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 正文
最新播報:

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黨的十八大以來擴大對外開放述評

2016年02月19日 22:55:03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19日電 人民日報2月20日署名文章: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

  ——黨的十八大以來擴大對外開放述評

  本報記者 王珂 許志峰 林麗鸝

  今天的中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擁抱世界。

  從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聚首北京雁棲湖畔到20國集團首腦相約杭州西子湖邊,從共建“一帶一路”贏得沿線國家紛紛點讚到中韓、中澳自貿協定落地生效,從上海、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如火如荼到北京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從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投入運轉,尤其是把開放作為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準確把握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和國際大勢,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布局的戰略高度,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維度,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強國,譜寫了中國與世界互利共贏的新篇章。

  新格局——

  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

  穿越30多年風雨歷程,中國對外開放波瀾壯闊。在開放中發展,成為中國把握戰略機遇,收獲輝煌成就的一大法寶。

  黨的十八大開啟了中國夢的新航程,中國經濟駛入一片充滿挑戰的全新海域:

  看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猶存,世界經濟長期面臨復蘇乏力的復雜情勢。貌似“感冒發燒”,實是身體機理出了問題,治愈並非日夕之功;

  看國內,長期快速增長之後,我國經濟發展進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化的新常態,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更為迫切。

  國內外新形勢下,如何定位開放在中國經濟中的坐標?全球化浪潮裏,怎樣通過開放實現中國與世界的互利共贏?

  “中國對外開放的力度將會越來越大。我們將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繼續從世界汲取發展動力,也讓中國發展更好惠及世界。”

  “中國將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

  “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護不會變,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不會變。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

  在國際國內多個場合,習近平總書記字字鏗鏘,為新時期對外開放指明新的方向和道路,向世界傳遞了中國更加積極主動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

  3年多來,中國對外開放鋪展出氣勢恢宏的新畫卷,吸引外資、對外投資、進出口貿易等領域千帆競發,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特色愈見明顯。

  這期間,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新棋局更趨成熟。

  開放政策、地理區位、發展基礎和要素稟賦的差異,造成我國對外開放“海強陸弱、東快西慢”特徵明顯。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高度,開放必須與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相結合,讓內陸沿邊跟上東部沿海的開放鼓點。

  去年底,《關于支援沿邊重點地區開發開放若幹政策措施的意見》出臺,推出提升貿易便利化水準、提高投資便利化水準、完善邊民互市貿易等擴大沿邊開放新舉措。受益于一係列政策“紅包”,中西部開放漸入佳境、迎頭趕上。

  步伐協調,不是讓沿海慢下來。去年4月,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同步挂牌。加上先行一步的上海,四大自貿試驗區由南到北培植中國改革開放新熱土,“不是政策洼地,而是開放高地”,進一步增強了東部沿海地區在開放中的引領作用。

  3年多來,由大轉強的對外貿易布局穩步推進。

  全球貿易“過冬”,山東青島“外貿品牌小鎮”卻是“暖春”。年關剛過,青島隱珠街道手推車産業園的車間裏,搬運車來回穿梭,生産線一派紅火。目前,當地手推車已形成産業集群,産值70億元以上,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手推車生産基地。“小産品做成大産業,得益于‘品牌戰’。”隱珠街道經貿中心主任劉國春説。

  作為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只有打造品牌和創新的新優勢,才能擺脫外貿“大而不強”的尷尬。十八大以來,我國外貿注重從數量規模向品質效益轉變,鼓勵傳統出口企業提高産品品質、完善行銷售後服務,大力推動高鐵、核電、工程機械等享有良好國際聲譽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出口,努力擴大文化、中醫藥和資訊服務等新興服務出口。

  數據可見一斑:2015年,我國“三自三高”産品出口增勢不減,鐵路機車、通信設備、船舶、航太航空等大型成套設備出口增速超過10%。服務進出口同比增長14.6%,電信、電腦和資訊等高附加值服務出口同比增長25%。

  3年多來,“引進來”與“走出去”基本平衡的雙向投資布局日漸完善。

  高水準引進來與大規模走出去,成為我國新時期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特徵。從“引資”到“選資”,從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深度互動,雙向投資日趨平衡、齊頭並進。

  “引進來”量質同升。放眼全球,我國利用外資無疑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引進外資規模再創新高。2015年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6.4%。外資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477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3%。

  “走出去”穩中有進。海爾股份公司54億美元收購通用電氣家電業務、大連萬達集團35億美元收購好萊塢傳奇影業……流量世界第三、存量世界第八,我國對外投資在帶動世界經濟增長、促進互利共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開拓——

  創新開放體制,改革釋放紅利

  家電巨頭惠而浦全球研發中心去年底花落安徽合肥。從制造到智造,惠而浦不斷加碼中國投資,並在中國打造最大的海外研發中心,彰顯了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擁有全球領先的消費市場和越來越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中國對外資展現出不同以往的新魅力。”惠而浦公司北亞區總裁恩裏科·齊托説。

  有人用“三明治”形容中國比較優勢的現狀:相比東南亞一些新興國家,中國勞動力、土地等傳統優勢逐漸弱化;相比歐美髮達國家,中國産品的創新和品牌優勢還沒有形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日子不好過。

  如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是培育和釋放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動力。要圍繞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突出問題的體制機制障礙,全面深化改革,增強改革意識,提高改革行動能力,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

  3年多來,中國從體制機制入手,主動適應國內外環境新變化和國內改革發展新要求,集中力量清理了一批“攔路虎”和“絆腳石”,加快完善對外貿易、雙向投資等開放新體制。

  優化市場環境,讓外資“進得來”。

  去年1月,《外國投資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現行對外商投資的逐案審批體制將取消,轉而採取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的外資管理方式,促進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

