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慕安會透視歐洲科技新窘境-新華每日電訊
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評論 要 聞 綜合新聞 新華深讀 新華聚焦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醫衛健康 品牌説
首頁 >正文
2025

02/18

10:22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5版 新華智見

從慕安會透視歐洲科技新窘境

2025-02-18 10:22:07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5版 新華智見

  曾經擁有愛立信、諾基亞等熠熠星光的歐洲,如今已在人工智能等科技領域相對滯後、陷入創新焦慮。美國帕蘭蒂爾技術公司防務項目主管麥克·加拉格爾在此間舉行的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慕安會)上説,歐洲人工智能和軟體社區缺乏創新,歐洲發展模式的優勢已經消失。

  美國政府現在推行的“美國優先”技術發展模式正加大歐美分歧,也讓歐洲創新陷入窘境。作為曾經的科技強國搖籃,歐洲如今正站在技術發展的十字路口。

歐洲創新陷入困境

  人工智能領域,中美發展強勁,留給歐洲的位置還有什麼?德國聯邦信息安全局局長克勞迪婭·普拉特納在慕安會上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事實上,通用人工智能競賽15年前就已在英國開跑。2010年,“深層思維”公司就已在倫敦成立,這要比如今人工智能領域舉足輕重的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領先了數年,然而“深層思維”卻在多年後因為被美國公司收購而舉世聞名。

  類似這樣“歐洲誕生、美國受益”的例子不勝枚舉。在眾多前沿技術領域,歐洲並非無所作為,甚至早有戰略布局,但由於研發投入不足、人才流失嚴重等原因,歐洲科研成果轉化道路漫長,進展緩慢。不少專家指出,科技領域的潰敗,是歐洲最大的困境之一。

  從慕安會以及剛剛結束的巴黎人工智能行動峰會等多個國際會議看,歐洲科技發展焦慮感正不斷加劇,歐洲領導人越來越擔心在全球科技競爭中被邊緣化,失去話語權和影響力。儘管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強調,人工智能競賽遠未結束,但她也清楚地知道,“歐洲的模式仍需加速發展”。

“美國優先”施壓“安全優先”

  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1月上任後,立即在人工智能的發展方面大展拳腳。廢止前總統拜登要求為人工智能企業制定監管規則的行政令;宣布打造迄今規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項目“星際之門”;要求制定“人工智能行動計劃”以“維持和增強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主導地位”……

  德國信息技術智庫“界面”高級政策研究員莉薩·澤德認為,特朗普正在改變美國對人工智能監管的態度,優先考慮國家安全和行業利益。

  明確的“美國優先”立場與歐盟對人工智能的嚴格監管環境形成鮮明對比。去年夏天,歐盟《人工智能法案》正式生效,成為全球首部全面監管人工智能的法規。今年2月,歐盟又&&有關《人工智能法案》的指南,明確人工智能“禁區”。

  負責創業、科研和創新的歐盟委員埃卡特裏娜·扎哈裏埃娃在慕安會上指出,歐洲一直在技術監管和創新之間尋找平衡,但歐美“在技術監管方面存在分歧”。

  不斷放寬限制的“美國優先”模式,給“安全優先”的歐洲模式造成不小壓力,也讓歐洲的科技政策陷入兩難窘境:過於嚴格的監管可能使歐洲公司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而監管不足帶來安全和倫理風險,違背慕安會眾多歐洲與會者強調的“價值觀”。

中國提供創新發展新思路

  面對與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日益加劇的分歧,一些歐洲專家開始將目光投向中國,尋求合作以突破當前的發展困境和窘境。

  中國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人工智能模型被眾多歐洲業內人士譽為激發人工智能創新的優秀案例。用更少的時間和成本開發出同等性能或類似性能的模型,這讓在人工智能競爭中相對落後的歐洲開發者看到了可以借鑒的經驗以及合作的機遇。

  法國米斯特拉爾人工智能公司共同創始人阿瑟·門施對媒體&&,在全球人工智能競賽中,中國人工智能的突破為歐洲提供了 啟發,“從DeepSeek的成功看到了公司乃至歐洲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實現提升的希望”。

  在談到技術監管問題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在慕安會對記者指出,中國經驗值得歐洲借鑒,即發展中規範、規範中發展。人工智能應用不落地,實踐就無從談起,制定的監管措施就很難有針對性。

  在本屆慕安會上,一些美國代表將制度競爭與技術競爭混為一談,強調美歐必須團結起來以應對中國,並主張嚴格限制與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合作以確保安全。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肖茜在慕安會接受記者採訪時&&,這一幕與幾年前的慕安會十分相似。2021年,美國勸説歐洲人不要使用中國5G設備;多年過去,美國也沒有為那些棄用中國5G設備的歐洲人提供更好的技術方案。

  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已不再對美國的提議買賬。美國人工智能研究所(AI Now)聯合執行主任安巴·卡克説:“美國科技巨頭成功推動了這樣一種説法:任何限制他們繼續保持霸權的行為都相當於推動中國前進。這是非常危險的,是一種非常自私的説法。”

  歐盟支持的人工智能項目DIVERSIFAIR研究員史蒂文·費特曼指出,某些國家實施科技制裁等行為,不利於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只有人工智能在全球獲得更廣泛發展,我們才能擁有更多的創新和發展的源泉。”

(記者郭爽 李超 張章)

新華社德國慕尼黑2月16日電

 

 

責任編輯:馮明
關鍵詞:人工智能,歐洲,美國,發展,技術,監管,中國,創新,領域,安全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