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感受治國理政新進步:全面小康,重在全面
2016-01-14 09:44:57 來源: 半月談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

  ——感受治國理政新進步④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決勝階段,而決勝的關鍵和重點,在于全面。

  自改革開放提出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以來,小康的內涵,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也不斷地在豐富。鄧小平曾這樣解釋小康:所謂小康,從國民生産總值來説,就是年每人平均達到800美元。其指向,主要在經濟層面,即希望老百姓普遍能夠吃飽肚子,達到“不窮不富,日子比較好過”的水準。應該説,這是當時人民群眾最大的企盼。到了世紀之交,人民生活總體上已達到小康水準,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黨的十六大、十七大都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具體目標。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八大又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準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並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從“解決溫飽”到“小康水準”,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發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動員令,小康的內涵在不斷豐富。這豐富的背後,是我們黨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回應人民呼聲的自覺與擔當。毫無疑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之下,單兵突進的方法論需要調整,“一美遮百醜”的心態也需要調整,協調發展、全面發展的任務比任何時候都要重。

  全面小康之“全面”,至少有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人群和地域上的全面,貧困人口、貧困地區成為工作重中之重,“先富帶動後富”的方針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二是領域上的全面,從主要側重經濟發展、人民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到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哪一方面都不能落下。

  對照這一要求,不足之處就是攻堅之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緊緊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存在的短板,在補齊短板上多用力。比如,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就是一個突出短板。此外,在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民生保障等方面也存在著一些明顯的短板。謀劃“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全力做好補齊短板這篇大文章,著力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平衡性。

  直面問題、攻堅克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政治品格和政治擔當,補短板則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方法論。按照部署,“十三五”時期,我國將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理念,在補齊短板上持續發力,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半月談網評論員 高遠至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馮文雅
新聞評論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亞投行迎來香港、加拿大等13個新成員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直擊空軍學員夜間飛行訓練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英國議會大廈附近發生襲擊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1128627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