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桂東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農民在家門口就業
2018-04-09 11:27:4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寧4月9日電 題:桂東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農民在家門口就業

  新華社記者劉偉、張周來、胡佳麗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耕時節,記者在桂東農村採訪時看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生産方式已然改變,多元發展熱潮讓農村面貌煥然一新,經濟發展、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城郊農民在家門口就業

  春耕春種,不少地方農民緊張勞作,但在位于桂東的蒼梧縣旺甫鎮鶴洞村,卻是小橋流水般的安靜閒適。

  “附近有公司發展花卉苗木産業,很多農戶把田地流轉出去了。”村民莫振明説。在旺甫鎮,一個上萬畝大型花卉苗木基地正在建設,2015年鶴洞村實施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之後,全村約5000畝土地已經流轉出去。

  “只要身體允許、自己想做,家門口就有大把就業機會。”莫振明告訴記者,五六十歲的人也可以就近到花卉基地做工,村裏還有100多人進城搞綠化。

  梧州市長洲區長洲鎮泗洲村地處城郊結合部,以前當地農民以種糧、種菜為主。泗洲村黨總支書記覃建良説,當初建設長洲水利樞紐需要徵用土地,很多農民擔心因此丟了飯碗。

  “這也‘逼’著我們想辦法、找出路,現在很多村民在不同地方上班、經商。”覃建良告訴記者,村裏100多人在長洲樞紐從事保潔、保安等工作,另有100多人在跑船。村裏還引進10多家企業。

  去年泗州村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超過1.3萬元,全村1056戶已經有700多戶在梧州市區買房。“家在泗洲村,身份還是農民,不過跟城裏生活沒多大差別。”

  “農民股東”抱團發展

  在地處深山的長洲區倒水鎮旭村,東方美人茶示范區的梯田裏,村民們開始採摘新茶。

  2013年該村青年廖天林返鄉創業,發動村民利用閒置山地種植東方美人茶時,村民們顧慮重重。

  廖天林採取“公司投資+村民小組集體林地+農戶家庭承包林地”的模式組建合作社,各小組和村民拿林地資源入股。“別人每畝給80元租金,我就給100元的保底價,目的是要打消他們的顧慮。”

  村民廖榮明説,農民入股後真正成為合作社的一員,步入正軌的第一年,平均每戶就從合作社分紅3000元,效益超過一家一戶種植。如今,合作社茶園已擴展到1000多畝。

  長洲區政協副主席陸建敏認為,相比以往土地流轉給企業,由企業自主經營的方式,農民以自己承包的山林、土地等資産入股合作社,跟合作社利益捆綁在一起,發展的能量更足,農民的利益更有保障。

  位于城郊結合部的龍新村在農村集體資産股份權能改革中嘗到了甜頭。2015年村裏將核定的集體留用地、集體資金、物業等共2.3億元經營性凈資産,全部股份量化配置到成員個人,由合作社牽頭搞市場化開發。

  “村民變股民,大家心更齊,收益分配更規范,村裏每年都有大變化,”龍新村黨委書記潘錦松透露,龍新村第十一組合作社投資建設農貿市場、商貿大樓等用于出租,年收入達230多萬元,每人平均分紅近4000元。各村組集體還投入六七十萬元用于農家書屋、廣場和慰問貧困戶、老年人等公共事業。

  一二三産業相輔相成

  眼下,旭村東方美人茶示范區合作社茶葉加工車間和存儲間已清理幹凈,今年第一批茶青馬上投入加工。

  “這裏山好水好,離城裏也不太遠,除種植、加工和銷售,我們還要把茶園觀光做起來。”規模迅速擴大、産品供不應求,廖天林卻想得更遠。

  示范區的櫻花樹和風鈴花樹已小有規模,加工廠旁的農家樂在建設中。“我們引進了好幾個品種的櫻花,花期可長達4個月以上。”廖天林説,“遊客既能觀看茶葉加工全過程,也能在優美環境中體驗生活、放松心情。”

  夕陽西下,天長水闊,長洲樞紐庫區泗州島上鬱鬱蔥蔥。泗洲島迎來新一輪旅遊旺季。

  泗州島是泗州村發展旅遊的黃金資源。2015年底,泗州村以每位村民配置1份物業股的方式,將5800多萬元集體經營性資産量化配置到人,進而成立股份合作社發展旅遊。

  短短數年,島上有了觀景平臺、遊艇碼頭、文化廣場,30畝荒山改造成了採摘園,農家樂、民俗客棧等迅速興起。2017年,當地舉辦“下俚文化節”“三月三”歌圩節等活動,吸引遊客20多萬人次。

  覃建良告訴記者,受旅遊業帶動,全村有兩三百人在家門口創業就業。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志強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溱潼會船節開幕
溱潼會船節開幕
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開館
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開館
雲南普洱鬧市區上演“象出沒”
雲南普洱鬧市區上演“象出沒”
雲南尋甸:脫貧攻堅中的“小紅帽”幫扶隊
雲南尋甸:脫貧攻堅中的“小紅帽”幫扶隊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19112265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