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軍林(右)在南京市江北新區頂山街道的“太陽花殘疾人之家”與一名殘障人士打招呼(11月26日攝)。
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的“太陽花殘疾人之家”,身患小兒麻痹症的朱軍林用了十多年時間,幫助千余名殘障人士實現就業,走出了一條從受助到助人的閃光之路。
1984年,4歲的朱軍林不幸罹患小兒麻痹症,但她未向命運屈服,一路讀書、就業、創業,自立自強。
為了幫助帶動更多殘障人士走出家門、自食其力,朱軍林2013年在南京市創辦“太陽花殘疾人之家”。她搖着輪椅走訪殘障人士群體,用親身經歷鼓勵大家重拾信心,融入社會。
近年來,朱軍林和團隊為殘障人士群體提供就業培訓、康復、照料等服務,並和企業合作,開辦快遞驛站、紡織車間和互聯網直播間等,幫助殘障人士實現就近、居家就業。
2025年,朱軍林倡導的南京市首家高標準“無障礙快捷酒店”開業,從平緩坡道到低位服務台,再到客房裏的各種智能輔具,每一個無障礙設施細節都由她反復調試測量。
“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是朱軍林堅守的承諾。這位輪椅上的助殘“引路人”,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更多殘障人士點亮就業之路。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pagebreak

朱軍林(右一)在“太陽花殘疾人之家”和殘障人士一起剝毛豆,進行“生活技能訓練”,更好地幫助殘障人士融入日常生活(11月26日攝)。
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的“太陽花殘疾人之家”,身患小兒麻痹症的朱軍林用了十多年時間,幫助千余名殘障人士實現就業,走出了一條從受助到助人的閃光之路。
1984年,4歲的朱軍林不幸罹患小兒麻痹症,但她未向命運屈服,一路讀書、就業、創業,自立自強。
為了幫助帶動更多殘障人士走出家門、自食其力,朱軍林2013年在南京市創辦“太陽花殘疾人之家”。她搖着輪椅走訪殘障人士群體,用親身經歷鼓勵大家重拾信心,融入社會。
近年來,朱軍林和團隊為殘障人士群體提供就業培訓、康復、照料等服務,並和企業合作,開辦快遞驛站、紡織車間和互聯網直播間等,幫助殘障人士實現就近、居家就業。
2025年,朱軍林倡導的南京市首家高標準“無障礙快捷酒店”開業,從平緩坡道到低位服務台,再到客房裏的各種智能輔具,每一個無障礙設施細節都由她反復調試測量。
“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是朱軍林堅守的承諾。這位輪椅上的助殘“引路人”,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更多殘障人士點亮就業之路。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pagebreak

朱軍林(上排右一)在南京市江北新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參加助殘活動,與殘疾人一起排練節目(11月25日攝)。
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的“太陽花殘疾人之家”,身患小兒麻痹症的朱軍林用了十多年時間,幫助千余名殘障人士實現就業,走出了一條從受助到助人的閃光之路。
1984年,4歲的朱軍林不幸罹患小兒麻痹症,但她未向命運屈服,一路讀書、就業、創業,自立自強。
為了幫助帶動更多殘障人士走出家門、自食其力,朱軍林2013年在南京市創辦“太陽花殘疾人之家”。她搖着輪椅走訪殘障人士群體,用親身經歷鼓勵大家重拾信心,融入社會。
近年來,朱軍林和團隊為殘障人士群體提供就業培訓、康復、照料等服務,並和企業合作,開辦快遞驛站、紡織車間和互聯網直播間等,幫助殘障人士實現就近、居家就業。
2025年,朱軍林倡導的南京市首家高標準“無障礙快捷酒店”開業,從平緩坡道到低位服務台,再到客房裏的各種智能輔具,每一個無障礙設施細節都由她反復調試測量。
“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是朱軍林堅守的承諾。這位輪椅上的助殘“引路人”,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更多殘障人士點亮就業之路。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pagebreak

