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定利率連續三年下調 保險“開門紅”産品緊盯分紅險-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2 08:56:02
來源:證券時報

預定利率連續三年下調 保險“開門紅”産品緊盯分紅險

字體:

近日,多家大型保險公司開始推出“開門紅”産品。總體來看,産品設計將目光更多地轉向了有浮動設置的分紅險——保證收益+浮動分紅,但分紅的主要來源是保險公司的實際經營盈餘,這尤其考驗險企的投資、經營能力。

  目前,保險産品預定利率已連續三年下調,為近20年最低水平——普通型産品從3.5%降至2.0%,分紅型産品從3.0%降至1.75%。相較而言,分紅型産品的預定利率降幅比普通型産品更小,具備一定的收益優勢。

  今年,保險産品預定利率也正式啟動了動態調整機制。平安人壽總經理助理及總精算師孫漢傑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參考海外壽險市場經驗,美國、日本、英國等保險市場在利率下行期均加強了對各類利率敏感型保險産品的推動,擴大分紅、投連等浮動收益型産品的佔比來降低利率風險。

  産品結構重點轉向分紅險

  保險産品預定利率,已進入“1字頭”時代。截至目前,保險産品預定利率連續三年下調,前兩年降幅都是50BP(基點),今年又下調了25BP。其中,普通型産品從3.5%、3.0%、2.5%降至2.0%,分紅型産品從3.0%、2.5%、2.0%降至1.75%。

  今年,保險産品預定利率正式啟動動態調整機制,當前預定利率為近20年最低水平。早在2024年8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首次提出建立預定利率動態調整機制,今年1月則正式啟動。預定利率研究值結合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國債收益率,每季度發布一次。

  為了在低利率時代破局,在考慮“凈息差”的同時又要實現保險産品銷售,大型保險公司已各顯神通,在分紅險的産品設計上傾注更多精力。比如,平安人壽最新推出的分紅産品——禦享分紅終身壽、禦享金越年金,兩款産品含分紅的利益最早在第5年超過所交保費,之後持續不斷增長,其中禦享金越年金還提供了多種年金領取方式;友邦人壽推出保額會長大的産品——盈如意,分紅再投保,將保障杠桿回到一年多以前,相當於盈餘自動加保重疾産品。

  孫漢傑&&,險企産品結構重點轉向分紅險,是受到了利率走低等多方面影響。首先是定價方面,分紅型産品的預定利率降幅相對普通型産品更小(少25BP),還能夠提供長期保證收益且收益具備一定成長空間;其次是經濟周期的波動,也讓保險行業更加重視資負匹配,以降低利差損風險;最後是市場對分紅型産品已經有了較為清晰的認知,因此多數保險公司將分紅型産品作為業務發展的重點。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由於海外市場更早經歷了利率下行周期,因此友邦保險在分紅險方面的嘗試比較早。今年初,友邦人壽分紅型産品的佔比已經達到80%。近期,友邦人壽上線的一款名為“傳世頤年”的養老保險産品,就是“終身壽險+浮動分紅”的結構,並按第三版生命表計算。

  險企投資能力尤受考驗

  “參考海外壽險市場經驗,美國、日本、英國等保險市場在利率下行期均加強了對各類利率敏感型保險産品的推動,擴大分紅、投連等浮動收益型産品的佔比來降低利率風險。”孫漢傑&&,長期看,經濟周期、市場利率、投資市場等均會影響到保險公司的産品結構,而當前推動浮動收益的分紅型産品更加契合行業的發展。

  分紅險包含保證收益和非保證紅利兩部分,保證收益類似於傳統壽險的保障功能,這一設計能有效分散保險公司的負債壓力,降低長期利差損風險,同時避免利率上行期可能出現的退保風險。

  不過,由於非保證紅利是浮動收益,每年都可能有較為明顯的波動,主要來源於“利差”“死差”和“費差”,即在投資收益、保險賠付支出和費用支出三方面的實際經驗與假設之間出現差額。從構成比例來看,利差通常是分紅盈餘的主要來源,因此這也對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和經營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鋻於此,投保人選擇分紅險不能只看演示分紅率,畢竟分紅不是保險公司簡單的“讓利”,因此需要綜合考慮保險公司的經營情況、投資實力、歷史分紅表現、風控能力和信譽度等。

  如何保證分紅實現率

  目前,為了避免保險公司單純設置過高的演示分紅率來誤導客戶,我國已於2022年取消了分紅演示中的最高一檔演示,並要求保險公司公布分紅實現率。同時,根據監管規定,保險公司每年可分配盈餘中至少70%必須分配給客戶。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一些大型保險公司已率先披露了過往三年的分紅實現率,其中友邦保險甚至披露了連續10年的數據。分紅實現率的背後,正是險企投資水平和經營能力等核心指標的體現。

  當前,保險資金運用面臨量、價、期、險等多重挑戰。“量”即優質資産荒和險資運用規模快速增長之間的矛盾;“價”即收益率下行與負債成本邊際變化緩慢之間的矛盾;“期”即久期和收益間的平衡;“險”即利率下行對償付能力造成的多重壓力等。

  為此,中國平安等險企頻頻加倉高股息標的等具備穩定現金流、匹配長久期的紅利資産,並建立了“戰術倉、情景倉、戰略倉”的組合管理框架,兼顧短、中、長期的投資目標。不過,孫漢傑認為,除了投資能力,保險公司還需具備先進的産品設計與開發能力、專業的分紅政策制定能力、系統化的風險管理能力和創新的資産負債聯動能力等。

【糾錯】 【責任編輯:柴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