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從全面依法治國看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2016-02-22 20:03:02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  題:行穩致遠展宏圖--從全面依法治國看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新華社記者鄒偉、陳菲

  治天下者,善謀大勢;決勝負者,長于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並形成“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治國理政方略與時俱進的新創造,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新飛躍。

  滾滾春潮中,藍圖徐徐展開--

  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宏偉坐標中,全面依法治國書寫出治國理政的新篇章;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偉大進程中,開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征程。

  建章立制 引航助推--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奠定法治基石

  法者,天下之程式,萬事之儀表。

  去年底,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一項決定,授權國務院在北京市大興區等232個試點縣(市、區)、天津市薊縣等59個試點縣(市、區)行政區域分別暫時調整實施有關法律規定。

  這項決定為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創新,有效盤活農村資源、資金、資産,創造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經驗和模式,進一步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據和支援。

  “要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就必須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從法治上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制度化方案。”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

  全面依法治國,就是要用制度的現代化為經濟社會的現代化提供保障。

  縱覽“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可以清晰地看出,圍繞國家治理體係現代化,著眼于建立一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全面依法治國對完善和發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進行係統設計,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出了全面部署。

  如果把治國當成一本大書,那麼法治就是大綱,綱立文順、綱舉目張。治理體係中,法治體係成為治國理政之基石;治理能力中,依法治國成為重要內容。法治的引領和保障,確保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法治為規范--

  通過刑法修正案(九),修訂食品安全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按照法定程式對土地制度改革、司法體制改革等作出授權決定……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以來的治國理政歷程,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確保改革在法治軌道上推進,也令國家治理體係擁有更堅實的制度根基。

  建設法治政府,必須以法治為綱要--

  去年底出臺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原則和衡量標準,成為法治政府建設的藍圖。依法決策機制、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等,正在各地普遍建立並加緊完善。

  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必須以法治為遵循--

  《中國共産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一並出臺,以道德為“高線”,以紀律為“準則”,以法治為“底線”,進一步扎緊了管黨治黨的“籠子”。《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2013-2017年工作規劃》,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建設,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無論是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還是治黨治國治軍,都需要以法治為框架、用法治作保障、由法治來貫徹。”中國法學會法治研究基地主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徐漢明説。

  把全面依法治國放到當前中國發展的大棋局中,我們就能更加深刻體會這一戰略部署的重大現實意義。

  “全面依法治國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戰略目標提供可靠保障、強大動力、根本支撐。全面依法治國作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關鍵一環,就是要用法治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的制度保障。”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姜明安説。

  凝聚共識 鐫刻信仰--讓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融入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方方面面

  2015年8月,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萬衝村。一個農家院裏,土坯墻上挂著法徽,十幾個人圍坐在石桌周圍,一個臨時簡易法庭就在這裏開庭。

  當事人陳家父子沒有想到,他們信訪反映的問題這麼快就有了回應,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竟然開到了這個偏僻的山村,開到了自家門口。更讓陳家父子驚喜的是,困擾10余年、幾乎讓全家流離失所的一起宅基地糾紛,終于得到圓滿解決。

  這一場景,是設立巡回法庭這一司法改革成果的生動呈現。挂牌運作一年來,第一巡回法庭的信訪量從開門之初日均200多人次,降為現在日均30多人次;第二巡回法庭的信訪量從1000多人次下降到100多人次。顯著變化的背後,正是大量矛盾糾紛依法得到實質性解決。

  在法治軌道上預防和處理各種矛盾,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具體體現,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當前,由于觸及的深層次問題增多,改革的復雜性顯著增強,更需要在法治框架內協調各方訴求,凝聚最大共識,消除體制壁壘,固化改革成果,使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

  --創新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是改革必須解決的一道難題。今年1月1日起,《居住證暫行條例》開始施行,用法治方式助推戶籍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穩步推進。其中若幹重要制度創新,正是來自一些地方先行先試的改革成果。

  --保障和激勵創業創新,是激發改革動能的重要抓手。如今,改革完善智慧財産權制度已經列入中央重要議事日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完善快速維權機制,加大侵權行為查處力度,提高法定賠償上限,將故意侵犯智慧財産權納入企業和個人信用記錄。

  --大量行政審批、行政管制仍是制約市場活力的重要障礙。今後法治政府建設的一個重要著力點,就是深入探索“證照分離”,提高市場準入便利化,推動審批制度改革,促進市場主體持續增長、活躍發展。

