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科研人員在江門中微子實驗運行控制室共同開啟物理取數,鼓掌慶祝取數成功。
8月26日,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成功完成2萬噸液體閃爍體灌注,並正式運行取數。經過十餘年準備和建設,江門中微子實驗成為國際上首個運行的超大規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專用大科學裝置。
新華社發(劉悅湘 攝)pagebreak
這是8月24日江門中微子實驗探測到的一個反應堆中微子事例示意圖。
8月26日,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成功完成2萬噸液體閃爍體灌注,並正式運行取數。經過十餘年準備和建設,江門中微子實驗成為國際上首個運行的超大規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專用大科學裝置。
新華社發(JUNO合作組供圖)pagebreak
這是8月24日江門中微子實驗探測到的一個反應堆中微子事例示意圖。
8月26日,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成功完成2萬噸液體閃爍體灌注,並正式運行取數。經過十餘年準備和建設,江門中微子實驗成為國際上首個運行的超大規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專用大科學裝置。
新華社發(JUNO合作組供圖)pagebreak
在江門中微子實驗中心探測器有機玻璃球頂部拍攝的光電倍增管(2024年12月17日攝)。
8月26日,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成功完成2萬噸液體閃爍體灌注,並正式運行取數。經過十餘年準備和建設,江門中微子實驗成為國際上首個運行的超大規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專用大科學裝置。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pagebreak
工人在江門中微子實驗中心探測器不銹鋼網架上施工(2024年10月10日攝)。
8月26日,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成功完成2萬噸液體閃爍體灌注,並正式運行取數。經過十餘年準備和建設,江門中微子實驗成為國際上首個運行的超大規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專用大科學裝置。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pagebreak
這是江門中微子實驗中心探測器(2024年12月16日攝)。
8月26日,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成功完成2萬噸液體閃爍體灌注,並正式運行取數。經過十餘年準備和建設,江門中微子實驗成為國際上首個運行的超大規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專用大科學裝置。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pagebreak
建設中的江門中微子實驗中心探測器(拼接照片,2024年10月9日攝)。
8月26日,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成功完成2萬噸液體閃爍體灌注,並正式運行取數。經過十餘年準備和建設,江門中微子實驗成為國際上首個運行的超大規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專用大科學裝置。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pagebreak
從江門中微子實驗球底拍攝的中心探測器有機玻璃球(2024年11月22日攝)。
8月26日,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成功完成2萬噸液體閃爍體灌注,並正式運行取數。經過十餘年準備和建設,江門中微子實驗成為國際上首個運行的超大規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專用大科學裝置。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pagebreak
8月26日,科研人員在江門中微子實驗運行控制室共同操作啟動物理取數。
8月26日,江門中微子實驗(JUNO)成功完成2萬噸液體閃爍體灌注,並正式運行取數。經過十餘年準備和建設,江門中微子實驗成為國際上首個運行的超大規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專用大科學裝置。
新華社發(劉悅湘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