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80後”姑娘毫厘不差倣制《共産黨宣言》中文全譯本
2018-05-05 08:34:01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原標題:一大會址紀念館保管部趙嫣一

  精心守護紅色火種(追夢)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資料圖片

  2018年正值《共産黨宣言》問世170周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日。

  日前,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以“致敬馬克思”為主題,在館長和專家的帶領下,為觀眾專題講述《共産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的故事。

  作為紀念館的“鎮館之寶”,1920年8月第一版和9月第二版的《共産黨宣言》在玻璃櫃中靜靜展示。細細觀摩那泛黃紙本,依然能感受到中國共産黨誕生之初那份充滿生機與希望的革命火種。

  鮮為人知的是,為了保護文物,如今展館內陳列的《共産黨宣言》中文全譯本,是與原件毫厘不差的倣制件。而承擔倣制這一重要任務的,是一位“80後”姑娘——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保管部的趙嫣一。

趙嫣一。記者曹玲娟 攝

  傳神制作考驗耐心

  趙嫣一的工作間——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文物修復工作室在一棟普通居民樓裏,雖然不足10平方米,也算得上鬧中取靜。

  無影燈下,大大小小的毛筆、毛刷整齊排列,調色盤中墨色深淺不一,一臺小型分色測試儀隨時“待命”;桌上有根據文物原件列印出來的精細放大圖像和色彩分析數據;右手邊是帶有通風裝置的操作臺;房間盡頭處有帶過濾架的水槽,專供清洗印染後的紙張……

  趙嫣一身後的木製大墻上,正刷著幾張“藍頭本”《共産黨宣言》做舊後的封面,她拿起分色儀示范:“這幾張是用來比對做舊程度的。每個人眼睛的感受都會不一樣,肉眼覺得一樣可不行,一定要用儀器一點點比對數據。”

  1920年8月,第一版《共産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在上海印刷出版。版本封面上印著馬克思半身水紅色坐像,被稱作“紅頭本”。因為書名,當年9月更正後再版重印,封面開工克思像變成藍色,也稱為“藍頭本”。

  如今,趙嫣一案頭上,正擺著 “紅頭本”《共産黨宣言》倣制件。乍一眼看去,幾乎以為見到了原件。趙嫣一卻笑:“還沒完工呢,還是半成品。”“還能有什麼工序?”記者不禁好奇。趙嫣一説:“打個比方,經常翻閱的書籍,書角必然會有更多磨損,這些我還沒來得及做,還得用刷子一點點刷出來。”

  文物倣制,需要耐心,從紙張到字體,從水漬到磨損,倣制件必須最大限度還原其滄桑感,做到“神形兼備”。更何況,這是在倣制《共産黨宣言》,是共産黨人精神的燈塔。趙嫣一自覺重任在肩,“倣制文物能夠讓更多觀眾看到,能夠讓文物有條件保存得更長久,真的很有意義。”

《共産黨宣言》原件。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提供

  保護文物尊重歷史

  參觀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共産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無疑是必看展品。

  為何要花費大量的力氣來制作倣制品?主要還是出于保護文物的需要。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保管部主任陳曉明介紹,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基本陳列裏,80%的文物都是紙制品。“展館裏的文物展出,一定要用燈光照明。無論是冷光還是暖光,都是有傷害的,時間長了都會影響展品的壽命。”

  趙嫣一説,這些中國共産黨的早期珍貴文獻,大多使用機器制造的紙張,紙張中的酸性物質含量較高。紙張壽命,一般在百年左右。如今,泛黃發脆已是普遍現象。

  “目前最好的保護辦法,就是進庫房,在沒有光照,恒溫恒濕的環境中存放。所以,在展館裏,如果有多個原件,常常各原件輪流替換展出。如果是孤本,則是原件和倣制件輪流替換展出。這是業內通用的做法。”陳曉明説。

  這也是更多展覽的需要。以國家一級文物“紅頭本”《共産黨宣言》為例,“目前全國發現的8月第一版《共産黨宣言》只有11本,我們館也是2006年才徵集到一本,十分珍貴。”陳曉明介紹。“紅頭本”基本陳列裏需要展出,6月份一大紀念館即將舉辦的臨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裏也需要展出。于是,由趙嫣一制作最新的倣制本,成為現實的選擇。

  2014年,從復旦文博係研究生畢業入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時,趙嫣一接到的主要任務,是文物保護及修復。一年後,她接到新任務:倣制文物,用于替換展出。“原原本本倣制這些文物,既是對歷史、對參觀者最大的尊重,也是對文物預防性保護最有效的辦法。”趙嫣一感慨。

  倣制文物,一個重要的前提是文物無損。“每次倣制前,我們都要仔細研究原件紙張纖維、油墨、印記等。《共産黨宣言》原件十分珍貴,我們通過搜尋展櫃底部,找到原件散落下來的零碎紙質纖維進行無損檢測,確定紙張類型、材質和厚度,尋找合適的倣制材料。”趙嫣一説,不同材質紙張的纖維不一樣,厚度不一樣,做出來的效果就完全不同。

  深受教育滿懷敬意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保管部的倣制工作,有嚴格的規定和流程。比如,做倣制工作的,不能保管文物;倣制內容完全按規定進行而且登記在冊;每一件用于替代展出的倣制品,都有編號;除需要展出的倣制版本外,其余全部銷毀。

  枯燥單調的文物倣制工作,在趙嫣一看來卻是受益良多,“很多青年志士正是看了這本書,堅定了自身的共産主義信仰,走上了革命道路。沒有這本書,就沒有共産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這種感受,在倣制這本書的過程中,會特別清晰。你會覺得手中捧著的,就是一團革命的火種。”

  在趙嫣一看來,倣制工作考驗的是一個人的綜合能力,“通過我們的努力,倣制文物能夠在上海乃至全國的展館發揮宣傳教育作用,也保護了珍貴的文物原件,即使過程十分枯燥,仍然是非常值得的。潛心研究每件革命文物的細節,更讓我對先烈的愛國情懷和對黨的忠貞滿懷敬意。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讓文物中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記者 曹玲娟)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林中精靈
林中精靈
90後女孩奮鬥鄉間的“甜蜜青春”
90後女孩奮鬥鄉間的“甜蜜青春”
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在京舉行
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在京舉行
趣味民俗迎立夏
趣味民俗迎立夏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2786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