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授權發布:關于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2015年03月17日 17:28:06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7日電

 關于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各位代表:

    受國務院委託,現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並請全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去年以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各地區各部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認真執行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批準的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扎實做好各方面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在新常態下保持總體平穩。計劃執行情況總體是好的。

    (一)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經濟保持平穩發展。創新完善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結構性調控,經濟運作處在合理區間。

    一是經濟增速平穩。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實施擴大消費的綜合性政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資訊、養老健康等服務消費快速發展。有效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啟動實施生態環保、清潔能源、農業水利等重大工程,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5.3%,民間投資佔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比重提高到64.1%。積極發揮出口的支撐作用,著力穩定出口、增加進口,以美元計價的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3.4%,在國際市場的份額繼續提升。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1.2%、48.5%和0.3%。國內生産總值達到63.6萬億元,增長7.4%。

    二是就業形勢穩定。堅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以改革促就業,以增長帶就業,以政策保就業,突出抓好大學生就業創業、城鎮失業人員和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城鎮新增就業132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4.09%。

    三是價格水準漲幅較低。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加強市場價格監管和反壟斷執法,查處價格違法案件2.5萬件,實施經濟處罰44.7億元。清理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合理收費,減輕企業負擔超過400億元。

    四是財政金融等風險總體可控。加強和規范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開展存量債務的清理甄別,推行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試點,強化風險評估預警。以産能過剩行業、地方政府性債務、民間借貸、互聯網金融等領域為重點,加強風險監測、評估和排查,防止出現區域性係統性金融風險。根據房地産市場形勢變化,及時調整完善住房金融政策,優化金融服務。

    (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激發市場活力。深入推進行政審批、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改革,加快教育、醫藥衛生等領域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一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深化。以投資和生産經營領域為重點,又取消和下放246項行政審批事項,提前完成減少1/3行政審批事項的目標任務。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進,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1293萬戶。

    二是財稅金融改革積極推進。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制定實施。營改增試點范圍擴大到鐵路運輸、郵政、電信等行業,煤炭資源稅由從量計徵改為從價計徵。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制定出臺。存款利率上浮區間擴大、期限檔次簡化。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拓寬,雙向波動彈性增強。有序放開金融機構市場準入,5家民營銀行獲準籌建。滬港通試點正式啟動。跨境貿易和投資人民幣結算規模增大。

    三是投資體制改革實現新突破。項目核準制度改革邁出重要步伐。再次修訂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國家部門層面核準項目兩年累計減少76%。外商投資項目由全面核準改為普遍備案和有限核準相結合,實行備案管理的超過95%。除敏感國家、敏感地區、敏感行業外,境外投資項目全部取消核準改為網上備案,核準項目佔比不到2%。精簡審批事項規范中介服務實行企業投資項目網上並聯核準制度的工作方案出臺。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制定實施。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積極推進。

    四是價格改革力度加大。放開了700多種醫保目錄內低價藥品、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電信業務資費等50項商品或服務價格。鐵路貨物運價改為政府指導價、實行上限管理,國鐵貨物統一運價再次提高。國內航線旅客運輸基準票價由政府審批改為由航空公司按照政府制定的定價規則自行確定。新疆棉花、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啟動。在深圳市和內蒙古西部電網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推行居民生活用水、用氣階梯價格,調整了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價格。

    五是國有企業改革探索推進。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意見出臺。中央企業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建設規范董事會等改革試點推出。國有企業兼並重組繼續推進。

    六是社會領域改革有序展開。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指導意見出臺並在中央和國家機關率先實施。信用體係建設規劃頒布實施,部門間信用資訊共用和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進一步健全。不動産統一登記制度建設取得重要進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積極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順利出臺。大部分省份建立了醫療保險省內異地就醫結算係統,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覆蓋50%以上的縣(市)。

    七是對外開放展現新局面。“一帶一路”戰略開始實施,周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積極推進,沿邊和內陸開放繼續擴大。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取得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利用外資品質提升、結構優化,非金融類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196億美元,增長1.7%,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比重提升到55.4%。著力推進國際産能合作與中國裝備“走出去”,鐵路、電力、通信、能源等“走出去”項目取得積極成果,非金融類境外直接投資1029億美元,增長14.1%。雙向投資並駕齊驅格局初步形成。

    (三)加快産業結構調整,大力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強政策引導,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一是自主創新有新突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與國內生産總值之比2.09%,企業研發經費支出佔全社會支出的比例超過76%。“天河二號”、超級雜交水稻、“嫦娥”工程、衛星應用、載人深潛等重大創新成果世人矚目。生物、智能制造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支線客機、移動互聯網、寬頻網絡設備等領域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産業化瓶頸,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迅速,微創新、眾創等創新創業模式蓬勃興起。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3%,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個百分點。

    二是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積極推進。企業技術改造深入展開。重點産業布局調整和産業轉移步伐加快。化解産能過剩有序展開,年初確定的15個重點行業淘汰落後産能任務完成,産能盲目擴張得到遏制。煤炭行業脫困取得階段性成效。

    三是服務業增長保持良好勢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産業融合發展,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出臺。第三産業(服務業)增加值30.7萬億元,增長8.1%,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達到48.2%,超過第二産業5.6個百分點。

    四是基礎産業和基礎設施快速發展。綜合交通運輸體係進一步完善,全國鐵路營業裏程和高速公路通車裏程雙雙突破11萬公里。新增7個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又有近3000萬個家庭實現光纖到戶。水電總裝機突破3億千瓦,頁岩氣、煤層氣和深海油氣勘探開發取得重大進展。規劃建設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已開工建設57項。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京津冀等地6000萬群眾喝上了長江水。

    (四)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邁出新的步伐。

    一是農業農村發展態勢良好。繼續加大“三農”投入,支援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農村承包耕地流轉比例達到30%左右。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總體規劃、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實施意見、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和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制定完成。糧食總産量達到6.07億噸,實現“十一連增”。肉蛋奶、果蔬魚等農副産品生産穩定。解決6600多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改造農村危房266萬戶,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232萬人。

    二是新型城鎮化積極穩妥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及戶籍制度改革、“三個1億人”實施方案等配套政策出臺實施,包括2個省和62個城市(鎮)的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啟動,城市規模劃分標準優化調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4.77%,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預計為36.7%。

   1 2 3 4 5 下一頁  

[責任編輯: 張樵蘇]
01002002157000000000000001110570111467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