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全面依法治國本質上是政治體制改革
2017-07-03 09:10:50 來源: 北京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學者·語粹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為國家治理領域的法制改革,屬于國家政治體制改革的性質和范疇。

  依法治國不僅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主要內容,而且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和基本方式,對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具有引領、規范、推動和保障等重要作用。

  推進依法執政,從制度體制上貫徹落實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援司法、帶頭守法的原則,本身就是一場從革命黨向執政黨全面轉變的深刻革命,是執政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進行的最為深刻的政治體制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係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 一般來講,革命就是推動事物發生根本變革,引起事物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全面依法治國作為國家治理領域的一場深刻革命,意味著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理念、基本方略、基本方式的根本轉變,意味著中國共産黨作為執政黨在憲法框架下和法治軌道上,通過法律上層建築的立、改、廢、釋、授權等途徑,有組織有領導、積極穩妥、循序漸進地推進中國政治體制的自我完善和改革發展。

  ■全面依法治國本質上屬于政治體制改革范疇

  政治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做出全面深化改革戰略部署時,明確提出要“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式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在全面深化改革覆蓋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的建設等“六個緊緊圍繞”的改革領域中,依法治國是與政治體制改革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本質上屬于政治體制改革的范疇。換言之,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決策中,依法治國方面的體制改革不完全同于經濟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為國家治理領域的法制改革,屬于國家政治體制改革的性質和范疇。

  201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司法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加強領導、協力推動、務求實效,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更好堅持黨的領導、更好發揮我國司法制度的特色、更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既然司法體制改革屬于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立法體制改革、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法律監督體制改革、全民守法體制改革、黨領導法治建設的體制改革等等,當然應屬于政治體制改革。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方面資源協調配合,需要教育、行政、經濟、道德、紀律、習俗等多種手段協同輔助,但從國家治理體係的制度層面來看,變法就是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從一定意義上講實質就是中國政治體制的深化改革和自我完善。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定性為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是中國政治體制在新形勢下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在憲法框架下和法治軌道上實現政治體制機制的自我完善和優化發展。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定性為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們黨和國家經過60多年探索,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不斷實踐,終于找到的一條有組織有領導、積極穩妥、循序漸進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可靠路徑,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

  ■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深刻革命,主要發生並存在于國家治理領域。國家治理,就是人民當家作主,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執掌國家政權、行使國家權力、管理國家事務的制度安排和活動過程;是在執政黨的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等社會主體,依照憲法、法律和其他規范、制度和程式,共同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共同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共同推動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全面發展的制度安排和活動過程;是我們黨堅持依憲執政和依法執政,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支援各個國家機關依法獨立履行職權,領導並支援各種社會主體對國家和社會實施係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的治國理政。

  國家治理可以分為動態與靜態兩個方面。從動態來看,國家治理是執政黨和國家機關(包括立法、行政、審判、檢察、軍事等機關)為了實現國家和社會建設發展目標,通過一整套制度設施和體制機制運作,帶領或者協同經濟組織、政治組織、社會團體和公民等法律關係主體,平等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共同管理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共同推動經濟社會和其他領域發展的過程。從靜態來看,國家治理是各種法律關係主體基于平等地位,共同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調整社會關係、協調不同利益、處理社會衝突的一係列制度、體制、規則、程式和方式的總和。

  依法治國與國家治理相比較,兩者具有如下共同點:兩者都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堅持依憲執政和依法執政,在國家憲法框架內並通過主權國家來推進和實行;兩者都堅持主權在民和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群眾是國家治理和依法治國的主體,而不是被治理、控制、統治的客體;兩者都強調國家制度的重要性、穩定性和權威性,要求形成健全完備成熟定型的國家制度體係,其中主要是體現為國家意志的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制度體係;兩者都採取“管理”與“治理”的方式治國理政,在工具理性的意義上,“管理”與“治理”並無實質區別;兩者作用的對象大同小異,都是各領域和各方面的國家和社會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兩者都強調有良好完備的國家制度體係,強調國家制度體係的全面貫徹和有效實施,以期實現良法善治;兩者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強國。

  依法治國不僅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主要內容,而且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和基本方式,對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具有引領、規范、推動和保障等重要作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從發展民主政治的角度講,依法治國就是人民當家作主,依照憲法和法律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從加強和完善黨的領導和執政的角度講,依法治國就是黨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依照和運用憲法和法律治國理政,依憲執政,依法執政;從法治的內在功能和價值講,依法治國就是要依法治權、依法治官,尊重和保障人權,實現國家各項工作的法治化;從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角度講,依法治國就是要不斷完善國家的法律體係和法律制度,同時使這些法律和制度得到良好有效運作,實現良法善治。

  ■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場“法律的革命”

  在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關係黨執政興國、關係人民幸福安康、關係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全面依法治國歸根結底是法律上層建築的重大變法或者變革,是一場“法律的革命”,具有十分明顯的政治體制改革的特徵和性質。

  發生在當代中國的這場具有政治體制改革性質的“法律革命”,在指導思想、基本原則、領導方式、改革舉措等許多方面,是不同于以往中國發生的經濟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衛生體制改革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全面加強,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的所有這些要求,貫徹落實到國家治理體係現代化的體制機制上,必然觸及或者引發政治體制改革和完善的問題。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和充分的準備。

  毫無疑問,推進依法治國的各項改革舉措,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各種改革設計和建議,都不可避免地直接或者間接關涉黨的領導體制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關涉中國的政治體制。推進科學立法,不僅涉及如何完善立法體制、立法程式、立法技術、立法品質、立法實效、法律體係等的體制機制問題,而且涉及如何進一步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質、落實人大憲法權力、加強人大監督、發展人大民主等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問題。推進嚴格執法,不僅涉及如何改革完善行政執法體制、機制、方式,加強對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的規制約束等問題,而且涉及如何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等一係列深層次的體制機制問題。推進公正司法,必然要求全面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甚至把司法體制改革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突破口。推進依法執政,從制度體制上貫徹落實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援司法、帶頭守法的原則,本身就是一場從革命黨向執政黨全面轉變的深刻革命,是執政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進行的最為深刻的政治體制改革。(作者:李林 中國社會學院法學所所長、研究員)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潔瓊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高溫戲水享清涼
    高溫戲水享清涼
    兒童主題彩繪地鐵列車亮相合肥
    兒童主題彩繪地鐵列車亮相合肥
    加拿大:絢麗煙火慶國慶
    加拿大:絢麗煙火慶國慶
    長沙橘子洲景區遭洪水“穿洲”
    長沙橘子洲景區遭洪水“穿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486112125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