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杭州一三甲醫院收治網癮少年 較少使用藥物
2018-05-05 07:32:57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杭州七院物質依賴科主任盤聖明介紹網癮治療方法。 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4月20日,教育部發布《關于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 教育部官網截圖

  網絡成癮是不是一種“病”目前尚存爭議,這也讓三甲醫院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簡稱杭州七院)開設的網絡成癮治療項目,引起關注。

  從今年1月以來,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已經收治約10名青少年,均為沉迷遊戲、被認定為網絡成癮者。該院精神三科的醫師稱,青少年在出現無法脫離遊戲,或者情緒波動,影響學習和生活後,可來到醫院進行相關測評。確認存在網絡成癮者,經過家長同意,可進行相關治療。上述醫師強調,治療方案將以心理治療和行為幹預為主,盡量不住院。

  不過,關于網絡成癮是不是一種精神障礙,以及是否需要通過外界幹預進行治療,目前醫學界仍然存在不同意見。有醫學專家表示,相對于沉迷網絡來説,家長不再“唯成績論”,改變將一切影響成績的行為視為“病”的觀念,顯得更為重要。

  醫院提供治療幫助“戒”網癮

  近日,一則“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收治網癮患者”的消息,引發外界關注。消息中稱,對于沉迷網絡遊戲的青少年,杭州七院可進行收治,並提供治療方案,幫助“戒除”網癮。

  杭州七院是一所以精神類疾病治療見長的三甲醫院,同時是浙江大學醫學院精神衛生中心。新京報記者從院方了解到,負責網癮治療的是醫院精神三科,此前的主要治療方向為“物質依賴”。

  杭州七院精神三科一名醫師告訴新京報記者,對于認定青少年網絡成癮,科室有一套詳盡的檢查指標,包括精神測評、心電圖和腦電圖等數據,且需要現場觀察。一般來説,如果青少年出現“不玩遊戲就發脾氣”、“影響生活或者學習”等情況時,可以進行網絡成癮測評。

  上述醫師表示,通常來説,經過鑒定確認網絡成癮後,醫院將對其進行收治,時間兩到三周,總花費約15000元。治療內容包括服用鎮靜類藥物、情緒穩定劑,同時進行心理治療和疏導,具體治療方案“需要根據個人情況評估後確定”。雖然“不能保證一定能治好”,但“大部分能起到緩解效果”。

  關于此前治療網癮備受爭議的“電擊療法”,杭州七院精神三科稱,作為正規醫療機構,治療形式將以心理疏導為主,不會使用未經科學證實,存在爭議的治療方法。此外,對于網絡成癮青少年的收治,也是根據教育部相關發文的精神。

  治療循序漸進 較少使用藥物

  杭州七院精神三科稱,醫院從今年1月5日起開始收治網癮青少年,至今已有約10人,此外,還有不少前來咨詢的家長及青少年。

  杭州七院物質依賴科主任盤聖明介紹,不少家長前來咨詢時,直接表示“我們管不了,只能交給醫院”。收治的青少年中,有部分成績不錯的學生。

  按照盤聖明的説法,青少年沉迷網絡,大部分與家庭溺愛相關。一些家庭一味重視成績,甚至以玩遊戲作為獎勵,導致一些學生越陷越深。此外,由于青少年的自控能力較差,沉迷網絡後,會出現情緒失控、發脾氣等行為。

  杭州市心理衛生中心博士宋海東,曾調查並發布《青少年網絡成癮機制及社會心理幹預研究》。其中發現,網絡成癮以初中概率最高,高中其次,小學組最低,成癮原因中,家庭教育缺失是主要因素。

  盤聖明表示,杭州七院的治療,主要是對行為進行幹預,較少使用藥物,也盡量不會住院,“不是立即讓他戒掉網絡遊戲,而是循序漸進,比較溫情。”

  ■ 延展

  防沉迷網絡教育部發緊急通知宣傳引導

  杭州七院所稱的“教育部精神”,是指教育部辦公廳日前發布的一則緊急通知。

  4月20日,教育部官網發布《關于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的緊急通知》,其中提及,“隨著互聯網和手機終端發展,成癮性網絡遊戲、邪惡動漫、不良小説、互聯網賭博等不斷出現,造成一些中小學生沉迷遊戲、行為失范、價值觀混亂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中小學生的學習進步和身心健康,甚至出現人身傷亡、違法犯罪等惡性事件。”

