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浙江金華寺平古村-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10/14 08:56:58
來源:新華網

走進浙江金華寺平古村

字體:

  10月12日,游客在寺平村內參觀拍照。

  浙江金華寺平村是戴姓氏族自元末明初聚族居住而形成的村落,留存至今的明清等時期古建築有千余間,建築面積總計22000多平方米,許多古建築以磚雕、木雕和石雕為裝飾,並與建築功能有機結合。2010年該村獲評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3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寺平村鄉土建築於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華社記者 魯鵬 攝pagebreak

  10月12日,工作人員身穿傳統服裝在寺平村迎接游客。

  浙江金華寺平村是戴姓氏族自元末明初聚族居住而形成的村落,留存至今的明清等時期古建築有千余間,建築面積總計22000多平方米,許多古建築以磚雕、木雕和石雕為裝飾,並與建築功能有機結合。2010年該村獲評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3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寺平村鄉土建築於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華社發(楊楹 攝)pagebreak

  10月12日,寺平村的村民在晾曬作物。

  浙江金華寺平村是戴姓氏族自元末明初聚族居住而形成的村落,留存至今的明清等時期古建築有千余間,建築面積總計22000多平方米,許多古建築以磚雕、木雕和石雕為裝飾,並與建築功能有機結合。2010年該村獲評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3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寺平村鄉土建築於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華社發(楊楹 攝)pagebreak

  10月12日,寺平村的村民在晾曬作物。

  浙江金華寺平村是戴姓氏族自元末明初聚族居住而形成的村落,留存至今的明清等時期古建築有千余間,建築面積總計22000多平方米,許多古建築以磚雕、木雕和石雕為裝飾,並與建築功能有機結合。2010年該村獲評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3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寺平村鄉土建築於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華社發(王頌 攝)pagebreak

  10月12日,一名老人在寺平村的農家小院外歇息。

  浙江金華寺平村是戴姓氏族自元末明初聚族居住而形成的村落,留存至今的明清等時期古建築有千余間,建築面積總計22000多平方米,許多古建築以磚雕、木雕和石雕為裝飾,並與建築功能有機結合。2010年該村獲評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3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寺平村鄉土建築於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華社發(王頌 攝)pagebreak

  10月12日,民間藝人在寺平村為村民表演國家級非遺項目“金華道情”。

  浙江金華寺平村是戴姓氏族自元末明初聚族居住而形成的村落,留存至今的明清等時期古建築有千余間,建築面積總計22000多平方米,許多古建築以磚雕、木雕和石雕為裝飾,並與建築功能有機結合。2010年該村獲評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3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寺平村鄉土建築於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華社發(王頌 攝)pagebreak

  10月12日,身穿古裝的村民在寺平村內為游客表演根據本村歷史故事編排的情景劇。

  浙江金華寺平村是戴姓氏族自元末明初聚族居住而形成的村落,留存至今的明清等時期古建築有千余間,建築面積總計22000多平方米,許多古建築以磚雕、木雕和石雕為裝飾,並與建築功能有機結合。2010年該村獲評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3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寺平村鄉土建築於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華社發(王頌 攝)pagebreak

  10月12日,參加研學活動的小朋友在寺平村磚雕展示館內展示自己製作的磚雕作品。

  浙江金華寺平村是戴姓氏族自元末明初聚族居住而形成的村落,留存至今的明清等時期古建築有千余間,建築面積總計22000多平方米,許多古建築以磚雕、木雕和石雕為裝飾,並與建築功能有機結合。2010年該村獲評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3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寺平村鄉土建築於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華社發(楊楹 攝)pagebreak

  10月12日,舞龍隊伍在寺平村裏表演。

  浙江金華寺平村是戴姓氏族自元末明初聚族居住而形成的村落,留存至今的明清等時期古建築有千余間,建築面積總計22000多平方米,許多古建築以磚雕、木雕和石雕為裝飾,並與建築功能有機結合。2010年該村獲評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3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寺平村鄉土建築於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華社發(王頌 攝)pagebreak

  10月12日,游客在寺平村參觀磚雕展示館。

  浙江金華寺平村是戴姓氏族自元末明初聚族居住而形成的村落,留存至今的明清等時期古建築有千余間,建築面積總計22000多平方米,許多古建築以磚雕、木雕和石雕為裝飾,並與建築功能有機結合。2010年該村獲評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3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寺平村鄉土建築於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華社記者 魯鵬 攝pagebreak

  10月12日,民間藝人在寺平村內為觀眾表演國家級非遺項目“金華道情”。

  浙江金華寺平村是戴姓氏族自元末明初聚族居住而形成的村落,留存至今的明清等時期古建築有千余間,建築面積總計22000多平方米,許多古建築以磚雕、木雕和石雕為裝飾,並與建築功能有機結合。2010年該村獲評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3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寺平村鄉土建築於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華社記者 魯鵬 攝pagebreak

  10月12日,參加研學活動的小朋友在寺平村磚雕展示館內體驗製作磚雕。

  浙江金華寺平村是戴姓氏族自元末明初聚族居住而形成的村落,留存至今的明清等時期古建築有千余間,建築面積總計22000多平方米,許多古建築以磚雕、木雕和石雕為裝飾,並與建築功能有機結合。2010年該村獲評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3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寺平村鄉土建築於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華社發(楊楹 攝)pagebreak

  10月12日,游客在寺平村內參觀拍照。

  浙江金華寺平村是戴姓氏族自元末明初聚族居住而形成的村落,留存至今的明清等時期古建築有千余間,建築面積總計22000多平方米,許多古建築以磚雕、木雕和石雕為裝飾,並與建築功能有機結合。2010年該村獲評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3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寺平村鄉土建築於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華社記者 魯鵬 攝pagebreak

  10月12日,參加研學活動的小朋友在寺平村磚雕展示館內體驗製作磚雕作品。

  浙江金華寺平村是戴姓氏族自元末明初聚族居住而形成的村落,留存至今的明清等時期古建築有千余間,建築面積總計22000多平方米,許多古建築以磚雕、木雕和石雕為裝飾,並與建築功能有機結合。2010年該村獲評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3年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寺平村鄉土建築於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華社記者 魯鵬 攝

【糾錯】 【責任編輯:周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