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主流電影:“藍海”的想像空間
2018-04-16 08:24:59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在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下,新主流電影所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疑是其獲得觀眾認可的重要因素,而其日漸成熟的拍攝及敘事手法也是俘獲更多年輕觀眾的原因之一。” 即將開拍的兩部新主流大片《地道戰之地下奇兵》、《危機重重》的出品人,北京樂波影業有限公司創始人張鳯魁對《瞭望東方周刊》説。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劉佳璇/北京報道

  電影《危機重重》概念海報根據中國票房網的統計數據,至本刊截稿時,中國影史票房榜的前兩名分別是《戰狼2》(56.78億元)和《紅海行動》(36.28億元)。

  可以説,《戰狼2》與《紅海行動》的成功,標誌著新主流電影已從一種“概念層面的主流”變為實打實的“市場上的主流”。

  所謂“新主流電影”,簡而言之,就是電影表達了這個時代的主流價值觀,同時獲得大眾的認可和市場上的成功。這類電影往往具有類型化、商業化的外觀,同時具有較高藝術水準,在歷史性和個體性的闡述之間達到一種平衡。

  在軍事題材影視策劃專家李洋看來,新主流電影是一片“藍海”,擁有大有可為的想像空間。

  自2007年《集結號》上映以來,主旋律電影向新主流電影轉型的步伐穩健,呈現出厚積薄發的態勢。

  “新主流電影的需求一直都有,我們所要做的是不斷巧妙地激活它。”李洋對《瞭望東方周刊》説。

電影《紅海行動》海報

  從主旋律到新主流

  新主流電影為何在近一年來呈現明顯的崛起之勢?

  “在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下,新主流電影所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疑是其獲得觀眾認可的重要因素,而其日漸成熟的拍攝及敘事手法也是俘獲更多年輕觀眾的原因之一。”《地道戰之地下奇兵》、《危機重重》的出品人,北京樂波影業有限公司創始人張鳯魁對《瞭望東方周刊》説。

  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八一電影制片廠和樂波影業共同出品的紅色經典改編電影《地道戰之地下奇兵》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之中,預計將于2018年下半年開拍。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和樂波影業共同出品的現代軍事題材電影《危機重重》也已在籌備。

  “看待新主流電影今天的成就時,不能忽視過去十多年主旋律影視創作領域的努力。過去火候不足、能力不夠、條件不成熟,但是創新的力量始終在孕育,今天終于開始通了、透了。”八一電影制片廠導演沈東對《瞭望東方周刊》説。他在軍事題材創作上有著豐富經驗。

  《危機重重》由沈東執導、海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編劇段連民編劇,兩人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都表示,新主流電影的創作方式是在不斷反思過去主旋律電影的失敗經驗後摸索出來的。

  段連民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新主流電影的概念裏多了一層市場認可度的因素,“是創作者順應時代,改變思維方式和創作風格所帶來的可喜變化”。

  從21世紀初開始,中國電影經歷了産業化改革,由于種種原因,主旋律電影一度市場表現欠佳,主流文化表達面臨著一種失語危機。一個對比是,在中國電影銀幕數量大增的情況下,輕量化的文化表達成為電影市場的寵兒,青春片、喜劇片接連迎來票房爆發期。

  在李洋看來,中國電影的這種狀態是在“瘋跑”,“跑著跑著把衣帽跑丟了,魂也跑丟了”。

  而近年來,電影市場的不斷開放,國産電影與越來越多優秀的海外電影同臺競技,因此觀眾對國産電影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

  李洋認為,這倒逼了創作者去打造能夠有效實現主流文化表達、制作水準更高的電影産品。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成熟的拍攝技術和商業類型片的包裝,新主流電影找到了主流文化表達的通道,接連幾部佳作的出現,讓觀眾眼前一亮。


  突破“天花板”

  令李洋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戰狼》上映前,互聯網大數據理念已開始深刻影響電影産業,而當時《戰狼》卻沒有同類型電影的“數據支撐”,僅看數據測評結果,《戰狼》將不會在市場上獲得成功。

  “市場上其實有一部分是‘沉睡的數據’。”李洋認為,無論是“戰狼”係列,還是《紅海行動》,都是對這部分“沉睡的數據”的激活,戳中了潛在的社會心理需求。

  “‘新主流電影’于近年來的強勢崛起,和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生活安定、社會繁榮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愛國主義獲取市場意義上的成功,是年輕人對國家的認同感增強、對國家未來充滿信心的表現。”段連民説。