朱軍林在她倡導打造的“無障礙快捷酒店”內,向記者介紹衞生間內的各種無障礙設施(11月26日攝)。
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的“太陽花殘疾人之家”,身患小兒麻痹症的朱軍林用了十多年時間,幫助千余名殘障人士實現就業,走出了一條從受助到助人的閃光之路。
1984年,4歲的朱軍林不幸罹患小兒麻痹症,但她未向命運屈服,一路讀書、就業、創業,自立自強。
為了幫助帶動更多殘障人士走出家門、自食其力,朱軍林2013年在南京市創辦“太陽花殘疾人之家”。她搖着輪椅走訪殘障人士群體,用親身經歷鼓勵大家重拾信心,融入社會。
近年來,朱軍林和團隊為殘障人士群體提供就業培訓、康復、照料等服務,並和企業合作,開辦快遞驛站、紡織車間和互聯網直播間等,幫助殘障人士實現就近、居家就業。
2025年,朱軍林倡導的南京市首家高標準“無障礙快捷酒店”開業,從平緩坡道到低位服務台,再到客房裏的各種智能輔具,每一個無障礙設施細節都由她反復調試測量。
“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是朱軍林堅守的承諾。這位輪椅上的助殘“引路人”,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更多殘障人士點亮就業之路。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pagebreak

朱軍林在位於南京市江北新區頂山街道的“太陽花殘疾人之家”展示她為殘障人士定制的“社區家庭模式”(11月26日攝)。
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的“太陽花殘疾人之家”,身患小兒麻痹症的朱軍林用了十多年時間,幫助千余名殘障人士實現就業,走出了一條從受助到助人的閃光之路。
1984年,4歲的朱軍林不幸罹患小兒麻痹症,但她未向命運屈服,一路讀書、就業、創業,自立自強。
為了幫助帶動更多殘障人士走出家門、自食其力,朱軍林2013年在南京市創辦“太陽花殘疾人之家”。她搖着輪椅走訪殘障人士群體,用親身經歷鼓勵大家重拾信心,融入社會。
近年來,朱軍林和團隊為殘障人士群體提供就業培訓、康復、照料等服務,並和企業合作,開辦快遞驛站、紡織車間和互聯網直播間等,幫助殘障人士實現就近、居家就業。
2025年,朱軍林倡導的南京市首家高標準“無障礙快捷酒店”開業,從平緩坡道到低位服務台,再到客房裏的各種智能輔具,每一個無障礙設施細節都由她反復調試測量。
“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是朱軍林堅守的承諾。這位輪椅上的助殘“引路人”,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更多殘障人士點亮就業之路。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pagebreak

朱軍林(前排中)作為南京市江北新區“陽光小北”宣講團的成員參加殘疾人奮鬥故事校園宣講活動(11月27日攝)。
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的“太陽花殘疾人之家”,身患小兒麻痹症的朱軍林用了十多年時間,幫助千余名殘障人士實現就業,走出了一條從受助到助人的閃光之路。
1984年,4歲的朱軍林不幸罹患小兒麻痹症,但她未向命運屈服,一路讀書、就業、創業,自立自強。
為了幫助帶動更多殘障人士走出家門、自食其力,朱軍林2013年在南京市創辦“太陽花殘疾人之家”。她搖着輪椅走訪殘障人士群體,用親身經歷鼓勵大家重拾信心,融入社會。
近年來,朱軍林和團隊為殘障人士群體提供就業培訓、康復、照料等服務,並和企業合作,開辦快遞驛站、紡織車間和互聯網直播間等,幫助殘障人士實現就近、居家就業。
2025年,朱軍林倡導的南京市首家高標準“無障礙快捷酒店”開業,從平緩坡道到低位服務台,再到客房裏的各種智能輔具,每一個無障礙設施細節都由她反復調試測量。
“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是朱軍林堅守的承諾。這位輪椅上的助殘“引路人”,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更多殘障人士點亮就業之路。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pagebreak

朱軍林作為南京市江北新區“陽光小北”宣講團的成員參加殘疾人奮鬥故事校園宣講活動(11月27日攝)。
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的“太陽花殘疾人之家”,身患小兒麻痹症的朱軍林用了十多年時間,幫助千余名殘障人士實現就業,走出了一條從受助到助人的閃光之路。
1984年,4歲的朱軍林不幸罹患小兒麻痹症,但她未向命運屈服,一路讀書、就業、創業,自立自強。
為了幫助帶動更多殘障人士走出家門、自食其力,朱軍林2013年在南京市創辦“太陽花殘疾人之家”。她搖着輪椅走訪殘障人士群體,用親身經歷鼓勵大家重拾信心,融入社會。
近年來,朱軍林和團隊為殘障人士群體提供就業培訓、康復、照料等服務,並和企業合作,開辦快遞驛站、紡織車間和互聯網直播間等,幫助殘障人士實現就近、居家就業。
2025年,朱軍林倡導的南京市首家高標準“無障礙快捷酒店”開業,從平緩坡道到低位服務台,再到客房裏的各種智能輔具,每一個無障礙設施細節都由她反復調試測量。
“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是朱軍林堅守的承諾。這位輪椅上的助殘“引路人”,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更多殘障人士點亮就業之路。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pagebreak

