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重顏值、輕演技” 影視圈怪象有了新變種
2018-05-10 14:56:10 來源: 半月談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原標題:演技不夠,顏值來湊!拿什麼拯救你,這個“看臉”的娛樂圈?

  導語:從演不久,片酬過億!演技不夠,顏值來湊!影視圈“重顏值、輕演技”的怪象近來有了新變種——從起初“整容臉”“面癱臉”扎堆,演變成沒演技的俊男靚女“隱身”網絡平臺、“綁架”重大題材、現實題材等。“靠臉吃飯”一再盛行,在巨大的名利誘惑和畸形的投資回報下,嚴重扭曲了正常的國産影視文化創作風氣。

  “顏值派”玩法花樣百出

  2017年,國家廣電主管部門加強對電視節目晚間黃金檔管理,一些“鮮肉劇”“美女劇”日漸萎縮。但仍然堅持“拼顏值”的偶像們開始紛紛施展“隱身術”,退出黃金檔後,他們如今又在非黃金檔影視節目、周播劇、網絡劇等集結,有的拍攝劇集總數不減反增,播出總量也不減反增。

  “隱身術”還是怪象變種的初級階段,佔領和綁架紅色題材和現實主義題材創作,更是一種新玩法。

  有的青年演員參演重大歷史題材作品,扮演歷史名人,不僅讓老戲骨“陪讀”,還自我膨脹,耍大牌。更有甚者,通過“摳像”“倒模”等,使用替身,以至于不演戲、假裝演戲,也能在短時間內拿到高片酬。

  去年開播的電視劇新版《林海雪原》中,不乏“只對嘴型、不背臺詞”的青年演員,直接拖累了其他參演老演員。又比如小鮮肉雲集的電影《建軍大業》,有的青年演員從外形到演技距歷史人物形象甚遠,扮相讓觀眾實在無法接受。但因為與紅色題材沾邊,演員背後的經紀團隊繼續自我包裝、自我吹捧,直接把稚氣未脫的青年演員捧成了“演技派”。

  經歷多輪整治,進入2018年“拼顏值”的現象又轉向與現實題材創作“融合”。一些熱播劇,雖然選取當下為時代背景,細節卻滿是華服、跑車、奢侈品、高檔酒店等消費主義符號以及“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塑膠現實”老套路。

  比如偶像劇《談判官》,表面上談論的是當代都市工作生活話題,實則是包裹在現實外殼下的“拼顏值”作品。網友指出,主人公在表現專業技能、職業倫理時,顯得特別淺薄,進而引發劇評界新的深思和擔憂。所謂的現實題材成了戀情的點綴,既缺乏説服力,又抹黑現實主義。

  今年3月在上海舉辦的東方衛視電視劇論壇上,業內人士直接點出要害,歪風一直沒停,只是表現不同,要對那些換湯不換藥的“偽現實主義”加強警惕。

  誰在縱容“顏值經濟”?

  然而,各種歪理為“顏值即正義”展開辯護。

  一是“存在合理説”,認為“只要現象持續發生,就有其存在價值和規律”。

  二是“市場決定論”,主張“把一切交給市場,‘高顏值’的市場,一定是青少年追捧的市場”。

  三是“新陳代謝説”,強調老一輩藝術家終將被青年人接班,要給那些純“顏值派”一點生存的機會。

  針對這類奇談怪論,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高育良的扮演者張志堅在一次內部座談會上直接批評了“靠臉吃飯説”,引發業內外強烈共鳴。這位老演員呼吁,對“無演技、高片酬”現象,應當叫停,“這樣的存在就是不合理的”。

  究竟是什麼讓“顏值派”如此春風得意、驕橫跋扈?

  有老演員指出,一方面從職業素養上看,一些青年演員缺乏敬業精神、講究工作排場、貪圖浮華生活,這屬于自身修養問題;另一方面,迎合甚至營造這些不良風氣的環境和土壤,也是導致“顏值經濟”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值得全行業反思。

  誰在慫恿“顏值至上論”,誰又在堅持提供天價片酬?問題的根源還是影視界本身。

  有人呼吁,“導演可以不用這樣的演員!”其實,導演是無權不用某些演員的,因為演員背後站著強硬的資本方。資本方為何強硬?在于投資人想借助“高顏值”的名氣開拓市場,根本上就是一樁買賣。

  影視劇有了“高顏值”,可以吸引廣告、拉動票房、提升收視率。影視圈看中的是“高顏值”可能帶來的短期商業利益,使之成為産業鏈上一環,但從長期來講會耽誤中國影視文化發展。

  圍著“小鮮肉”“小鮮花”的經紀人、經紀公司、出品方、粉絲團等,都被卷入惡性迴圈。一些青年演員賺到第一桶金,並不苦練表演功夫、充實個人學養,而是繼續通過“隱身術”“傍戲骨”等辦法為自己洗白,另謀取得高額回報的出路。

  “高顏值中心制”及其産業鏈的負面影響不斷上升,劇組、團隊都圍著一兩個“高顏值”轉,動輒一擲千金,不但“造星”,還要“造粉”,影響青少年的價值取向和審美情趣。

  為現實主義正名

  《2018中國電視劇産業報告》顯示,近3年立項的電視劇超過一半為當代題材。值得注意的是,行業記憶體在偷梁換柱,用庸俗內容“綁架”現實主義題材的現象。

  在近期舉行的全國電視劇創作規劃會上,從制作方到電視臺都表示要為真正的現實主義題材正名,堅決向“偽現實主義”説不,推出一批反映新時代、新氣象的現實題材力作。

  近年來,個別脫離歷史真實和生活真實的“爆款”電視劇,由于宣傳的誤導,向市場傳遞了錯誤信號,引起一些從業者一時盲從。影視演員尤其明星演員片酬快速上漲,擠壓了影視制作其他投資,直接影響作品品質。個別明星浮華奢侈的生活方式,也引發了社會上對收入差距過大、貧富不均的議論和不滿。

  拍攝《北平無戰事》《歡樂頌》等影視劇作品的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侯鴻亮説,“現實主義”的含義比較廣,不僅是題材的選擇面,更是一種創作的態度,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的整體認識和審美表達。

  他説,在“重顏值、輕演技”等問題尚未徹底扭轉的電視劇市場上,制作機構只有始終緊密關注當下生活、聚焦群眾真情實感,才能産生真正的社會影響力。

  上海廣播電視臺臺長高韻斐説,拍攝影視作品,品質上應該做到“大氣、厚重、深刻、真實”。必須克服市場上“輕飄”“懸浮”的傾向,要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演員只有深入實踐、深入生活、深入群眾,經過藝術的提煉和萃取,才能讓觀眾看了表演,覺得有所啟發和沉淀。

+1
【糾錯】 責任編輯: 程瑤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黎巴嫩舉行國際豪華遊艇展
黎巴嫩舉行國際豪華遊艇展
“甲骨文學堂”進校園
“甲骨文學堂”進校園
超有愛!西湖裏的鴛鴦“愛心橋”升級
超有愛!西湖裏的鴛鴦“愛心橋”升級
雲端上的勞動者
雲端上的勞動者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069112281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