  去年,北京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聚焦科學技術、互聯網和資訊、文化教育、金融、商務和旅遊、健康醫療六大重點服務領域,降低或取消外資股權比例限制、部分或全部放寬經營資質和經營范圍限制。

  “到中國看一看,就能感受到全然不同的經濟活力。”亞馬遜中國總裁道格·葛説,更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法律環境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構成了中國對外資更可持續的吸引力。

  破除審批瓶頸,讓企業“出得去”。

  去年12月,匈牙利至塞爾維亞鐵路項目塞爾維亞段正式啟動,中國鐵路走出去取得又一重大成果。僅在2015年,中泰鐵路、雅萬高鐵等全部採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裝備的境外鐵路項目紛紛啟動,中國對外投資提速增效。

  “走出去”提速,得益于管理求創新。堅持開放,並不等于簡單重復。《境外投資管理辦法》2014年10月正式實施,新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確立“備案為主,核準為輔”的管理模式,並引入負面清單的管理制度,實現了98%的對外投資事項已不需要政府審核,對外投資效率大大提高。

  “走出去”提速,得益于服務更到位。《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中國對外投資合作發展報告》《國別投資經營障礙報告匯編》……商務部加強對企業開展對外投資合作的國別環境指導,完善對外投資合作資訊服務係統,為“走出去”營造更好的資訊服務環境。

  清理管理障礙,讓外貿“跑得快”。

  一臺液晶螢幕從我國江蘇運到德國經陸運原本要走25天,如今通過“蘇滿歐”班列陸運12天即可抵達。外貿要快跑,不僅需要火車跑得快,更要提高國際貨物檢驗檢疫的工作效率。蘇州和滿洲裏已實現了通關一體化,讓運輸時間縮短過半。

  今年2月,自動進口許可證無紙化通關范圍推廣至全國所有海關。相對于紙面證書,許可證電子證書重塑了通關流程,申請更方便快捷,簽發更公開透明,通關更順暢高效。企業問卷調查顯示,近98%的涉證企業表示滿意。

  跨境電商是外貿領域的新亮點。為破解跨境電商發展體制機制難題,進一步為跨境電商“松綁”,去年3月,杭州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工作。監管創新、金融扶持、信用管理等體制機制創新釋放“紅利”:截至去年11月底,杭州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從2014年不足2000萬美元快速增至30.4億美元。

  新擔當——

  立足互利共贏,貢獻中國智慧

  2013年9月和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

  “‘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用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

  “‘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將給地區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主旨演講,生動又深刻地闡述了“一帶一路”互利共贏的豐厚內涵,高瞻遠矚地描繪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壯麗圖景。

  共建“一帶一路”,得到沿線國家的熱烈呼應:“一帶一路”建設的願景與行動文件已經制定,亞投行和絲路基金順利啟動,一批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正在穩步推進……實踐證明,“一帶一路”倡議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提供了一個具有廣泛包容性的合作平臺,堪稱推動開放合作、促進和平發展的“中國方案”。

  責任與能力相對應,在國際社會也是如此。今天,我國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既是追求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題中之義,也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和擔當。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努力推動互利共贏的國際發展合作,成為推動構建平等公正、合作共贏國際經濟新秩序的中堅力量,展示了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的泱泱風范。

  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中國聲音更響亮。

  今年1月16日,57個創始成員國代表團團長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按下啟動鍵,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開業。作為全球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亞投行這艘大船開啟了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新路程。

  曾幾何時,全球經濟治理被發達國家壟斷。自1991年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成立後,國際多邊金融領域一直鮮有新生力量出現,發展中國家缺少發言權,全球經濟治理體係改革滯後于發展需要,亟須創新完善,與時俱進,保持活力。

  力推多哈談判、加快自貿區談判、人民幣“入籃”……中國通過扎扎實實的舉措,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中國力量和智慧,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係向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發展。

  應對全球性問題,中國身影不曾缺失。

  氣候變化,是一個新問題。中國拿出了方案、更做出了成績。中國同美國、法國、歐盟、印度、巴西相繼發表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宣布建立200億元人民幣的“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為世界樹立榜樣。

  消除貧困,是一個老問題。過去的30多年,中國7億貧困人口成功脫貧,2012年到2014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5221萬人,年均減少1740萬人,成為世界一致稱讚的中國故事。

  恐怖主義挑戰人類文明底線,成為全世界公敵。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同國際社會積極開展反恐合作,加大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力度,大力維護國際公共安全。

  對外援助工作,中國擔當贏得了尊重。

  “別人因埃博拉撤了,中國因埃博拉來了。”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爆發後,中國率先行動,對非洲兄弟伸出援手,向幾內亞、利比裏亞、塞拉利昂等非洲國家及國際組織派出大量傳染病專家和醫務人員,引領國際社會援非抗疫。“講信義、重感情”,非洲給中國打出了高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基因。2015年,中國向巴基斯坦、莫三比克、瓦努阿圖、智利等遭遇自然災害的21個國家提供多輪緊急人道主義救援……中國與世界同舟共濟,各國對此掌聲四起。

  中國已踏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徵途,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對外開放不會放慢節奏,更不會停下腳步,而是將不斷擴大深化,為中國和世界的發展源源注入強大正能量。

 

 

  ·堅定中國自信,邁向偉大復興——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開創新境界述評

  ·風帆高揚,向著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紀實

  ·為了讓所有群眾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黨的十八大以來扶貧開發工作成就啟示

  ·行穩致遠,駛向新航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成就綜述

  ·“壯士斷腕”打造發展新動能——黨的十八大以來推進簡政放權改革的啟示

點擊查看專題
點擊查看專題

[責任編輯: 孫廣見 ]

Copyright © 2000 - 201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

版權所有 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28735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