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探秘“亞洲水塔”——第三極“河湖源”科考追蹤
2017-10-06 12:21:12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2)探秘“亞洲水塔”——第三極“河湖源”科考追蹤

    河湖源湖泊河流與環境變化考察隊在西藏阿裏地區一處湖心的採樣平臺上進行科考作業(9月4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東君 攝

  新華社拉薩10月6日電 題:探秘“亞洲水塔”——第三極“河湖源”科考追蹤

  新華社記者 呂諾、王沁鷗、王軍、張熠檸

  壯美的青藏高原,被稱為地球第三極,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其冰芯封存的“無字天書”,湖泊沉積物記述的“前世今生”,暗藏著氣候環境變化的真相。

  今年6月,由中國科學院組織實施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在西藏啟動。這是時隔40多年後我國再次對青藏高原進行大規模綜合性科考。

  目前,第二次青藏科考之“河湖源”考察正在“百川之源”阿裏地區進行。科研人員開展冰川、湖泊、水文、氣象、高寒生態與生物多樣性、土地資源變化等多學科綜合考察,多角度解讀“藏地密碼”。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5)探秘“亞洲水塔”——第三極“河湖源”科考追蹤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河湖源”冰川與環境變化考察隊在西藏阿裏地區日土縣東汝鄉阿汝村留影(9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東君 攝

  聚焦“亞洲水塔”

  高原初秋的傍晚,夕陽斜照草原和冰川,在地平線上留下一道金色分界線。海拔5300多米的阿裏日土縣東汝鄉阿汝冰川前,一面藍色旗幟高高豎起——這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隊的隊旗。“河湖源”冰川與環境變化考察隊正在做科考準備。

  西藏阿裏地區被稱作“亞洲水塔”,是印度河、恒河、雅魯藏布江等河流的源頭。這裏地廣人稀,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冰川寒光凜冽,雪山熠熠生輝,湖泊盈盈如鏡,河流奔騰向前……

  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暖大背景下,這裏的一些冰川退縮趨勢加劇,高原冰湖出現潰決,洪水頻率增加,冰崩等新型災害出現……

  “青藏高原的變暖幅度是全球平均值的2倍。‘亞洲水塔’會受到怎樣的威脅?”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院士説,“我們需要了解其變化過程,提出應對方案。”

  冰川、河流徑流與湖泊這三者的狀態,是評估“亞洲水塔”水資源安危的關鍵。“河湖源”冰川與環境變化考察隊隊長、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鄔光劍介紹説,冰川加速消融在短時間內可增加河流下游水量,但從長期來看,冰川處于虧損狀態,會導致冰川水資源減少甚至枯竭。冰湖潰決、冰川泥石流等災害,或許也會隨冰川消融的加速而更加頻繁。

  為了摸清“水塔”中水的現狀,科考隊或攀至海拔超過六千米的冰川之上,或航行于茫茫高原鹽湖,或追尋川流不息的河水,記錄溫度、深度,測算徑流量、湖面面積……

  “如果將這次科考新收集到的數據,與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的第一次科考對比,將高原環境發生的變化量化,那將十分有意義。具體到湖泊研究,就是水量、面積、水質等方面的數據。”“河湖源”湖泊考察隊隊長、中國科學院副研究員王君波説,各項基礎數據補充完整後,整個區域的環境變化或許能一目了然。

  此外,“河湖源”考察隊還將從冰芯、湖芯中讀取環境演化資訊,以推演該區域在歷史長河中的氣候變化過程,破譯其中規律及控制因素,並探究氣候變化對水資源和水生態的影響,為守護“亞洲水塔”提供決策建議。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6)探秘“亞洲水塔”——第三極“河湖源”科考追蹤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河湖源”冰川與環境變化考察隊在西藏阿裏地區日土縣東汝鄉阿汝村留影(拼版照片,9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東君 攝

  探秘地球第三極

  正在阿裏進行的“河湖源”考察,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的第二站。按計劃,科考隊今年還將深入南亞陸路大通道,與尼泊爾等國開展國際科研合作。考察隊中,已經出現國際隊員的“洋”面孔。

  中科院研究員、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總領隊徐柏青説,未來五至十年,中國科學家還將繼續走出國門,“考察將涉及中亞、伊朗高原、東歐等‘泛第三極’地區。”

  從40多年前中國科學家“單打獨鬥”的研究,到今天多國聯手的跨境合作,青藏高原科考模式轉變的背後,是近年來日益顯著的區域性生態環境變化。

  “泛第三極”地區面積達2000多萬平方公里。從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一路向西,直至中東歐的一係列山地,這些橫貫歐亞的山地和高原,作為一個整體影響著歐亞大陸的氣候、生態和資源環境。

