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博弈力量顯現 敘利亞政局前景不明-新華每日電訊
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評論 要 聞 綜合新聞 新華深讀 新華聚焦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醫衛健康 品牌説
首頁 >正文
2024

12/11

17:00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8版 國際

敘利亞過渡政府正式接管權力

地區博弈力量顯現 敘利亞政局前景不明

2024-12-11 17:00:26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8版 國際

  新華社大馬士革12月10日電(記者段敏夫 冀澤)據敘利亞媒體10日報道,以穆罕默德·巴希爾為看守總理的敘利亞過渡政府當日正式接管權力,期限暫定至2025年3月1日。

  敘利亞國家電視台在社交媒體援引穆罕默德·巴希爾當天發表的一份聲明説:“今天我們召開了內閣會議,‘敘利亞救國政府’和前政府成員參加。會議主要議題是配合政治過渡進程,移交文件和機構職能。”

  據敘當地媒體9日報道,反對派授權“敘利亞救國政府”的穆罕默德·巴希爾組建敘利亞過渡政府。公開資料顯示,“敘利亞救國政府”在敘“解放敘利亞”聯盟(又譯“沙姆解放組織”)的支持下於2017年成立,穆罕默德·巴希爾自今年年初起擔任“敘利亞救國政府”總理。“解放敘利亞”聯盟被認為是此次推翻巴沙爾·阿薩德政府的主力之一。

  新華社開羅12月10日電敘利亞局勢近日急劇演變。在歷時十幾天的攻城略地後,敘利亞反對派武裝8日宣布“解放大馬士革並推翻阿薩德政權”。據親敘利亞反對派媒體9日報道,反對派授權“敘利亞救國政府”的穆罕默德·巴希爾組建敘利亞過渡政府。

  敘利亞周邊多國政府&&,敘利亞的前途和命運應當由敘人民決定,呼籲有關各方盡快找到恢復穩定秩序的政治解決方案。分析人士指出,敘鄰國及域外國家圍繞各自利益訴求已開始行動,並通過敘內部政治勢力相互角力,以期擴大自身在該地區影響力。這些都將對敘利亞政治前景以及未來中東地緣政治格局帶來深刻影響。

各方力量登場

  在敘局勢突變之時,以色列、土耳其、伊朗等地區主要國家,俄羅斯、美國等在中東地區保持傳統影響力的域外大國以不同方式登場。

  以色列一面聲稱不會干涉敘內政,一面謀劃加強對戈蘭高地的控制。總部設在英國的“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網站10日發布消息稱,在過去48小時內,以色列對敘利亞發動了大約250次空襲,摧毀了敘境內多個重要軍事設施。據以色列媒體8日報道,以軍已控制位於戈蘭高地赫爾蒙山的敘利亞哨所。這是以軍自1974年以來首次進佔戈蘭高地緩衝區。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9日&&,敘利亞政治格局已出現重大變化,土耳其尊重敘領土主權完整。同時,土外交部長哈坎·費丹8日説,土耳其已在和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接觸,以確保庫爾德工人黨等土方認定的恐怖組織不會趁當前亂局擴張勢力。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8日晚間&&,應由敘利亞人民決定國家的未來,並呼籲敘社會各階層展開對話以達成諒解。同日,伊朗外交部發表聲明説,伊朗密切關注敘利亞和地區事態發展,將根據敘利亞局勢中關鍵參與方的行動,“在必要時採取適當的方式和立場”。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9日&&,俄方向巴沙爾·阿薩德及家人提供庇護,並稱俄方正在與土耳其方面就敘局勢進行溝通。

  美國方面也曾&&不會介入,但美國中央司令部8日説,美軍當天對敘利亞境內極端組織“伊斯蘭國”70多個目標發動了空襲。美國總統拜登當天還&&,美國政府在敘政府過渡階段支持約旦、黎巴嫩、伊拉克和以色列等敘鄰國抵禦潛在安全威脅,並將持續打擊“伊斯蘭國”,杜絕其捲土重來。

博弈皆有盤算

  分析人士指出,中東主要國家及域外大國在敘政局變化中快速登場,甚至採取空襲、控制緩衝區等軍事行動,是基於各自戰略利益的考量。

  敘利亞被認為是伊朗主導的“抵抗軸心”的一員,以色列方面希望借敘局勢變化之機擴大控制範圍,從而削弱伊朗與周邊國家的&&,弱化伊朗地區影響力。以色列《國土報》文章説,巴沙爾政府倒&是對伊朗領導的“抵抗軸心”的戰略打擊。科威特“偵察智庫”負責人阿卜杜勒阿齊茲·安傑裏評論説,敘局勢變化使以色列有機會進一步鞏固在戈蘭高地的部署,這是以色列長期以來尋求實現的目標。

  分析人士指出,對於伊朗來説,黎巴嫩真主黨被削弱、巴沙爾政府倒&等接連的形勢變化,可能迫使伊朗重新定義其安全政策和地區角色。俄羅斯“報紙網”説,若失去敘利亞支持,伊朗將無法支持黎巴嫩真主黨,因為其地面支援路線將被切斷,這將導致伊朗在該地區影響力被削弱。另外,由於貿易路線減少,伊朗的經濟問題也可能有所加劇。

  對於土耳其,有分析説土方或將借機提高自己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美國智庫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德沃拉·馬戈林&&,土耳其正尋求利用當前敘不穩定局面來塑造有利於土耳其的地區政治版圖。埃及阿拉伯與國際事務專家穆斯塔法·阿明也説,土耳其在為進一步打擊庫爾德武裝積蓄力量。

  俄羅斯方面的當務之急是保障其在敘軍事利益和安全。俄新社援引克裏姆林宮消息人士的話報道説,俄官員正與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保持&&,敘反對派領導人已同意保障俄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和外交機構安全。

  美國方面優先考慮的則是確保“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不會借機做大。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首要任務是確保“敘利亞境內的戰鬥不會導致‘伊斯蘭國’捲土重來”。美國彭博社還説,美軍此時空襲敘境內“伊斯蘭國”極端組織也有在中東地區展示其軍事力量的意味。伊拉克拉伕德傳媒與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阿里·穆薩指出,美國或將逆轉前期因戰略重心轉移、撤離中東導致的劣勢,這可能有利於新一屆美國政府推進以色列與沙特、甚至更多阿拉伯國家同以色列關係實現正常化。

政局前景不明

  分析人士指出,敘利亞內部民族和宗教情況複雜,境內有“敘利亞國民軍”、庫爾德武裝等不同政治力量,宗教背景和外部支持力量各不相同,但對抗巴沙爾政府是其共同目標。現在這一目標已實現,接下來各方能否真正坐到談判桌前仍是未知數。

  山東師範大學中東研究中心副主任趙北平&&,儘管敘反對派武裝推翻了巴沙爾政府,但敘利亞局勢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各方勢力背後的大國將起到關鍵作用。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趙軍認為,圍繞敘利亞戰後國內權力分配將會出現新一輪的國際和地區政治博弈。他説:“從當前局勢看,美國掌控中東的能力可能得到強化,伊朗方面恐將面臨美國等西方國家新一輪打壓,以色列和土耳其在該地區的行動將更為主動,這些都有可能通過敘利亞內部的政治勢力鬥爭反映出來。”

  美國智庫中東研究所敘利亞項目主任查爾斯·利斯特&&,在現階段,一些外部勢力將重新選擇他們青睞的敘利亞派別和代理人,“這是一個危險的節點”。

責任編輯:史夢佳
關鍵詞:敘利亞,政府,伊朗,美國,以色列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