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意中國丨農曆九月-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1/16 12:36:25
來源:新華網

詩意中國丨農曆九月

字體:

  10月29日重陽節,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洱源縣第一幼兒園的小朋友為長輩送上重陽糕。

  農曆九月初九是傳統節日重陽節。古人認為,“九”為陽數之極,此時月日皆逢九,故曰“重陽”。唐代詩人王維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描繪此時心境:“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自古就有佩戴茱萸、飲菊花酒、登高祈福等習俗,如今更是一個傳承尊老敬老文化的節日。

  新華社發(羅新才攝)pagebreak

  10月29日重陽節,人們來到江蘇省南通市的狼山登高祈福(無人機照片)。

  農曆九月初九是傳統節日重陽節。古人認為,“九”為陽數之極,此時月日皆逢九,故曰“重陽”。唐代詩人王維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描繪此時心境:“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自古就有佩戴茱萸、飲菊花酒、登高祈福等習俗,如今更是一個傳承尊老敬老文化的節日。

  新華社發(翟慧勇攝)pagebreak

  10月29日重陽節,廣西南丹縣群眾按照傳統習俗在樹木上懸挂福壽帶。

  農曆九月初九是傳統節日重陽節。古人認為,“九”為陽數之極,此時月日皆逢九,故曰“重陽”。唐代詩人王維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描繪此時心境:“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自古就有佩戴茱萸、飲菊花酒、登高祈福等習俗,如今更是一個傳承尊老敬老文化的節日。

  新華社發(高東風攝)pagebreak

  10月29日重陽節,老人們在湖北省秭歸縣兩河口鎮太坪村參加長壽宴(無人機照片)。

  農曆九月初九是傳統節日重陽節。古人認為,“九”為陽數之極,此時月日皆逢九,故曰“重陽”。唐代詩人王維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描繪此時心境:“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自古就有佩戴茱萸、飲菊花酒、登高祈福等習俗,如今更是一個傳承尊老敬老文化的節日。

  新華社發(王罡攝)pagebreak

  10月2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黃龍溪鎮,演員為參加“長壽壩壩宴”的老人表演舞獅,迎接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是傳統節日重陽節。古人認為,“九”為陽數之極,此時月日皆逢九,故曰“重陽”。唐代詩人王維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描繪此時心境:“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自古就有佩戴茱萸、飲菊花酒、登高祈福等習俗,如今更是一個傳承尊老敬老文化的節日。

  新華社發(李向雨攝)pagebreak

  10月28日重陽節前夕,在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第四幼兒園,老師指導小朋友學習製作重陽菊花茶。

  農曆九月初九是傳統節日重陽節。古人認為,“九”為陽數之極,此時月日皆逢九,故曰“重陽”。唐代詩人王維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描繪此時心境:“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自古就有佩戴茱萸、飲菊花酒、登高祈福等習俗,如今更是一個傳承尊老敬老文化的節日。

  新華社發(程學虎攝)pagebreak

  10月28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新安鎮舍北村,老人和學生一起製作茱萸香囊,迎接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是傳統節日重陽節。古人認為,“九”為陽數之極,此時月日皆逢九,故曰“重陽”。唐代詩人王維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描繪此時心境:“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自古就有佩戴茱萸、飲菊花酒、登高祈福等習俗,如今更是一個傳承尊老敬老文化的節日。

  新華社發(姚海翔攝)pagebreak

  10月27日,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的一家養老院,老人們製作茱萸香囊,迎接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是傳統節日重陽節。古人認為,“九”為陽數之極,此時月日皆逢九,故曰“重陽”。唐代詩人王維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描繪此時心境:“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自古就有佩戴茱萸、飲菊花酒、登高祈福等習俗,如今更是一個傳承尊老敬老文化的節日。

  新華社發(陳暐攝)pagebreak

  10月22日,在江蘇省連雲港市墟溝街道棲霞社區開展的“菊香糕甜賀重陽”活動中,社區工作人員為老人送上重陽糕。

  農曆九月初九是傳統節日重陽節。古人認為,“九”為陽數之極,此時月日皆逢九,故曰“重陽”。唐代詩人王維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描繪此時心境:“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自古就有佩戴茱萸、飲菊花酒、登高祈福等習俗,如今更是一個傳承尊老敬老文化的節日。

  新華社發(王健民攝)pagebreak

  10月25日,人們在山東省鄒平市長山鎮一菊花園裏賞花拍照(無人機照片)。

  農曆九月,又稱菊月。“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唐代黃巢用詩描繪九月菊花盛開、滿城金黃的美景。各類各色菊花競相開放,是人們鍾愛的秋季景象。如今,菊花産業更成為不少地區鄉村振興和群眾致富的重要渠道。

  新華社發(董乃德攝)pagebreak

  11月6日,人們在江蘇泰州興化市千垛景區賞菊游玩(無人機照片)。

  農曆九月,又稱菊月。“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唐代黃巢用詩描繪九月菊花盛開、滿城金黃的美景。各類各色菊花競相開放,是人們鍾愛的秋季景象。如今,菊花産業更成為不少地區鄉村振興和群眾致富的重要渠道。

  新華社發(湯德宏攝)pagebreak

  11月10日,人們在江蘇揚州個園景區“菊隱個園,四時閒趣”為主題的精品菊展上賞菊游玩。

  農曆九月,又稱菊月。“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唐代黃巢用詩描繪九月菊花盛開、滿城金黃的美景。各類各色菊花競相開放,是人們鍾愛的秋季景象。如今,菊花産業更成為不少地區鄉村振興和群眾致富的重要渠道。

