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新聞照片一週精選-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0/18 11:01:52
來源:新華網

鏡觀中國·新華社國內新聞照片一週精選

字體:

  國寶回家

  10月13日,流失海外79載的長沙子彈庫戰國帛書第二、三卷《五行令》與《攻守佔》正式回歸故土、入藏湖南省博物館。這是媒體記者在湖南省博物館拍攝長沙子彈庫戰國帛書。

  新華社記者 陳振海 攝pagebreak

  重大突破

  10月15日,在深圳舉行的2025灣區半導體産業生態博覽會(灣芯展)上,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超高速實時示波器正式發布,其帶寬突破90GHz、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標誌着全球電子通信産業迎來超高速信號“中國標尺”。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pagebreak

  機器人跳舞

  10月13日,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一中學學生在科技節開幕式上觀看智能機器人跳舞。

  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pagebreak

  全球婦女峰會在京舉行

  10月13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一位女士經過全球婦女峰會服務台。

  10月13日,全球婦女峰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新華社記者 杜子璇 攝pagebreak

  護航編隊起航

  10月11日,中國海軍第48批護航編隊從山東青島某軍港解纜起航,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接替第47批護航編隊執行護航任務。

  新華社發(劉再耀攝)pagebreak

  上海時裝周

  10月15日,模特在2026春夏上海時裝周東方·新中式秀上展示蓋婭傳説品牌時裝。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pagebreak

  手拉手

  10月14日,在全球婦女峰會配套活動“數智賦能婦女和女童成果展”,來自坦桑尼亞和埃塞俄比亞的嘉賓與侗族大歌表演者們一起載歌載舞。

  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pagebreak

  參訪秀水街

  10月14日,全球婦女峰會參會嘉賓在北京市秀水街大廈參訪。

  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pagebreak

  秋糧收穫

  10月16日,在北大荒集團黑龍江八五六農場有限公司第四管理區,種植戶在搶收玉米(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黃永興攝)pagebreak

  城墻綠衣

  10月13日拍攝的西安城墻南段景色(無人機照片)。西安城墻始建於隋唐、擴建於明代,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連綿秋雨過後,苔蘚等植物為西安城墻披上了一層綠色的外衣,吸引市民和游人駐足觀看、拍照。

  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pagebreak

  錢塘“潮汐樹”

  10月11日在浙江嘉興海寧拍攝的錢塘江退潮後的“潮汐樹”(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pagebreak

  “風雷”橫空

  10月16日,第七屆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在天津空港經濟區開幕,陸軍“風雷”飛行表演隊為觀眾帶來特技飛行表演。

  新華社記者 張永進 攝pagebreak

  新機型亮相

  10月16日,直-20T直升機在第七屆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上進行飛行表演。連日來,首次參加天津直博會並進行飛行表演的直-20T直升機備受矚目。

  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pagebreak

  好奇寶寶

  8月31日,一隻北極熊寶寶在小旗旁玩耍。

  8月30日夜,在距離中國第15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長期冰站作業結束還剩一天時,一隻北極熊媽媽帶着兩隻熊寶寶出現在了考察隊員搭乘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船邊。小熊滿懷好奇心,看到冰面上的每一面小旗、每一台設備,都感到新奇並玩耍一番。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pagebreak

  

  10月10日,演員在甘肅大劇院表演原創音樂劇《米薇的敦煌》。該劇創作靈感源自塵封於敦煌戈壁烽燧之下千年、直至近代才被發現的“米薇的信”。

  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pagebreak

  秋之韻

  10月11日,在江蘇東&條子泥濕地,候鳥飛翔,成群野生麋鹿悠閒散步,一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美景(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孫家錄攝)pagebreak

  冰上來客

  8月31日,北極熊媽媽帶着寶寶來到長期冰站作業區“拜訪”(無人機照片)。

  布放冰基浮標,獲取北極海冰、海水長期連續觀測數據,推動相關監測和研究,是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15次北冰洋科學考察的一項重要內容,考察隊在6個短期冰站和1個長期冰站完成了27個冰基浮標的布放。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pagebreak

  2025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正式啟幕

  10月17日,觀眾在博覽會上了解一款可載人飛行器。

  10月17日至19日,2025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在河北石家莊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新華社記者 王曉 攝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