬥地、自力更生。目前,西疇縣公路密度是全省3倍,行政村、自然村通公路率均達100%。今年,西疇縣計劃脫貧摘帽。

  “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

  離開故土還是絕境謀生?這曾是擺在很多西疇人面前的問題。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地處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核心區域,99.9%國土是山區,75.4%土地石漠化,25萬人生活在石頭窩窩裏。

  雞街鄉肖家塘村距離西疇縣城只有10公里,然而亂石嶙峋中一條5公里的小道,讓它“山內山外兩重天”,原有的12戶人家有8戶舉家搬走,只剩下侯壽高、姚仕斌、鄧招財和姚光金4戶人家。

  2006年7月,村裏唯一的共産黨員侯壽高動員其他3戶人家打消了外遷的念頭,每戶出一個勞動力,簽下修路協議,用了6年時間,硬是在石山深處鑿出了一條5公里的公路,讓他們能走出大山,也能走回家鄉。

  為了修路,4戶人傾其所有,鄧招財老人的一個手指被石頭砸斷致殘,侯壽高岳父、姚仕斌帶病堅持修路積勞成疾,還未通路就離開了人世。

  “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西疇人還有一個“修路不等式”:政府拿出10來萬元,群眾就能自籌加投工五六倍。2012年以來,縣級共投入資金1.5億元,帶動群眾自籌和投勞折資7.8億元,硬化村組等外公路2200多公里,讓財政資金真正“四兩撥千斤”。

  不僅如此,西疇群眾還自發達成“佔地不補、拆房不補、砍樹不補”的共識,舍小家顧大家,讓石頭窩裏阡陌相通。目前,西疇縣公路總裏程達4123公里,比2010年末增加1901公里,公路密度273.7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公路密度的3倍,行政村、自然村通公路率均達100%。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興街鎮“三光”片區是西疇縣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之所以叫“三光”,是因為以前“樹木砍光、水土流光、媳婦跑光”而得名。

  為改變這一面貌,當地政府帶領群眾發揚“西疇精神”,想盡辦法探索石漠化綜合治理之路,破解片區持續發展難題。

  如今登上山巔,嶙峋亂石已成層層臺地,一棵棵獼猴桃樹、李子樹茁壯成長,村舍整齊綠意盎然,一幅壯闊的“六子登科”畫卷展現在眼前:

  “山頂戴帽子”,封山育林1.7萬畝、荒山荒地造林1800畝;“山腰係帶子”,大力發展經濟林産業;“山腳搭臺子”,把石旮旯地建成保土、保水、保肥“三保”臺地;“平地鋪毯子”,推進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高效節水灌溉示范項目;“入戶建池子”,新建“五小水利”工程、蓄水池400多件;“村莊移位子”,結合地方特色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山、水、林、田、路、村”的石漠化綜合治理,讓昔日的生態劣勢逐步轉化為産業優勢。在“三光片區”,西疇引進一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流轉土地2000多畝,種植獼猴桃1500多畝,苗木15萬株,成為投資者創業、村民就業的示范區。在蓮花塘鄉石漠水鄉種植專業合作社,5000多畝柑橘綠得發亮,帶動了1000多建檔立卡戶脫貧,去年已實現分紅收益67.5萬元。

  徵服不了“石魔”,群眾脫貧就無從談起。“十二五”以來,西疇累計完成石漠化治理160余平方公里,新增生態綠地近10萬畝。西疇縣委書記蔣俊説:“從生態修復、土地整治、水利建設、村莊美化到産業發展,最終目的就是讓石漠變綠洲、群眾奔小康。”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圖文互動)(2)在山旮旯裏創造奇跡——雲南西疇依靠自力更生走上脫貧致富新路

西疇縣興街鎮“三光”片區經過石漠化綜合治理後,石山變成層層臺地,治理成效已經顯現(2017年9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吉哲鵬 攝

  “喊破嗓子不如幹出樣子”

  從亂石林立、土地瘦薄、幹旱缺水,到荒山變綠野、村村通公路、梯田層層起,西疇正創造著向貧困宣戰的奇跡。全縣3.6萬多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脫貧1.85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6%降至7.8%。

  “西疇精神”誕生地蚌谷鄉木者村委會曾是有名的“口袋村”。在木者村摸石谷片區,當年的石旮旯已是滿目蒼翠,一壟壟玉米長勢喜人,間種的杜仲、核桃成了增收的“石埂經濟”。

  為了改變貧窮面貌,1989年12月,木者村黨總支書記劉登榮和村幹部帶著村民,用土炸藥點燃了炸石造地的第一炮,建造了600畝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臺地,讓提著口袋借糧成為歷史。

  同是在蚌谷鄉,共産黨員、海子壩村民小組長謝成芬帶領鄉親們打基礎、興産業、建新村,10余年來一直默默奉獻。2009年7月,她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仍然抱病帶領群眾抗旱救災、建設水泥路,彰顯了一名共産黨員為民服務、無私奉獻的執著信念。

  文山州委書記童志雲認為,“西疇精神”窮則思變,將搬家轉變為搬石頭,將苦熬轉變為苦幹,將坐等轉變為實幹。對于黨員幹部來説,還意味著艱苦奮鬥的精神永遠不過時,“喊破嗓子不如幹出樣子”。

  現在,“西疇精神”正在全省脫貧攻堅中唱響。一個個像劉登榮、謝成芬、侯壽高這樣的黨員,正帶領群眾苦幹實幹,在高山峽谷中鑿出一條條小康之路,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輸不起的戰鬥。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程瑤
在山旮旯裏創造奇跡——雲南西疇依靠自力更生走上脫貧致富新路-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06911228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