  新華社發(齊立廣攝)pagebreak

  10月25日,人們在河南省開封市舉行的以“菊韻宋風,大美中國”為主題的中國第十五屆菊花展覽會主會場龍亭景區觀賞菊花。

  農曆九月,又稱菊月。“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唐代黃巢用詩描繪九月菊花盛開、滿城金黃的美景。各類各色菊花競相開放,是人們鍾愛的秋季景象。如今,菊花産業更成為不少地區鄉村振興和群眾致富的重要渠道。

  新華社發(張子斌攝)pagebreak

  11月3日,在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黃堡鎮黃堡村菊花種植基地,村民在翻曬菊花。

  農曆九月,又稱菊月。“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唐代黃巢用詩描繪九月菊花盛開、滿城金黃的美景。各類各色菊花競相開放,是人們鍾愛的秋季景象。如今,菊花産業更成為不少地區鄉村振興和群眾致富的重要渠道。

  新華社發(楊韜攝)pagebreak

  11月3日,在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黃堡鎮黃堡村菊花種植基地,村民展示採摘的金絲皇菊。

  農曆九月,又稱菊月。“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唐代黃巢用詩描繪九月菊花盛開、滿城金黃的美景。各類各色菊花競相開放,是人們鍾愛的秋季景象。如今,菊花産業更成為不少地區鄉村振興和群眾致富的重要渠道。

  新華社發(楊韜攝)pagebreak

  11月5日,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黃莊鎮西林肇村農民在採摘懷菊花。

  農曆九月,又稱菊月。“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唐代黃巢用詩描繪九月菊花盛開、滿城金黃的美景。各類各色菊花競相開放,是人們鍾愛的秋季景象。如今,菊花産業更成為不少地區鄉村振興和群眾致富的重要渠道。

  新華社發(徐宏星攝)pagebreak

  10月28日,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溪頭鎮桃源村農民採摘金絲皇菊。

  農曆九月,又稱菊月。“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唐代黃巢用詩描繪九月菊花盛開、滿城金黃的美景。各類各色菊花競相開放,是人們鍾愛的秋季景象。如今,菊花産業更成為不少地區鄉村振興和群眾致富的重要渠道。

  新華社發(施亞磊攝)pagebreak

  10月24日,在黑龍江省密山市的興凱湖湖崗上,一輛汽車從色彩斑斕的林蔭道中駛過。

  農曆九月正值深秋時節,草木變了顏色,大自然把最絢爛的色彩留給了這個季節。略帶寒意的秋風中,飛舞的各色落葉是此時最浪漫的景致。明朝孫承恩在《九月》一詩中,用“天上繁霜降,人間秋色深”點明此時季節特點。

  新華社發(黃永興攝)pagebreak

  11月4日,一名晨練的女士在位於石家莊市的河北經貿大學院內的銀杏林中拍照。

  農曆九月正值深秋時節,草木變了顏色,大自然把最絢爛的色彩留給了這個季節。略帶寒意的秋風中,飛舞的各色落葉是此時最浪漫的景致。明朝孫承恩在《九月》一詩中,用“天上繁霜降,人間秋色深”點明此時季節特點。

  新華社發(陳其保攝)pagebreak

  10月27日在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拍攝的祁連山秋景。

  農曆九月正值深秋時節,草木變了顏色,大自然把最絢爛的色彩留給了這個季節。略帶寒意的秋風中,飛舞的各色落葉是此時最浪漫的景致。明朝孫承恩在《九月》一詩中,用“天上繁霜降,人間秋色深”點明此時季節特點。

  新華社發(姜愛平攝)pagebreak

  11月1日,市民在河南省洛陽市伊濱區伊水游園內賞景休閒。

  農曆九月正值深秋時節,草木變了顏色,大自然把最絢爛的色彩留給了這個季節。略帶寒意的秋風中,飛舞的各色落葉是此時最浪漫的景致。明朝孫承恩在《九月》一詩中,用“天上繁霜降,人間秋色深”點明此時季節特點。

  新華社發(張怡熙攝)pagebreak

  11月2日在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官鵝溝景區拍攝的秋景(無人機照片)。

  農曆九月正值深秋時節,草木變了顏色,大自然把最絢爛的色彩留給了這個季節。略帶寒意的秋風中,飛舞的各色落葉是此時最浪漫的景致。明朝孫承恩在《九月》一詩中,用“天上繁霜降,人間秋色深”點明此時季節特點。

  新華社發(劉輝攝)pagebreak

  11月3日,河北省遵化市市民在一處公園賞景拍照。

  農曆九月正值深秋時節,草木變了顏色,大自然把最絢爛的色彩留給了這個季節。略帶寒意的秋風中,飛舞的各色落葉是此時最浪漫的景致。明朝孫承恩在《九月》一詩中,用“天上繁霜降,人間秋色深”點明此時季節特點。

  新華社發(劉滿倉攝)pagebreak

  11月2日,游客在河南省沁陽市神農山景區賞景拍照。

  農曆九月正值深秋時節,草木變了顏色,大自然把最絢爛的色彩留給了這個季節。略帶寒意的秋風中,飛舞的各色落葉是此時最浪漫的景致。明朝孫承恩在《九月》一詩中,用“天上繁霜降,人間秋色深”點明此時季節特點。

  新華社發(張新雨攝)pagebreak

  11月6日,游客在雲南省曲靖市沾益區西河公園賞景拍照。

  農曆九月正值深秋時節,草木變了顏色,大自然把最絢爛的色彩留給了這個季節。略帶寒意的秋風中,飛舞的各色落葉是此時最浪漫的景致。明朝孫承恩在《九月》一詩中,用“天上繁霜降,人間秋色深”點明此時季節特點。

  新華社發(孫文來攝)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