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我國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取得新突破——專訪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葉聰
2017-03-09 16:59:07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 題:我國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取得新突破——專訪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葉聰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我國自主研制的無人潛水器最大潛深已經突破萬米,“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下潛深度也已突破7000米,萬米級載人潛水器何時能深潛大洋?其研制難在哪裏?目前進展如何?新華社記者近日就以上問題採訪了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中船重工702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副主任葉聰。

  何時能潛萬米深海大洋——4年內實現

  作為“蛟龍”號的主任設計師,葉聰參與了“蛟龍”號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的研制,同時在海試時首次駕駛“蛟龍”號下潛突破7000米深度。如今,葉聰作為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的總設計師,何時能駕駛新的潛水器下潛萬米探大洋?

  葉聰説,“蛟龍”號于2012年在馬利亞納海溝創造了世界作業類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7062米的紀錄。“蛟龍”號的問世,推動了我國深海裝備事業的快速發展。目前,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正在總裝聯調,萬米級全海深載人作業型潛水器已經開始研制。

  “按照計劃,將在2020年完成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的研制,未來科學家將隨著它深潛萬米海底進行科考,探索深海大洋的未知世界。”葉聰説。

  研制難在哪裏——“壓力”太大

  “蛟龍”號研制成功不易,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研制更難。那麼,有哪些難處需要克服?

  葉聰説,“蛟龍”號具備了載人到達全球99.8%以上海底作業的能力,但要達到可以載人在全球所有深海作業的能力並非易事。像“蛟龍”號在7000米處的壓力是700個大氣壓,即“蛟龍”號2.1米直徑的載人艙耐壓球殼需要承受的壓力相當于14座埃菲爾鐵塔的重量。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再往下4000余米,還要增加400余個大氣壓。這麼大的壓力加在潛水器上,對潛水器的結構設計、材料等,都提出了巨大挑戰。

  載人艙耐壓球殼是載人潛水器技術的核心。葉聰説,深海載人潛水器體現著一個國家的工業化水準。“蛟龍”號研制之初有一部分是國際合作,“像載人艙耐壓球殼是我們的設計,利用了俄羅斯的材料和加工工藝,其他有些部件如感測器、推力器等也是引進的。”

  其次,與“蛟龍”號相比,在材料和使用環境更復雜、更多限制條件的情況下,作業能力的要求不能降。“就像射擊一樣,在300米時打十環,現在要求500米也打十環,那麼要求是不一樣的,這是很大的挑戰。”

  “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研制是海洋領域挑戰最高的項目之一,其目標是達到世界先進水準、領跑載人深潛技術。也因此,載人潛水器本體研制需要攻克更多技術難點,耐壓構件密封、控制、水聲通信等,都是研制過程中難啃的技術骨頭。”葉聰説。

  目前進展如何——鈦合金研制取得重大突破

  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的研制已經全面啟動。目前,其研制進展如何?

  葉聰説,“蛟龍”號研制過程中,突破了一係列關鍵技術,如大潛深的載人潛水器的設計技術;有很好的定位和懸停功能、很好的水聲通信係統等。此後,又開始了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的研制,以鈦合金載人艙耐壓球殼為突破口,實現了載人艙耐壓球殼的自主研制。

  “在‘蛟龍’號和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研制經驗的基礎上,萬米級載人潛水器的研制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它建成投入使用後,將會創造新的‘中國深度’,進一步提升我國海洋探測能力與研究水準。”葉聰説。

  目前,萬米級載人潛水器載人艙用鈦合金研制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制出一種新型高強度高韌度可焊接鈦合金,採用該合金制備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載人艙縮比件順利通過壓力試驗,已成功完成第一個全尺寸載人艙半球的衝壓,為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用鈦合金載人艙研制任務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基礎。

  “我們將直面技術和進度等實際困難與挑戰,確保載人潛水器保質保量按期完成。”葉聰説。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明宇
相關新聞
  • 屢屢刷新紀錄 深海潛水器爭創“中國深度”
    我國自主研發的“海翼”號水下滑翔機近日在馬利亞納海溝下潛6329米,成為繼“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下潛7062米、“海鬥”號無人潛水器下潛10767米之後的又一項新紀錄。各類深海潛水器一次次突破自我,創造著“中國深度”。
    2017-03-08 17:57:56
新聞評論
    北京:明城墻下梅花香
    北京:明城墻下梅花香
    考拉母與子
    考拉母與子
    航拍江西新余植物園鬱金香花海
    航拍江西新余植物園鬱金香花海
    馬爾他著名景點“藍窗”坍塌
    馬爾他著名景點“藍窗”坍塌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21120599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