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家險企最新償付能力掃描:4家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亮紅燈”-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0 09:07:54
來源:證券日報

156家險企最新償付能力掃描:4家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亮紅燈”

字體:

近日,保險公司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陸續披露。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共有156家險企(包括財險公司和人身險公司)披露償付能力充足率水平和風險綜合評級,其中有4家險企償付能力不達標,1家險企成功“摘帽”。

  根據監管規定,償付能力監管指標包括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風險綜合評級3個指標。保險公司須同時滿足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00%、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三項指標,才能被認定為償付能力達標。其中,風險綜合評級由監管部門評定,險企在每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需按要求披露最近兩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

  具體來看,在已披露償付能力報告的84家財險公司中,29家風險綜合評級在A類及以上。其中,中遠海運財産保險自保有限公司、中銀保險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等6家險企達到A類最高級別的AAA級。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的險企共有52家。新疆前海聯合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亞太財産保險有限公司、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華農險”)3家險企的風險綜合評級為C類,償付能力“亮紅燈”。

  在已披露償付能力報告的72家人身險公司中,31家風險綜合評級在A類及以上。其中,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等8家險企達到A類最高級別的AAA級。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的險企共有40家。華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匯人壽”)風險綜合評級為C類,償付能力不達標。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償付能力“亮紅燈”的4家險企在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上均已達標。

  從原因來看,償付能力“亮紅燈”的險企主要是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風險。

  例如,安華農險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公司2025年一季度及2025年二季度法人機構風險綜合評級(分類監管)結果均為C類,主要原因為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風險。華匯人壽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也顯示,因公司治理相關問題整改工作尚未完成,監管部門於2022年一季度將該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由B類變為C類。

  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保險諮詢主管合夥人周瑾介紹,在公司治理方面,三會一層(‌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管理層)運作不規範、董監高履職存在瑕疵、關聯交易佔比高或披露不全等問題在未達標險企中較為普遍。

  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華安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安財險”)實現了成功“摘帽”,其最近一期風險綜合評級由C類升至B類。

  華安財險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自2024年以來,該公司成立了扭虧增盈與風險化解工作組,堅持問題導向和底線思維,積極探索精細化管理,壓實各級管理責任。具體舉措包括合理制定經營目標、強化過程糾偏與考核引導,優化業務結構以增強承保盈利能力,實施分支機構“一司一策”推動差異化發展,提升投資風控能力並安全、穩健、審慎開展資金運用,有序整改監管指出的問題,逐條化解存量風險,有效遏制了經營下滑趨勢。

  展望未來,對於險企如何多舉措補充資本,提升自身償付能力水平,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險企可以通過發行次級債、資本補充債券等債務性工具補充資本,或通過股東增資、發行優先股等股權性工具直接進行資本補充,或者通過資産證券化、保險連接證券等新型工具間接補充資本。對於中小險企而言,除常規方式外,探索特色化的資本補充路徑將是其未來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

【糾錯】 【責任編輯:柴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