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榮譽出品
總策劃:周錫生 本期策劃:楊新華 本期編輯:張雪花
  “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訛你,北大法律係給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敗訴了,北大替你賠償!”北大副校長吳志攀這段被稱為“撐腰體”的話經微博轉載後,隨即掀起一波造句行動,各個大學的版本先後誕生,各具本校特色,各地方版、各職業版的“撐腰體”也紛紛出現。“撐腰體”為什麼這樣紅?紅火的撐腰體能否扶得起“摔倒的道德”? …[詳細]
      “撐腰體”爆紅是善良觀念的集體蘇醒
  作為一種網絡流行語,“校長撐腰體”可謂切合了當下之需。時下,因攙扶老人被訛的事件,特別是女童被碾而路人漠視的事件,讓整個社會陷入了一種道德大討論、大反思之中。這種“為道德撐腰”的表態,有如此驚人的傳播效率,從一個側面折射著人們對社會美德的呼喚和渴求。 一些專家分析得很有道理,他們認為“撐腰體”實際上是“扶德體”,蘊含著“扶起道德”的意味。 …[詳細]
  且看看吳志攀的“撐腰體”寫了什麼內容,“鼓勵校友做好事,如果中間發生風險,比如扶起摔倒的老人被起訴,北大無償提供法律支援。如果敗訴要賠償,北大出20萬,多出的由校友募集支援。”在沒被大面積模倣之前,這段話談不上什麼文採,也很樸素,看不太出可以流行的趨勢。但它最終的流行,不在于字詞之間講不講究對仗或韻律,而在于它所表達出的鮮明觀點,這個觀點盡可以總結為一句話:想做好事就盡管大膽地去做,母校為你撐腰。換句話説,這個社會從只對“救人有風險”這個現象進行批判,轉到提出建議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中來了。 …[詳細]
      拯救滑坡的道德,要有誰來“撐腰”?
  從“最美媽媽”到“最帥交警”,再到“最美婆婆”……他們在危急關頭的壯舉,讓人們內心柔軟,在人們感嘆道德發炎的今天,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善在沉淀,它總在不經意之間浮出來。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並非公眾缺乏愛心,只是,大家擔心自己的善意付出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傷害。比如説,當我們看到年邁老人需要幫扶時,本該及時伸出熱情的雙手。然而,當善意得到的回報不是感激而是戕害時,善意將不可避免地消退甚至消失。當善意的付出屢屢為好心人帶來難堪,甚至是不幸的遭遇,並最終導致戒備心理完全壓倒善意,面對求助,面姓人人自危,“袖手旁觀”的尷尬就不可避免。 …[詳細]
  我們是要“扶起摔倒的道德”,以撫平我們因小悅悅事件而産生的心靈顫慄。可是我們該如何去攙扶呢?是借助國家立法還是公民覺悟,抑或是其他的什麼辦法?在筆者看來,立法當然有其積極的意義,但是依靠量化的立法來規范不可量化的道德,還需慎重;依靠公民自覺來重塑全民對道德的崇尚,雖然可行但無疑收效緩慢。依靠社會力量“為道德撐腰”不失為第三條路徑,而且影響和效果也很明顯。在這樣的路徑下,道德有了社會力量的靠山,個體沒有了行善的後顧之憂,自然可以“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 …[詳細]
      支援“撐腰體”,也期待“實質救濟”
  “撐腰體”微博走紅,道出了公眾的希望。假如社會的各行各業都能為“自家人”見義勇為撐腰,可以想像,在倒地的老人、孩子面前,大多數人的道德和良心也容易完成自我救贖。但問題是,各行各業中的大小組織能不能主動“向善”、長期堅持而不計成本?這是需要斟酌思量的。有消息稱,日前廣東省總工會提出將為見義勇為職工提供免費法律援助。事實上,廣東工會法律援助見義勇為也是“撐腰體”,其實許多政府部門比工會和大學校長更應該有發言權和實際作為能力,尤其是人大和司法體係;讓公眾“飄蕩”的向善心能夠“落地”,恐怕還需建立一個救助基金,作為見義勇為者的堅強經濟後盾。由此,無論是工人、農民還是學生,各行各業在法律支援和經濟後盾的支撐下,誰會拒絕挺直腰桿做一個有良心的人? …[詳細]
  “撐腰體”的橫空出世,可以救濟我們的社會責任與傳統美德嗎?顯然,這個需要實踐的證明。而我們可以確信的是,如果“撐腰體”後無實質的救濟,沒有切實可行與操作到位的現實保障,只是華麗與博人一笑的調侃的話,只是道德層面與公理意義上的呼吁的話,那麼,“撐腰體”依然無解于“扶老恐懼症”。 …[詳細]
投票與調查
擴展閱讀
· “校長撐腰體”構築愛心籬笆
· “撐腰體”走紅,道德不會被閃住腰
高校民調:老人摔倒該不該扶
見死不救立法懲治?
話中音
  社會個體有踐行道德與良知的責任,也應該有“不因踐行道德與良知而蒙受損失”的保障。只有在平等的社會杠桿下,個體的義舉才能形成整體的善風。
光明日報
  總有一種感動讓人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善良讓人心底生暖。只要每個人都默默堅守善,假惡醜生存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少。
濟南日報
  “娛樂”也好,建議也罷,“撐腰體”會像其他網絡文體一樣,熱鬧一陣之後被逐漸淡忘,但希望這個語體的創造者、模倣者和傳播者們,都記得自己這個或沉重或隨口言説的承諾,在有符合條件需要幫助的人出現時,能夠盡自己所能弘揚善行、傳遞善意。
中國青年報
  在人們為“扶老恐懼症”及道德滑坡感到悲哀的當下,“撐腰體”的橫空出世,如一縷溫暖的陽光帶給人們一種心靈的慰藉與希望,它讓我們看到掩藏在“冷漠”背後的人心的善良與柔軟。誠然!“撐腰”輿論環境的營建對“臨危向善”的心來説,是一種激勵一種力量,但僅靠盛行的“撐腰體”就可以救濟我們“摔倒”的道德嗎?如果“撐腰體”後無實質的救濟,沒有切實可行與操作到位的現實保障,不能為公眾切實解除行善的後顧之憂,公眾“飄蕩”的向善心是否能夠“落地”,依然是一個問號。
網友互動 點擊進入論壇討論  歡迎網友提供熱點話題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查看評論
往期話題
別讓樓市降價風波幹擾了調控
“撐腰體”為什麼這樣紅
北上廣:為何逃來逃去
美媒為何對"佔領華爾街"選擇性失明
汽車三包立法聽證 何日能出臺?
紀委幹部"劍走偏鋒"式維權折射了什麼?
如何化解“淘寶糾紛”
別讓制度壟斷制造“油荒”
誠信建設需要政府引領風氣之先
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