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21日電(梁棟飛)7月19日,中國國際商會文化和旅游産業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文旅委員會”)第三屆委員會換屆大會暨全體會員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國際商會文旅委員會主席、保利文化集團董事長王波指出,過去三年,文旅委員會堅持穩中求進、守正創新,統籌推進各項工作,2025年文旅産業在政策利好、科技創新等多重利好因素推動下,將持續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王波從三個方面對2025年文旅行業趨勢作出研判:
從政策層面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文化和旅游産業發展,明確提出要“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支柱産業”。從中央到地方,相關部門陸續&&政策文件,打通政策設計、要素配置、財稅激勵等多個環節,形成了系統完備的支持體系。
從市場趨勢看,文旅消費正從“打卡式”向“沉浸式”“體驗式”轉變,品質化、多樣化需求快速增長。入境游升溫、新國潮出海,“中國故事、全球付費”的格局初步形成,文旅産業正在經歷從“賣門票”“賣風景”向“售文化”“賣IP”的躍遷。
從技術演進看,新技術正持續重塑文旅生態。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智慧導覽等應用不斷擴展體驗邊界,催生新場景、新業態。同時,“文旅+農業”“文旅+康養”“文旅+教育”等融合趨勢日益明顯,釋放出更大增長潛能。
王波認為,文旅産業將在高位運行中持續優化結構、提升質量,成為帶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他介紹稱,2025年下半年,文旅委員會將以“聚焦政策轉化、融合創新和國際拓展”為主線,重點推進三方面工作。
一是堅持政策賦能與市場共振,激發産業新動能。建立“政策——企業”直通機制,及時向主管部門反饋行業訴求,推動政策落地見效。同時,組織“走近地方”調研計劃,支持會員企業與地方文旅部門精準對接,推動優質項目落地,實現多方共贏。
二是推動行業生態建設,增強融合發展能力。加強上下游企業交流協作,促進內容、科技、服務等要素融合,催生文旅+科技、文旅+創意等新業態;加強行業交流與能力建設,邀請專家授課、組織專題培訓,提升會員企業專業水平。
三是提升國際傳播能力,擴大文旅委員會全球影響力。組織會員企業積極參與世博會、商會重大國際活動,借助“一帶一路”“上合組織文旅年”等&&,推動中國文化符號走出去。此外,圍繞京劇、國潮、電競、文創等新興文化載體,打造國際傳播項目,助力中國文化“可感知、可交易、可增值”。
談及文旅委員會如何推動文旅領域的中國品牌“走出去”時,王波&&,文旅委員會的工作重點要以國際化、協同化、創新化推動中國品牌出海,聚焦“政策轉化、IP孵化、出海通路”三大抓手,通過搭建産業鏈協作&&、綁定國家戰略節點、輸出中國服務標準,做好國家政策與市場銜接橋梁,打通文化出海新通道。
“未來,文旅委員會將充分發揮中國國際商會國內外資源優勢,為中國文旅産業發展壯大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王波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