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新聞中心 | 時政 | 法治 | 國際 | 財經 | 港澳臺 | 華人 | 教育 | 體育 | 圖片 | 視頻 | 直播 | 訪談 | 廉政 | 軍事 | 網評 | 論壇 | 文娛 | 汽車 | IT | 短信
圖説新華
紅色政權的“耳目喉舌”
新華社西柏坡舊址復原對外開放
新華社報道中的三大戰役
電訊稿《毛澤東對蔣介石26日宣言之談話》
新華社編印的劉少奇對華北記者團的講話稿
淮海戰役中新華社記者在戰壕裏辦新聞照片展
刊登劉胡蘭英勇就義消息的版面
陜北新華廣播電臺1948建的發射臺
幾代新華人艱苦奮鬥到今天
新華社主辦的報刊發行總量連續增加
朝氣蓬勃的新華社年輕一代
《紅色中華》報創刊于1931年12月11日
新華社曾經集通訊社、報紙、廣播電臺工作于一身
《參考消息》報的前身《無線電日訊》
1952年時任新華社社長的吳冷西在處理稿件
新華社多語種和多媒體報道
新華社音視頻報道和手機短信、手機音視頻報道
新華社經濟資訊報道不斷發展
新華網網頁和新華社網群建設現場協調會
新華社主要文字圖片新聞産品
新時期新華社站在新的起點上
海灣戰爭期間新華社新聞得到各國新聞界高度評價
新華社記者足跡遍及全球
1948年新華社在國外建立了第一個分社
新華社在海外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新聞稿
新華社在建國前就在國外建立了分社
調查研究是新華社記者的基本功
記者拍攝的王光美迎劉少奇骨灰的感人場面
新華社記者筆下的英雄模范鼓舞激勵了幾代人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新華社報道波瀾壯闊
新華社進城後三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會議
1949年9月新華社在國會街26號的大門
1937年初,毛澤東常到新華社了解抄收國內外電訊情況
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彭真接見新華社代表
教育部長、紅中社社長、《紅色中華》主編瞿秋白
曾任新華社社長的廖承志
博古1941年至1946年任《解放日報》社長兼新華社社長
陸定一1942年任《解放日報》總編輯
徐健生夫婦與宋平、張學思在新華社舊址
1944年新華社副社長吳文燾與沈建圖、陳庶、林邁可合影
1948年新華社在國外的第一個分社:布拉格分社
紅中社自己的新聞臺——紅色中華新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