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扶貧攻堅 幹部當先
2018-02-20 07:35:31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山西興縣池家梁村第一書記劉彥兵

  找水源 引財源

  池家梁缺水,村民們只能去隔壁村挑水吃,時間一長,鄰村人也不幹了,為此還紅過臉吵過嘴。

  解決吃水問題,成了山西興縣蔡家崖鄉池家梁村第一書記劉彥兵到任後的第一個目標。

  請教了水利方面的專家,又經過實地勘察,劉彥兵找到了“利用附近山泉,在原蓄水池基礎上重新修建、重新鋪設管道”的辦法。接著,他四處張羅,上他的單位山西焦煤集團和縣裏要資金,最終達成了目標。

  按照興縣的規劃,利用縣上和山西焦煤集團的扶持資金,池家梁村搞起了養殖業。去年9月,池家梁村建成了高標準的現代養雞場,購買了3600只雞。

  59歲的村民成桂明是貧困戶,“小劉書記讓我們夫妻倆照看養雞場,一個月兩人能領6000塊錢。”

  靠著這新建起來的集體經濟,去年村裏的貧困戶全都享受到了1000元的分紅和5斤雞蛋。村民們找到劉彥兵,希望來年再加“兩排雞”。本報記者 胡 健 喬 棟

  吉林龍井市明東村第一書記韓寶寧

  有路才有希望

  金永權是吉林省龍井市智新鎮明東村的特困戶,腿腳不利索,幹不了重活兒,原來家裏的老房子斜得搭在了門口的樹上。可這個春節,金永權和村裏其他25個“危房戶”都住進了新房子,“暖炕木地板,旱廁變坐便”。

  這都多虧了老韓。2016年1月,韓寶寧從吉林省交通廳被派到明東村任第一書記。剛來時,連接13個自然屯的全是土路,村裏青壯年都出去打工了。村幹部們也不買賬:“你來也沒用,這路不容易修成。”

  幹了半輩子交通的老韓清楚:“有路才有希望。”交通廳大力支援,修了村裏進城的公路、建起旅遊停車場,在自然屯之間鋪了10條硬化水泥路。

  老韓清楚,光靠輸血不行,得讓鄉親們“動”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投資50萬元的米酒廠項目、100萬元的養牛項目、400萬元的調料廠項目相繼落地,不少村民入了股、當了企業員工,平時有工資,年底有分紅。鄉親們的致富信心更足了。本報記者 李家鼎

  安徽金寨縣大灣村第一書記余靜

  大夥有了精氣神

  “這就是咱過去的家。”眼前簡陋破舊的土坯房,掩在重重積雪下,69歲的村民陳澤申説,“多虧余書記讓咱搬家,不然遇上這暴雪,沒法待!”

  老陳念叨的余書記,就是2015年8月派到安徽金寨縣大灣村任村黨總支第一書記的余靜。陳澤申老年喪子,生活困難,是余靜重點幫扶的對象。

  幫老陳搬出了老房子,還得幫他致富。村裏搞光伏扶貧,村民要先拿一部分錢入股,老陳掏不出,余靜就用村互助資金為他貸款8000元,並網發電後,每年收益一半自己花,另一半還貸款。

  在余靜的鼓勵下,老陳去年還搞起了養殖,賣羊賺了一萬元,賣豬又賺1800元。不僅脫了貧,還壯了膽,“來年再養一些好品種的羊!賣得上價,賺得更多!”

  余靜心裏高興,“扶貧先扶志,大夥有了精氣神,俺們幹起來更有勁兒!”2018年,余靜更忙了:要挨家挨戶走訪,要張羅著給貧困五保戶蓋集中供養房,還要規劃打理村裏的茶園,發展鄉村旅遊。本報記者 孫 振

  河南西平縣桂河村第一書記王衡

  來了一個 帶動一批

  沿著整潔的水泥路,河南省西平縣譚店鄉桂河村第一書記王衡帶記者來到謝改平家。她家豬舍裏,每頭豬長到兩百多斤,算算能賣到一萬多元。謝改平的丈夫去年5月生病去世,家裏一度生活困難。西平縣交警大隊副大隊長呂世坤自掏腰包,幫她家買了6頭小豬,還幫著建起豬舍。

  桂河村614戶人家,曾有貧困戶110戶。自從2015年9月西平縣公安局行政拘留所指導員王衡被選派任第一書記,村子也成了縣公安局的扶貧重點聯繫村,局裏51名幹警與70個貧困戶結成了幫扶對子。

  “扶貧重在扶志,脫貧必須脫懶。”村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志國介紹,王衡和縣公安局幹警來村後,努力讓各項扶貧政策落地,引進能致富的項目,介紹村民到外地務工。

  如今,村裏的服裝加工廠已經開業,500多平方米的漁具扶貧車間已經建好,很快就要投入生産……“有了精氣神,就算將來扶貧人員走了,我們也能走上致富路。”王志國信心滿滿。本報記者 任勝利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馮文雅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鐵花火雨”慶新春
“鐵花火雨”慶新春
鬱金香盛開遊人來
鬱金香盛開遊人來
娃娃過大年
娃娃過大年
紅紅火火過大年
紅紅火火過大年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12243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