朱軍林(右)在南京市殘疾人就業管理中心進行殘疾人奮鬥故事校園宣講活動排練,她要把自己的奮鬥故事告訴更多人(11月25日攝)。
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的“太陽花殘疾人之家”,身患小兒麻痹症的朱軍林用了十多年時間,幫助千余名殘障人士實現就業,走出了一條從受助到助人的閃光之路。
1984年,4歲的朱軍林不幸罹患小兒麻痹症,但她未向命運屈服,一路讀書、就業、創業,自立自強。
為了幫助帶動更多殘障人士走出家門、自食其力,朱軍林2013年在南京市創辦“太陽花殘疾人之家”。她搖着輪椅走訪殘障人士群體,用親身經歷鼓勵大家重拾信心,融入社會。
近年來,朱軍林和團隊為殘障人士群體提供就業培訓、康復、照料等服務,並和企業合作,開辦快遞驛站、紡織車間和互聯網直播間等,幫助殘障人士實現就近、居家就業。
2025年,朱軍林倡導的南京市首家高標準“無障礙快捷酒店”開業,從平緩坡道到低位服務台,再到客房裏的各種智能輔具,每一個無障礙設施細節都由她反復調試測量。
“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是朱軍林堅守的承諾。這位輪椅上的助殘“引路人”,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更多殘障人士點亮就業之路。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pagebreak

朱軍林(左)來到南京市江北新區大廠街道參加助殘活動,與殘障人士一起直播,展銷殘障人士製作的擺件(11月25日攝)。
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的“太陽花殘疾人之家”,身患小兒麻痹症的朱軍林用了十多年時間,幫助千余名殘障人士實現就業,走出了一條從受助到助人的閃光之路。
1984年,4歲的朱軍林不幸罹患小兒麻痹症,但她未向命運屈服,一路讀書、就業、創業,自立自強。
為了幫助帶動更多殘障人士走出家門、自食其力,朱軍林2013年在南京市創辦“太陽花殘疾人之家”。她搖着輪椅走訪殘障人士群體,用親身經歷鼓勵大家重拾信心,融入社會。
近年來,朱軍林和團隊為殘障人士群體提供就業培訓、康復、照料等服務,並和企業合作,開辦快遞驛站、紡織車間和互聯網直播間等,幫助殘障人士實現就近、居家就業。
2025年,朱軍林倡導的南京市首家高標準“無障礙快捷酒店”開業,從平緩坡道到低位服務台,再到客房裏的各種智能輔具,每一個無障礙設施細節都由她反復調試測量。
“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是朱軍林堅守的承諾。這位輪椅上的助殘“引路人”,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更多殘障人士點亮就業之路。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pagebreak

朱軍林(中)在南京市江北新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與殘障人士一起交流工藝品銷售情況(11月25日攝)。
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的“太陽花殘疾人之家”,身患小兒麻痹症的朱軍林用了十多年時間,幫助千余名殘障人士實現就業,走出了一條從受助到助人的閃光之路。
1984年,4歲的朱軍林不幸罹患小兒麻痹症,但她未向命運屈服,一路讀書、就業、創業,自立自強。
為了幫助帶動更多殘障人士走出家門、自食其力,朱軍林2013年在南京市創辦“太陽花殘疾人之家”。她搖着輪椅走訪殘障人士群體,用親身經歷鼓勵大家重拾信心,融入社會。
近年來,朱軍林和團隊為殘障人士群體提供就業培訓、康復、照料等服務,並和企業合作,開辦快遞驛站、紡織車間和互聯網直播間等,幫助殘障人士實現就近、居家就業。
2025年,朱軍林倡導的南京市首家高標準“無障礙快捷酒店”開業,從平緩坡道到低位服務台,再到客房裏的各種智能輔具,每一個無障礙設施細節都由她反復調試測量。
“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是朱軍林堅守的承諾。這位輪椅上的助殘“引路人”,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更多殘障人士點亮就業之路。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pagebreak