  近年來,這一區域的環境發生了諸多變化。在徐柏青看來,最顯著的變化發生在青藏高原:“升溫太快了,每10年全球升高0.17攝氏度,而青藏高原是0.3攝氏度或0.4攝氏度。藏北的降水在增多,南部卻在變幹。”

  徐柏青説,這些氣候變化是總領科考的大問題。而青藏高原對區域甚至全球生態環境的意義,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河湖源”生物與生態變化考察隊隊長、中科院研究員楊永平稱這種影響為“溢出效應”——作為氣候啟動區的青藏高原,其內部湖泊面積和水量的擴張,是否會影響北半球的幹濕格局?“亞洲水塔”內冰川的變化,是否會改變多條河流的命運?……這些問題的答案,對整個“泛第三極”地區的水資源安全、自然災害防控和生態環境保護,或許都有啟示意義。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8)探秘“亞洲水塔”——第三極“河湖源”科考追蹤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河湖源”生物與生態變化考察隊在西藏阿裏地區日土縣班公湖留影(拼版照片,8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東君 攝

  致敬青藏科考精神

  選擇好拍攝角度,楊永平匍匐在地,照相機鏡頭瞄準了羌塘高原上一種貌不驚人的小草。

  這種小草名叫紫花針茅,既能固沙,又是牧草,在高寒、幹旱的藏北地區分布很廣。楊永平説,它最像青藏高原科考隊員——默默無聞,恪盡職守,適應艱苦環境,富有開拓精神……

  1990年,25歲的楊永平曾隨老師參加了青藏高原科考。如今,年過五旬的楊永平再上高原,帶著自己的研究生。

  楊永平説,很多基礎研究領域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成果。科研人員要像小草一樣頑強,也要像小草一樣耐得住寂寞。老一輩科學家團結奮戰、無私奉獻、不計回報的精神,需要有志青年傳承。

  楊永平首次參加青藏高原科考時,“江湖源”冰川與環境變化考察隊最年輕的隊員黨黎嬌還未出生。這個90後女大學生首次作為冰川研究者參加野外考察,徒步走完了10小時的前期探路全程,與經驗豐富的老隊員一同抵達海拔5650米的冰芯鑽取待選點。

  這段路程險象環生。由于夏季溫度升高,雪面下冰層消融過快,黨黎嬌和隊友不得不在雪上匍匐前行。在海拔5400多米的冰川上,隊友溫旭還跌入雪面下的冰湖……

  科考中的艱險,直到今天仍是科研人員需時刻提防的威脅--暗藏腳下深不見底的冰裂縫,突然降臨的暴風雪,襲擊營地的棕熊……在唐古拉山龍匣宰隴巴冰川前講述這些時,徐柏青雲淡風輕。但是,當提起一位在冰川遇難的科考隊員時,淚珠從他臉上撲簌簌而下。

  科考中的挫敗,錘鍊著科研人員的意志。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生許騰在色林錯作業時遇到“墻一樣高”的巨浪。漂泊十五小時返回時,他的臉上還帶著湖水留下的斑斑鹽漬。由于這場不期而遇的風浪,他和隊友不僅沒有取到湖底沉積物樣本,還在匆忙撤退中不得不把三只錨留在湖中……

  王君波感嘆:“科研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有時一天的工作不會有任何收獲,一次科考往往也不會帶來有價值的發現。”

  與老一代青藏科研人員一樣,今天的科考隊員們,依舊需要在枯燥孤獨的日常工作中,為獲得最終的科學突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守。

  他們説,科考的工作條件已今非昔比--再也不會人都回去了家書還沒寄到,再也不會就算“不差錢”都買不到必要的高海拔工作裝備,再也不會連吃幾個月的壓縮餅幹、罐頭和幹菜……

  時代在前進,科技在發展。但青藏科考精神在傳承,歷久彌新。

  王君波説:“現在後勤保障和四十年前相比已經改善很多,工作效率和協調效率也要隨之提升。”

  茫茫羌塘高原,大片紫花針茅吐露生機;神奇世界屋脊,一代代科考隊員勇攀高峰,接力探秘。

   

    第三極河湖源科考將填補多項湖泊河流資料空白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率先完成江湖源冰川考察 近30年冬克瑪底冰川減薄約8米

    “生命禁區”裏的求生“智慧”——隨“第三極”科考隊探秘高原奇花異草

+1
【糾錯】 責任編輯: 郝多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玩轉全球之靈性亞洲
玩轉全球之靈性亞洲
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秋雨卷珠簾
秋雨卷珠簾
三峽大壩開閘騰庫
三峽大壩開閘騰庫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11121766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