  據此,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主管部門“增強責任感緊迫感”、開展全面排查以及專題教育,通過學校和家長的配合,及時發現、制止和矯正未成年人網絡遊戲沉迷和不當消費行為。

  上述緊急通知之後,附有一份《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要求各地傳達到每一所學校、每一位家長。信中同時配有“防迷網”三字文口訣,便于記憶。

  不過,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教育部上述緊急通知,以及隨附的公開信中,均使用“沉迷”等表述,並未出現“網癮”字眼。

  文件的發布單位,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一名歐姓工作人員説,文件是在未成年人受到網絡影響加劇的背景下作出,發文重在宣傳引導和教育,並未鼓勵“治療網癮”之意。

  ■ 爭議

  網絡成癮是否疾病、能否治療尚無定論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2013年,美國精神病學學會發布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對于“網絡遊戲障礙”,列出9種表現症狀,包括“完全專注遊戲;停止遊戲時,出現難受、焦慮、易怒等症狀;遊戲時間逐漸增多;無法減少遊戲時間,無法戒掉遊戲;放棄其他活動,對之前的其他愛好失去興趣”等,同時滿足其中5種,才可被認定為“網絡遊戲障礙”。

  盤聖明介紹,世界衛生組織曾于2017年底,在國際疾病分類(ICD)中,首次將遊戲障礙列入精神與行為障礙章節。在盤聖明看來,這意味著網絡遊戲成癮,已經被列為精神障礙的一種。

  不過,關于網絡成癮是不是疾病,以及是否可以通過治療來解決,目前醫學界仍有不同意見。一名心理醫生告訴新京報記者,國際衛生組織的上述疾病分類目前仍然是草案,尚未得到正式確認。也就是説,目前尚無法認定網絡遊戲成癮,是一種精神障礙類疾病。“隨著年齡增長,大部分網絡成癮者都會自覺改變,根本不需要治療。”

  此外,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王晨光表示,現階段是網絡社會,“年輕人都上網,也有不少人離不開網絡,但至少到目前為止,未有任何醫療機構認定‘網癮’是一種疾病”。此外,在教育“唯成績論”的背景下,一切影響成績、影響升學的活動,往往都會被家長認為是有問題的,其中就包括喜歡上網、玩遊戲等,也被視為是一種“病”,“這樣的觀念是值得反思的”。

  ■ 連結

  “防迷網”三字文

  互聯網,資訊廣,助學習,促成長。迷網絡,害健康,五個要,記心上。要指引,履職責,教有方,辨不良。要身教,行文明,做表率,涵素養。要陪伴,融親情,廣愛好,重日常。要疏導,察心理,舒情緒,育心康。要協同,聯家校,勤溝通,強預防。來源/教育部官網

  (記者 王煜)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家慧
相關新聞
  • 少年命喪戒治網癮學校 專家:對網戒機構應設國家標準
    4月16日,位于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的山東雅博教育培訓學校(以下簡稱雅博教育)發生一起命案,學校兩名教員在控制一名13歲學生的過程中致該學生窒息死亡。該案發生後,引起網民的廣泛關注。
    2018-04-23 07:00:54
  • 網遊正火熱 何以解“癮”憂
    寒假到來,如何防范孩子沉迷網絡遊戲,成為不少家長關心的問題。某咨詢機構數據預測:2018年網絡遊戲市場規模或將突破2345億元,手遊市場佔比預期攀升。
    2018-02-02 07:40:44
  • 防沉迷係統上線11年:網遊正火熱 何以解“癮”憂
    2018年網絡遊戲市場規模或將突破2345億元,手遊市場佔比預期攀升。遊戲的魔力究竟有多大?風光數字的背後存在哪些隱憂?如何構建健康合理的遊戲環境?記者進行了調查。
    2018-02-02 07:15:14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林中精靈
林中精靈
90後女孩奮鬥鄉間的“甜蜜青春”
90後女孩奮鬥鄉間的“甜蜜青春”
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在京舉行
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在京舉行
趣味民俗迎立夏
趣味民俗迎立夏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6112278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