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7日,當地供電部門工作人員在寧夏吳忠市同心縣河西鎮旱天嶺村進行“煤改電”配套供電工程施工。
近年來,位於寧夏中部乾旱帶的吳忠市同心縣積極推進鄉村清潔供暖項目,通過農村清潔取暖改造工程和“煤改電”配套供電工程,讓2.8萬戶農戶實現清潔取暖。據了解,“十四五”以來,同心縣清潔取暖覆蓋率較“十三五”末提升37個百分點,PM2.5、二氧化硫濃度持續下降,實現溫暖過冬與藍天保衛的雙重效益。
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pagebreak

11月27日,寧夏吳忠市同心縣豫海鎮園藝村,村民用手機調節空氣能採暖設備的水溫。
近年來,位於寧夏中部乾旱帶的吳忠市同心縣積極推進鄉村清潔供暖項目,通過農村清潔取暖改造工程和“煤改電”配套供電工程,讓2.8萬戶農戶實現清潔取暖。據了解,“十四五”以來,同心縣清潔取暖覆蓋率較“十三五”末提升37個百分點,PM2.5、二氧化硫濃度持續下降,實現溫暖過冬與藍天保衛的雙重效益。
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pagebreak

這是11月27日拍攝的寧夏吳忠市同心縣豫海鎮園藝村一戶村民家中景象,該村民家中今年實施了清潔取暖改造。
近年來,位於寧夏中部乾旱帶的吳忠市同心縣積極推進鄉村清潔供暖項目,通過農村清潔取暖改造工程和“煤改電”配套供電工程,讓2.8萬戶農戶實現清潔取暖。據了解,“十四五”以來,同心縣清潔取暖覆蓋率較“十三五”末提升37個百分點,PM2.5、二氧化硫濃度持續下降,實現溫暖過冬與藍天保衛的雙重效益。
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pagebreak

11月27日,當地供電部門工作人員在寧夏吳忠市同心縣河西鎮旱天嶺村進行“煤改電”配套供電工程施工(無人機照片)。
近年來,位於寧夏中部乾旱帶的吳忠市同心縣積極推進鄉村清潔供暖項目,通過農村清潔取暖改造工程和“煤改電”配套供電工程,讓2.8萬戶農戶實現清潔取暖。據了解,“十四五”以來,同心縣清潔取暖覆蓋率較“十三五”末提升37個百分點,PM2.5、二氧化硫濃度持續下降,實現溫暖過冬與藍天保衛的雙重效益。
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pagebreak

這是11月27日在寧夏吳忠市同心縣豫海鎮園藝村拍攝的一戶村民家的空氣能採暖設備外機。
近年來,位於寧夏中部乾旱帶的吳忠市同心縣積極推進鄉村清潔供暖項目,通過農村清潔取暖改造工程和“煤改電”配套供電工程,讓2.8萬戶農戶實現清潔取暖。據了解,“十四五”以來,同心縣清潔取暖覆蓋率較“十三五”末提升37個百分點,PM2.5、二氧化硫濃度持續下降,實現溫暖過冬與藍天保衛的雙重效益。
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pagebreak

這是11月27日拍攝的寧夏吳忠市同心縣豫海鎮園藝村,當地近40%的農戶完成了清潔取暖改造(無人機照片)。
近年來,位於寧夏中部乾旱帶的吳忠市同心縣積極推進鄉村清潔供暖項目,通過農村清潔取暖改造工程和“煤改電”配套供電工程,讓2.8萬戶農戶實現清潔取暖。據了解,“十四五”以來,同心縣清潔取暖覆蓋率較“十三五”末提升37個百分點,PM2.5、二氧化硫濃度持續下降,實現溫暖過冬與藍天保衛的雙重效益。
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