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看家本領”等5則
2018-05-16 08:11:00 來源: 《求是》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楊春貴: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看家本領

  馬克思主義思想體係博大精深,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法律、國際關係等各個領域。其中,歷史唯物主義和唯物辯證法是最基礎、最根本、最有決定意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共産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看家本領。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各級領導幹部要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馬克思主義認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在實踐中發現和解決問題,對實踐經驗進行理論概括和總結,通過實踐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我們共産黨人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生産實踐是最基本的社會實踐。只有把社會關係歸結為生産關係,深刻認識生産力決定生産關係,才能有可靠根據把社會形態的發展看作自然歷史過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一直強調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道理就在于此。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力量。偉大的政黨始終站在人民一邊,代表人民利益,領導人民依靠實踐奮鬥換來幸福生活,推動人類社會歷史進程。中國共産黨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以群眾路線為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利益,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讚成不讚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因而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人民日報》2018年4月27日)

  遲福林:推動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海南改革開放發展寄予的厚望,是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的最好方式,是慶祝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重大舉措。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就是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推動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40年的改革開放,不僅深刻改變中國,也深刻影響世界。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40年來,從思想解放到改革實踐,從農村到城市,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國人民開啟了銳意進取、團結創新的改革開放強國之路。改革開放深刻影響世界經濟發展。經過40年艱苦奮鬥,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40年偉大實踐為全面深化改革積累重要經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中國人民堅持立足國情、放眼世界,既強調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對外開放、合作共贏,既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既“摸著石頭過河”又加強頂層設計,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成功開辟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要下大氣力破除體制弊端,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以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把改革開放的大旗一扛到底,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經濟日報》2018年4月28日)

  高友東: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認識與思考

  今年是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70周年。重溫歷史,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國政黨制度的歷史必然性、獨創性和優越性,更加深刻地體會出我國多黨合作事業是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探索改革路、實現中國夢偉大征程中不可替代的組成部分,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各民主黨派必須不忘多黨合作建立之初心,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把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一“新型政黨制度”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講政治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根本要求。政治建設是中共十九大提出的一個重大命題,參政黨要深入學習新時代偉大工程、執政黨建設總要求和政治建設新要求,堅定“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踐行“四新”要求。思想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永恒主題。什麼是思想建設?思想如何建設?簡言之,就是黨派的自我教育,就是啟迪良知、爭取人心的工作。組織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的基礎。新時代,參政黨的組織建設必須“適應形勢、聚焦重點”,切實加強領導班子、人才隊伍、基層組織建設,積極穩妥推進內部監督,不斷完善制度,改進作風。(《光明日報》2018年4月28日)

  魏建國:中國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和國際經濟秩序的維護者

  當今世界,正出現一股主要源自美國的逆全球化浪潮。但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敞開著,中國始終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也是國際經濟秩序的重要維護者。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的發展對世界發展本身就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經濟佔世界經濟規模的比重越來越大,對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也隨之提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後,中國經濟增長為世界經濟注入強勁動力,連續多年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為全球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中國經濟發展不僅直接對世界經濟增長作出了貢獻,還通過外貿和投資帶動了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2017年中國是世界第一貿易大國,貨物進出口貿易額達到27.79萬億元;已經是包括美國在內的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在維護全球經濟秩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及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多邊框架下的國際經濟合作。近年來,中國還通過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提出關于全球治理的提議和方案,在制度化建設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促進了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我國提出了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共建“一帶一路”等倡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和廣泛參與。通過這些倡議和舉措,對完善國際金融體係産生了明顯作用,對于全球治理體係的改革和建設産生了重要推動力。(《經濟日報》2018年4月27日)

  陳 堯:西方民主體制的三重衰敗與“歷史終結論”的終結

  近期,西方社會陷入了多事之秋,反全球化、疑歐主義、反建制、反移民等各種勢力在西方國家政治舞臺上輪番粉墨登場。西方人曾自鳴得意的自由民主體制早已停滯不前。西方民主體制正日益陷入衰敗。一是民主的結構性衰敗,表現為西方民主體制內部的結構失衡和紊亂無序。近年來西方國家政治權力內部的結構失衡現象日益明顯,或是行政部門及政治強人對其他部門權力的侵奪,或是行政機構受到立法機構的強大阻力而難以有效制定政策,不僅易造成危及政府正常運作的政治僵局,也不斷侵蝕政治體係中審慎協作的精神。二是民主的有效性衰敗,表現為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績效的下降。西方民主體制的內部失衡和無序,導致政府部門出現功能性障礙,國家治理水準下降。三是民主的正當性衰敗,表現為民眾逐漸對西方政府乃至西方民主體制失去信心。西方國家治理不善的後果主要由民眾來承擔。民眾普遍感覺建制化的政府已經不再代表他們的利益,無論哪個政黨上臺,都不能為普通民眾的經濟地位和生活帶來明顯的改變或幫助。盡管經歷了各種經濟和金融危機,但西方國家仍然鼓吹西式自由民主體制的“普世性”。雖然福山提出了政治衰敗論,但他並沒有修正自己的“歷史終結論”,反而發表文章堅稱“民主依然屹立在‘歷史的終結’之處”。然而,如果以選舉為核心的自由民主體制運作的結果是政府目光短淺、運作效率低下、政治腐敗、無法代表多數人的利益,這種政治體制能成為歷史的終結嗎?歷史永遠不會終結。如果説有什麼會終結的話,那就是西方個別精英所炮制的關于歷史終結的錯誤觀念的終結。(《紅旗文稿》2018年第8期)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潔瓊
“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看家本領”等5則-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4861122838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