朱軍林(左)在其協助開設的快遞驛站內,與獲得就業機會的殘障人士交流工作情況(11月26日攝)。
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的“太陽花殘疾人之家”,身患小兒麻痹症的朱軍林用了十多年時間,幫助千余名殘障人士實現就業,走出了一條從受助到助人的閃光之路。
1984年,4歲的朱軍林不幸罹患小兒麻痹症,但她未向命運屈服,一路讀書、就業、創業,自立自強。
為了幫助帶動更多殘障人士走出家門、自食其力,朱軍林2013年在南京市創辦“太陽花殘疾人之家”。她搖着輪椅走訪殘障人士群體,用親身經歷鼓勵大家重拾信心,融入社會。
近年來,朱軍林和團隊為殘障人士群體提供就業培訓、康復、照料等服務,並和企業合作,開辦快遞驛站、紡織車間和互聯網直播間等,幫助殘障人士實現就近、居家就業。
2025年,朱軍林倡導的南京市首家高標準“無障礙快捷酒店”開業,從平緩坡道到低位服務台,再到客房裏的各種智能輔具,每一個無障礙設施細節都由她反復調試測量。
“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是朱軍林堅守的承諾。這位輪椅上的助殘“引路人”,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更多殘障人士點亮就業之路。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pagebreak

朱軍林(右)走訪一名在“無障礙快捷酒店”就業的殘障人士,詢問工作情況(11月26日攝)。
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的“太陽花殘疾人之家”,身患小兒麻痹症的朱軍林用了十多年時間,幫助千余名殘障人士實現就業,走出了一條從受助到助人的閃光之路。
1984年,4歲的朱軍林不幸罹患小兒麻痹症,但她未向命運屈服,一路讀書、就業、創業,自立自強。
為了幫助帶動更多殘障人士走出家門、自食其力,朱軍林2013年在南京市創辦“太陽花殘疾人之家”。她搖着輪椅走訪殘障人士群體,用親身經歷鼓勵大家重拾信心,融入社會。
近年來,朱軍林和團隊為殘障人士群體提供就業培訓、康復、照料等服務,並和企業合作,開辦快遞驛站、紡織車間和互聯網直播間等,幫助殘障人士實現就近、居家就業。
2025年,朱軍林倡導的南京市首家高標準“無障礙快捷酒店”開業,從平緩坡道到低位服務台,再到客房裏的各種智能輔具,每一個無障礙設施細節都由她反復調試測量。
“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是朱軍林堅守的承諾。這位輪椅上的助殘“引路人”,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更多殘障人士點亮就業之路。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pagebreak

在朱軍林倡導打造的“無障礙快捷酒店”內,獲得就業機會的殘障人士清潔客房內的無障礙衞生間(11月26日攝)。
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的“太陽花殘疾人之家”,身患小兒麻痹症的朱軍林用了十多年時間,幫助千余名殘障人士實現就業,走出了一條從受助到助人的閃光之路。
1984年,4歲的朱軍林不幸罹患小兒麻痹症,但她未向命運屈服,一路讀書、就業、創業,自立自強。
為了幫助帶動更多殘障人士走出家門、自食其力,朱軍林2013年在南京市創辦“太陽花殘疾人之家”。她搖着輪椅走訪殘障人士群體,用親身經歷鼓勵大家重拾信心,融入社會。
近年來,朱軍林和團隊為殘障人士群體提供就業培訓、康復、照料等服務,並和企業合作,開辦快遞驛站、紡織車間和互聯網直播間等,幫助殘障人士實現就近、居家就業。
2025年,朱軍林倡導的南京市首家高標準“無障礙快捷酒店”開業,從平緩坡道到低位服務台,再到客房裏的各種智能輔具,每一個無障礙設施細節都由她反復調試測量。
“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是朱軍林堅守的承諾。這位輪椅上的助殘“引路人”,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更多殘障人士點亮就業之路。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pagebreak

在朱軍林倡導打造的“無障礙快捷酒店”內,工作人員整理無障礙服務台(11月26日攝)。
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的“太陽花殘疾人之家”,身患小兒麻痹症的朱軍林用了十多年時間,幫助千余名殘障人士實現就業,走出了一條從受助到助人的閃光之路。
1984年,4歲的朱軍林不幸罹患小兒麻痹症,但她未向命運屈服,一路讀書、就業、創業,自立自強。
為了幫助帶動更多殘障人士走出家門、自食其力,朱軍林2013年在南京市創辦“太陽花殘疾人之家”。她搖着輪椅走訪殘障人士群體,用親身經歷鼓勵大家重拾信心,融入社會。
近年來,朱軍林和團隊為殘障人士群體提供就業培訓、康復、照料等服務,並和企業合作,開辦快遞驛站、紡織車間和互聯網直播間等,幫助殘障人士實現就近、居家就業。
2025年,朱軍林倡導的南京市首家高標準“無障礙快捷酒店”開業,從平緩坡道到低位服務台,再到客房裏的各種智能輔具,每一個無障礙設施細節都由她反復調試測量。
“用生命影響生命”——這是朱軍林堅守的承諾。這位輪椅上的助殘“引路人”,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更多殘障人士點亮就業之路。
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