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在K7041次列車上,一名旅客準備洗漱。
由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客運段擔當的哈爾濱開往漠河的K7041次列車,被人們稱為開往北極的“雪國列車”,沿途經停14個站,運行17小時40分鐘,單程1196公里,是游客出行的常選車次,也是沿途居民的出行依靠。
車外零下30多度,車內零上20多度,列車上的工作人員要克服50多度的溫差,保證列車水電供應。旅途中有近10個小時在夜間,乘務人員不僅要進行夜間巡視、衞生保潔,還要守着車廂端門,保證車內溫度,守護這份穿越極寒的溫暖。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pagebreak
1月30日,旅客在K7041次列車內閱讀書籍。
由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客運段擔當的哈爾濱開往漠河的K7041次列車,被人們稱為開往北極的“雪國列車”,沿途經停14個站,運行17小時40分鐘,單程1196公里,是游客出行的常選車次,也是沿途居民的出行依靠。
車外零下30多度,車內零上20多度,列車上的工作人員要克服50多度的溫差,保證列車水電供應。旅途中有近10個小時在夜間,乘務人員不僅要進行夜間巡視、衞生保潔,還要守着車廂端門,保證車內溫度,守護這份穿越極寒的溫暖。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pagebreak
1月31日,旅客在K7041次列車上休息。
由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客運段擔當的哈爾濱開往漠河的K7041次列車,被人們稱為開往北極的“雪國列車”,沿途經停14個站,運行17小時40分鐘,單程1196公里,是游客出行的常選車次,也是沿途居民的出行依靠。
車外零下30多度,車內零上20多度,列車上的工作人員要克服50多度的溫差,保證列車水電供應。旅途中有近10個小時在夜間,乘務人員不僅要進行夜間巡視、衞生保潔,還要守着車廂端門,保證車內溫度,守護這份穿越極寒的溫暖。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pagebreak
1月31日,一名小旅客在K7041次列車上觸摸車窗上的冰。
由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客運段擔當的哈爾濱開往漠河的K7041次列車,被人們稱為開往北極的“雪國列車”,沿途經停14個站,運行17小時40分鐘,單程1196公里,是游客出行的常選車次,也是沿途居民的出行依靠。
車外零下30多度,車內零上20多度,列車上的工作人員要克服50多度的溫差,保證列車水電供應。旅途中有近10個小時在夜間,乘務人員不僅要進行夜間巡視、衞生保潔,還要守着車廂端門,保證車內溫度,守護這份穿越極寒的溫暖。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pagebreak
1月31日,廣播員馬義在列車播音室內播報到站信息。
由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客運段擔當的哈爾濱開往漠河的K7041次列車,被人們稱為開往北極的“雪國列車”,沿途經停14個站,運行17小時40分鐘,單程1196公里,是游客出行的常選車次,也是沿途居民的出行依靠。
車外零下30多度,車內零上20多度,列車上的工作人員要克服50多度的溫差,保證列車水電供應。旅途中有近10個小時在夜間,乘務人員不僅要進行夜間巡視、衞生保潔,還要守着車廂端門,保證車內溫度,守護這份穿越極寒的溫暖。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pagebreak
1月31日,在K7041次列車上,旅客準備在塔河站下車。
由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客運段擔當的哈爾濱開往漠河的K7041次列車,被人們稱為開往北極的“雪國列車”,沿途經停14個站,運行17小時40分鐘,單程1196公里,是游客出行的常選車次,也是沿途居民的出行依靠。
車外零下30多度,車內零上20多度,列車上的工作人員要克服50多度的溫差,保證列車水電供應。旅途中有近10個小時在夜間,乘務人員不僅要進行夜間巡視、衞生保潔,還要守着車廂端門,保證車內溫度,守護這份穿越極寒的溫暖。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pagebreak
1月31日,K7041次列車的列車員幫助到站旅客搬運行李。
由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客運段擔當的哈爾濱開往漠河的K7041次列車,被人們稱為開往北極的“雪國列車”,沿途經停14個站,運行17小時40分鐘,單程1196公里,是游客出行的常選車次,也是沿途居民的出行依靠。
車外零下30多度,車內零上20多度,列車上的工作人員要克服50多度的溫差,保證列車水電供應。旅途中有近10個小時在夜間,乘務人員不僅要進行夜間巡視、衞生保潔,還要守着車廂端門,保證車內溫度,守護這份穿越極寒的溫暖。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pagebreak