  在李洋看來,“新主流電影”回應的是國家意志與國民情感的雙重需求,而在這種“大需求”之中,又有很多值得去縱深挖掘的點。

  “如果説本質上動作片的《戰狼2》表達的是‘雖遠必誅’的戰鬥精神,《紅海行動》則是靠著對戰爭殘酷的近距離描繪,透露出‘以戰止戰’‘以戰反戰’的願景。”“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文藝九局工作室”如是評論道。

  《紅海行動》的這種立意,也被一些影評人認為是“獲得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度”。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藝術創作的不斷深入,新主流電影會不斷去探索比以往更具普世性的、符合當代需求的價值觀演示對象,如愛、犧牲、正義、和平、人性善惡、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沈東説。

  這些內核上具備“共用性”的主題,使得新主流電影能夠找到更符合當下觀眾需求的故事和影像表達。

  《戰狼2》和《紅海行動》在票房上的強勁表現,讓業內人士熱議“為何餅能做這麼大”。

  李洋認為,除了上述整體性社會心理需求因素外,還有一點值得深究,那就是新主流電影所擁有的“主流觀眾”,也許比以往業內所認為的更多。

  根據影視行業風險評估機構“新傳智庫”2017年9月的調研數據,中國電影觀眾平均年齡為24歲,30歲以下人群佔絕大多數(88.9%),其中18~21歲人群佔41.7%。

  “過去我們認為,《美人魚》的30億元票房就是天花板。現在看來,那可能是因為‘95後’為其觀影主體。為何新主流電影能夠達到50億元的量級?因為其他年齡層被拉進來了,市場實現了擴容。”李洋説。

  李洋認為,從這個角度上看,新主流電影其實比“商業化的主旋律電影”有著更大的文化擔當——激活“沉睡的數據”,擴大主流文化的人群覆蓋面和社會影響力。

  求新求變,再續後勁

  “每一個有志于做新主流電影的項目研發者,要對其傳播特點和可傳播性認真做好功課,不是閉著眼睛説‘這個是關乎國家精神和民族英雄的,就一定會成功’。”李洋説。

  “新主流電影最近在市場上一枝獨秀,可以預見,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同題材、同類型、故事相似度極高的一批電影很快就會被催生,有些甚至是粗制濫造的。這裏面肯定會有一大部分淪為炮灰電影,因為觀眾遲早會有厭煩的那一天。”段連民説。

  在段連民看來,越是市場過熱的時候,越需要冷靜的頭腦,創作者要避免“套路化”,求新求變,使作品保持新鮮度,真正做到百花齊放,才可能使這種熱度持續下去。

  有學者曾提出,類型化包裝是“新主流電影”近年來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也需要注意不應一股腦地扎堆到“軍事動作片”等類型之中,而忽略其他的表現形式。

  對此,李洋的看法是,創新的力量會在國産電影提質、電影産業工業化的整體背景下不斷孕育出來。而在新主流電影發展的初期階段,類型化包裝是必由之路,經過類型化嘗試後,創作者也會有更多元的藝術表達欲望,催生反類型化“套路”的新作品。

  “以軍事題材為例,一定是積累了相當數量的成功類型片之後,才會出現讓我們再次耳目一新的東西。”李洋説,如《敦刻爾克》《比利·貝恩的中場戰事》這種“另類戰爭片”,也是在無數好萊塢類型化的戰爭片基礎上産生的。

  在電影學者尹鴻看來,新主流電影可拓展的題材領域很寬,而創作上能不能邁過這個坎是最主要的:“理論上來説,到處都可以拓展,關鍵在于能否解放思想。”

  “資本的關注不應該只聚焦在‘熱’上,而應著眼在‘新’上。”段連民説,只有電影人在這方面達成共識、形成合力,中國電影市場才能持續繁榮,新主流電影的後勁也將延續下去。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相關新聞
  • 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票房口碑雙走高
    電影《厲害了,我的國》以紀錄片的形式,全方位呈現了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用的新發展理念下中國這五年取得的偉大成就,展現出的場面震撼恢弘,大國雄姿躍然眼前。
    2018-03-06 14:31:20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雨潤春色“一抹紅”
雨潤春色“一抹紅”
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
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
歡度潑水節
歡度潑水節
安徽金寨:山野開遍映山紅
安徽金寨:山野開遍映山紅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511122686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