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不是“不可救藥”可能是“扶姿”不對
2018-03-30 08:36:39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比起搬遷,他們更關心低保;平日愛打麻將,最近兩年‘等靠要’思想特別嚴重,就是想要現金分紅打麻將,不勞而獲;每天三頓酒‘雷打不動’,醉醺醺無所事事;我做什麼都不行,現在只能靠政府管我們了……”

  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已經吹響,然而,在一些連片的深度貧困區,仍然存在不少或“安”于貧困,或依賴他人,或垂頭喪氣的貧困戶。這些貧困戶究竟是“懶入骨髓”,還是陷入“因窮而要,因要而懶,因懶而窮”的惡性迴圈?深入了解他們的致貧原因,挖掘深度貧困現象背後的共同點,才能通過有針對性的脫貧攻堅措施,確保國家扶貧政策的“好鋼用到刀刃上”。

  2016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4300多萬。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平均每年需要減少貧困人口近1100萬。前幾年的脫貧攻堅進程中,容易脫掉窮帽的先脫了,越是留到後面的,往往貧困度越深,越往後脫貧難度越大,越難啃。這一點,各級領導幹部尤其是扶貧一線幹部要有心理準備,要認清這個客觀規律。

  根據河北省的調查,深度貧困的特徵可以概括為“兩高、一低、一差、三重”。“兩高”即貧困人口佔比高、貧困發生率高;“一低”即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低;“一差”即基礎設施和住房差;“三重”即低保五保貧困人口脫貧任務重、因病致貧返貧人口脫貧任務重、貧困老人脫貧任務重。對照“兩高、一低、一差、三重”的標準,看此次《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調研過程中發現的扶貧“硬骨頭”現狀,正是條條契合、樣樣難啃。

  換句話説,脫貧攻堅到了現階段,尤其是面對那些深度貧困地區,一些脫貧措施沒有像以前那樣有效,推進進度沒有像以前那樣迅速,是正常的,是符合事物發展客觀規律的。

  要清醒地認識到,越往後,“難啃”越可能是常態。只有充分預估到工作的艱難,將“難”作為一種常態,才不會錯判扶貧形勢,不會輕率地認為暫時攻不下來的貧困戶“沒有希望”。

  比如,有一類貧困戶,曾經為脫貧致富做出過努力,卻因為屢次失敗的經歷,心有余悸、自暴自棄。海南瓊中的黎族老漢王成安就是這樣,如果對他沒有深入接觸和了解,會以為他只是個每天三頓酒的醉老頭。其實,他也曾種過荔枝、種過橡膠,卻都因為市場波動屢屢碰壁。可見,他絕非“懶漢”的典型,只要有好的扶貧政策的支援,有“真金白銀”、正向激勵的良性機制,在政策的幫扶下,就能激發貧困人群“弱鳥先飛”的追趕意識,讓極貧村摘帽脫貧,共用發展成果。果然,在扶貧幹部鍥而不捨細心引導幫扶下,王成安終于養羊成功,信心大增。

  這也提醒我們,有些時候,不是貧困戶“不可救藥”,而是我們還用老眼光看新問題,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扶”的姿勢不對。這進一步啟示我們,脫貧攻堅工作越到後面越需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工作越需要更細致,方法越需要更科學,措施需越要更精準,才能把那些“安”于貧困、意志消沉的貧困戶喚醒,把這些最難啃的硬骨頭啃下。(記者 劉晶瑤)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青島嶗山:杏花漫野
青島嶗山:杏花漫野
春到古長城
春到古長城
青海湖迎來開湖季
青海湖迎來開湖季
哈爾濱現“半江流水半江冰”
哈爾濱現“半江流水半江冰”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8112261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