1月30日,列車長牛瑞林和同事幫助旅客下車。
由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客運段擔當的哈爾濱開往漠河的K7041次列車,被人們稱為開往北極的“雪國列車”,沿途經停14個站,運行17小時40分鐘,單程1196公里,是游客出行的常選車次,也是沿途居民的出行依靠。
車外零下30多度,車內零上20多度,列車上的工作人員要克服50多度的溫差,保證列車水電供應。旅途中有近10個小時在夜間,乘務人員不僅要進行夜間巡視、衞生保潔,還要守着車廂端門,保證車內溫度,守護這份穿越極寒的溫暖。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pagebreak
1月30日,K7041次列車抵達訥河站,列車員進行站上作業。
由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客運段擔當的哈爾濱開往漠河的K7041次列車,被人們稱為開往北極的“雪國列車”,沿途經停14個站,運行17小時40分鐘,單程1196公里,是游客出行的常選車次,也是沿途居民的出行依靠。
車外零下30多度,車內零上20多度,列車上的工作人員要克服50多度的溫差,保證列車水電供應。旅途中有近10個小時在夜間,乘務人員不僅要進行夜間巡視、衞生保潔,還要守着車廂端門,保證車內溫度,守護這份穿越極寒的溫暖。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pagebreak
1月30日,餐車長高麗慧在餐車上為旅客烹制餐食。
由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客運段擔當的哈爾濱開往漠河的K7041次列車,被人們稱為開往北極的“雪國列車”,沿途經停14個站,運行17小時40分鐘,單程1196公里,是游客出行的常選車次,也是沿途居民的出行依靠。
車外零下30多度,車內零上20多度,列車上的工作人員要克服50多度的溫差,保證列車水電供應。旅途中有近10個小時在夜間,乘務人員不僅要進行夜間巡視、衞生保潔,還要守着車廂端門,保證車內溫度,守護這份穿越極寒的溫暖。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pagebreak
1月31日,K7041次列車的列車員清掃門口冰霜防止乘客滑倒。
由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客運段擔當的哈爾濱開往漠河的K7041次列車,被人們稱為開往北極的“雪國列車”,沿途經停14個站,運行17小時40分鐘,單程1196公里,是游客出行的常選車次,也是沿途居民的出行依靠。
車外零下30多度,車內零上20多度,列車上的工作人員要克服50多度的溫差,保證列車水電供應。旅途中有近10個小時在夜間,乘務人員不僅要進行夜間巡視、衞生保潔,還要守着車廂端門,保證車內溫度,守護這份穿越極寒的溫暖。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pagebreak
1月30日,列車員陳強在旅客睡覺之後清理洗漱區。
由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客運段擔當的哈爾濱開往漠河的K7041次列車,被人們稱為開往北極的“雪國列車”,沿途經停14個站,運行17小時40分鐘,單程1196公里,是游客出行的常選車次,也是沿途居民的出行依靠。
車外零下30多度,車內零上20多度,列車上的工作人員要克服50多度的溫差,保證列車水電供應。旅途中有近10個小時在夜間,乘務人員不僅要進行夜間巡視、衞生保潔,還要守着車廂端門,保證車內溫度,守護這份穿越極寒的溫暖。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pagebreak
1月30日,行李員高韻良在行李車廂內整理物品。
由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客運段擔當的哈爾濱開往漠河的K7041次列車,被人們稱為開往北極的“雪國列車”,沿途經停14個站,運行17小時40分鐘,單程1196公里,是游客出行的常選車次,也是沿途居民的出行依靠。
車外零下30多度,車內零上20多度,列車上的工作人員要克服50多度的溫差,保證列車水電供應。旅途中有近10個小時在夜間,乘務人員不僅要進行夜間巡視、衞生保潔,還要守着車廂端門,保證車內溫度,守護這份穿越極寒的溫暖。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pagebreak
1月30日,在K7041次列車供電車廂內,工作人員檢查供電儀表保證夜晚供電。
由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客運段擔當的哈爾濱開往漠河的K7041次列車,被人們稱為開往北極的“雪國列車”,沿途經停14個站,運行17小時40分鐘,單程1196公里,是游客出行的常選車次,也是沿途居民的出行依靠。
車外零下30多度,車內零上20多度,列車上的工作人員要克服50多度的溫差,保證列車水電供應。旅途中有近10個小時在夜間,乘務人員不僅要進行夜間巡視、衞生保潔,還要守着車廂端門,保證車內溫度,守護這份穿越極寒的溫暖。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