  “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改革中的矛盾、發展中的問題,才能讓競爭更加公平、社會更為和諧,使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競相迸發,使改革紅利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徐漢明説。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從嚴必有法度。

  只有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從嚴管黨治黨,自身確立起嚴格的制度、嚴明的紀律,才能把黨建設好、管理好,讓黨始終成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靈魂和統帥。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才能確保各項黨內法規制度落地生根--

  2015年,30多名中管幹部被立案審查,40多名中管幹部因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共查處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8萬多起,處理9萬多人,近2萬人被點名道姓通報曝光。

  “全面依法治國與全面從嚴治黨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係。”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吳玉章説,全面依法治國要求全面從嚴治黨,作為一個組織,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開展活動;作為一個個個體,任何黨員,無論職位高低,都要遵守國家的法律,嚴格遵守黨的紀律。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全社會都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把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貫徹到治國理政的全過程、落實到改革發展的大棋局,法治才能成為中國前進的堅強保障,從而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

  穩中求進 擊楫中流--由法治之路邁向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新境界

  “‘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是從我國發展現實需要中得出來的,從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中得出來的,也是為推動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刻論述振聾發聵。

  全面依法治國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作為三大戰略舉措,共同服務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戰略目標。

  揚帆遠航的“中國號”巨輪,面對的並非潮平浪靜。能作為“壓艙石”的,是堅若磐石的法治。

  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戰階段、勝利在望,但仍存在亟待補齊的“短板”;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一係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凸顯,迫切需要“啃硬骨頭”“涉險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更為繁重艱巨……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加強法治建設。

  法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

  從設立國家憲法日、推行憲法宣誓制度,到建立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再到深入推進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司法責任制、司法人員職業保障、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4項改革……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當然包括到2020年初步建成法治中國的戰略目標。這既是全面小康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順利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法治保障。”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所長李林説。

  以法治保駕護航,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穩、破障闖關--

  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正式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依法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進一步保障公民權利;新環保法實施一年來查處違法排污企業5.1萬家,成為防止環境污染的“常規武器”……

  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一部部法規制度,與一項項改革相伴而行。在改革的“破”與法治的“立”中,在改革的“經”與法治的“緯”中,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路徑愈發清晰。

  堅持鮮明的法治導向,全面從嚴治黨沉穩通達、足音鏗鏘--

  當前,全黨持續開展法規制度宣傳教育,著力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制度意識、紀律意識,形成尊崇制度、遵守制度、捍衛制度的良好氛圍,堅持法規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規制度沒有特權、執行法規制度沒有例外。

  法治視野下的全面從嚴治黨,更加突出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更加重視提升管黨治黨的法治化水準,更加強調讓廣大黨員將法治內化于心、外踐于行。

  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法治正在凝聚起協調發展的強大合力,推動各項工作穩中有進、同頻共振。

  “要把全面依法治國放在‘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中來把握,深刻認識全面依法治國同其他3個‘全面’的關係,努力做到‘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的論述,進一步指明瞭前進方向。

  謀小康之業、揚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築執政之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必將為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繪就更加壯美的畫卷。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曉朋
相關新聞
  • 司改揚帆破浪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以來司法體制改革綜述
    公益訴訟改革只是司法體制改革的一個縮影。 健全司法運作機制化解“入口不暢”“責權不清”。 讓矛盾糾紛順利進入司法程式,是老百姓感受司法公平正義的第一步。 完善司法管轄體制杜絕“關係案”“人情案”。 被人們寄予厚望的巡回法庭開張,是撬動司法改革全局、優化司法職權配置的關鍵支點之一,也標誌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司法改革繼續向深水區邁進。 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對司法體制改革作出戰略部署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改革試點的框架性意見。 加強司法人員分類管理打破“人浮于事”“論資排輩”。 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等基礎性措施在司法體制改革中“牽一發動全身”,要堅持遵循司法規律和從中國國情出發相結合,著力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
    2015-07-03 21:09:51
  • 依法治國絕不容“因公違法違規”
    新華網北京6月28日電(記者王立彬)在土地審計中,審計署抽查的236個城市新區中,88個突破土地或城市規劃,152個佔用12.21萬公頃土地長期未用。 此次審計將減免、返還土地出讓收入作為一項重點調查內容。
    2015-06-28 18:38:03
  • 基本國策應成為依法治國“基本樣本”
    只有嚴格按法律、制度行使權力,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才能讓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成為依法治國的“基本樣本” 。
    2015-05-25 16:36:26
新聞評論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8111812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