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治國理政新實踐·重慶篇]培育81位種茶大戶 帶動38戶貧困戶脫貧
2016-11-02 20:54:36 來源: 華龍網-重慶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陳煥華(右)在查看茶葉長勢。(秀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開欄的話

  在限時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場硬仗中,我市上下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扎實有效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主動擔當、主動參與、主動作為,涌現出一大批甘于奉獻、勇于創新、務實作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他們有實力、懂市場、會技術、善經營,他們主動站出來,謀劃脫貧項目、探索脫貧機制,投資、獻智、出力,以榜樣的力量,攜手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即日起,本報開設“縱深推進脫貧攻堅——身邊的榜樣”欄目,生動展現這些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風採。

  今年1至10月,龍友元僅茶葉就賣了11000多元,到年底基本能夠脫貧。

  龍友元家住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鐘靈鎮凱堡村,丈夫去世後,她獨自帶著兩個上小學的孩子,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戶。

  “是小陳幫助我建起了3畝茶園,帶我走上種茶脫貧的路。”記者11月1日採訪時,龍友元這樣説。

  小陳叫陳煥華,今年38歲,福建人。14年前,陳煥華來到凱堡村投資茶園,目前已建起千畝茶園基地,探索出“基地 大戶貧困戶”扶貧模式,幫當地培育了81位種茶大戶,並引導他們帶動38戶貧困戶種茶,走上了産業脫貧的道路。

  2002年,陳煥華應邀到鐘靈鎮考察投資項目。當時,鐘靈鎮11個村有一半是貧困村,農民年每人平均純收入僅800元。

  “這裏的貧困差點嚇退了我。”看到當地的情況,陳煥華已經有了打道回府的打算,但在當地政府幹部的爭取下,他還是試著走訪了幾個貧困村,“我發現,凱堡村具備發展茶葉的絕佳環境,茶葉品質也屬上乘,有投資價值。”

  隨後,陳煥華投資600萬元,將零散的1000余畝茶園流轉集中,打造成茶葉種植示范基地,先後開發出21個綠茶品牌、3個紅茶品種,還在當地建起了茶葉加工廠。

  “既要發展企業,更要帶動當地村民脫貧致富。”陳煥華坦言,一個外來企業在當地能立足發展,就要懂得與當地群眾共用發展成果。

  在凱堡村,陳煥華將有頭腦、懂經營、有意願種植茶葉的農戶組織起來,進行規模化種植、企業化管理、一體化經營。

  “100畝以上的種茶大戶有5戶,10畝以上的種茶農戶有76戶。”凱堡村負責人介紹,經過10多年的發展,全村茶葉種植面積達6000余畝,組建了3個茶葉專業合作社,5個種茶大戶還成立了茶葉公司,“靠土地流轉租金、工資和銷售鮮茶,目前全村每人平均每年依托茶産業的收入就達到2800元。”

  凱堡村有38戶貧困戶。新一輪脫貧攻堅戰打響後,陳煥華主動站了出來,提出由他的茶葉基地負責提供種子和茶葉銷售渠道,種茶大戶負責具體技術指導,貧困戶提供承包地發展茶園,探索一條“基地大戶 貧困戶”的産業脫貧路。

  按照這個思路,種茶大戶楊再應與龍友元結成了對子,解決了土地和技術的問題,陳煥華的茶葉基地幫龍友元解決了種子和茶葉銷售的環節。很快,種植茶葉讓龍友元有了收益,她也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貧困戶楊正友告訴記者,因為有了陳煥華和種茶大戶的帶動,他家種植的4畝茶葉,每年收入達2萬多元。因為技術過關,他又被聘到陳煥華的基地上班,每月工資1500多元。現在,家裏翻蓋了新房子,日子越來越富足。

  去年,陳煥華的茶葉公司銷售額達到3500萬元,實現利稅298萬元,當地農民戶均種茶專項收入達到2315元。凱堡村負責人稱,到今年底,凱堡村38戶貧困戶有望全部實現越線脫貧。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志強
新聞評論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191119838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