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部門高效辦成一件事” 中信集團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2 15:28:34
來源:新華網

“一個部門高效辦成一件事” 中信集團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字體: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是今年黨建工作的一項重點任務。中信集團黨委堅持聚焦主題、簡約務實,以創新開展“一個部門高效辦成一件事”活動為抓手,一體推進學查改各項工作,在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上走在前、作表率。

  提高政治站位 精心組織實施

  一是認清重要意義。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把“一個部門高效辦成一件事”活動作為深化學習教育、切實改進作風、提升總部效率的重要抓手,着力解決服務意識不強、服務效率不高、制度流程不健全等突出問題,以優化基層服務“微題材”,做實&&群眾“大文章”,成就幹事創業“大敘事”。二是把握實踐要求。堅持需求導向和結果導向相結合,以“部門”為載體,以“高效”為標準,以“辦成”為目標,強化部門協同、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模式,實現辦事方式多元化、流程最優化、材料最簡化、成本最小化,讓“數據多跑路”“職工少跑路”,提升職工群眾滿意度獲得感。三是強化組織領導。構建黨委頂層設計、專班靶向督導、部門協同攻堅的三級責任鏈條。集團黨委書記親自審定方案,黨委班子成員審定分管部門擬辦事項,學習教育工作專班多次召開專項會議,通過“清單式”管理和“銷號制”模式加強督導,實現部署、執行、反饋閉環管理;各部門建立由主要負責同志負總責、分管同志具體抓、跨處室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集體研究把關活動實施,確保活動推進靶心不偏、力度不減。牽頭部門落實開門搞教育要求,及時進行公示,接受廣大職工群眾監督。

  突出問題導向 精細把握選題

  一是聚焦發展所需。將高效辦成一件事活動置於集團改革發展全局中進行考量,確保“辦的事”是集團“要的事”。以機構信息登記服務為突破口,統籌法人層級、管理層級等要求,推進聚焦主責主業、瘦身健體專項工作,學習教育期間完成16家並表法人和13家參股公司的處置。打造子公司財稅降本工具箱,從融資成本和稅收優惠應享盡享兩個賽道出發,採取提前還存量債務、降低利率等多種手段壓降子公司融資成本,發揮財務價值“放大器”作用,預計年末集團非金融板塊合併利息等支出同比下降超過5億元。二是着眼基層所盼。廣泛聽取基層職工代表意見建議,打通高效服務的“最後一公里”。針對部分子公司在拓展國際化業務、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等領域迫切需要專業合規指導與制度支撐的訴求,編印風險事件問責、境外重點領域和重點國別合規要點等指引,賦能基層應對風險挑戰。針對工會會員關係轉接方面便捷需求‌,延展服務“手臂”,開發數據庫系統、設計直觀用戶界面,推動會員信息“一鍵通”轉入轉出,確保會員關係及時隨着崗位走、會員信息實時跟着會員走,信息調度更加智能便捷、權益服務更加精準有效。三是立足效率提升。發揮總部部門牽頭抓總作用,促進基層單位工作效率提檔升級。圍繞中信股份董事會文件翻譯工作,統一常用術語和翻譯標準,確保各議案提交單位按時高效提供嚴謹規範、標準統一的高質量文件。針對協同工作人員信息分散、溝通不暢等問題,牽頭完成35家子公司和37家區域分會協同三級架構人員梳理工作,建立協同通訊矩陣,方便各單位隨時查詢協同人員信息,織密協同聯動“一張網”。

  堅持守正創新 精準提升質效

  一是注重協同聯動。打破條塊分割和資源壁壘,鏈結集團內外部優勢資源,達成“1+1>2”的效果。針對子公司科技和數智化成果缺乏共享復用機制等問題,構建“産學研用”生態鏈,建設集團“方舟”應用市場,促進各子公司人工智能、安全信創、風控合規等共性技術共享復用,聯動天津大學等高校院所,引進加工機器人、光學檢測、智能焊接等6項成果,架起共享內外部優秀科技成果的“橋梁”。二是深耕數智賦能。牢固樹立“無數字化不工作”理念,以數字化智能化重構管理模式,釋放數據價值。針對基層單位線下跑腿多、提交紙質材料多問題,推出電子印章一站式服務,適配基層單位出國境任務批件、各類證明等公章需求,實現全流程線上化,提升用章效率。聚焦破解基層組織人事工作中政策“不知道”“不理解”“不會幹”等問題,通過一個AI問答助手、一套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指引和組織、監督、幹部、調配等一系列專題講解,打造組織人事政策一站通。拓展巡視整改工作數字&&功能,選取4家子公司作為試點單位,建立全周期在線督導體系,實現&賬填報規範化、進度管控線上化、督導反饋實時化、效果評估可視化,助力巡視整改工作提質增效。三是推進流程優化。依託標準化、集約化服務路徑,檢視梳理業務流程,推動條線業務工作科學規範開展。深化“審計作業”“數據分析”“知識資源”三大審計&&應用,通過開展&&推廣培訓、建立審計數據復用共建機制、制定審計指引和審計文書模板,推動審計流程更規範、審計工作更高效、審計程序更精準。目前已向10家子公司推廣,數字化審計水平大幅提升。

【糾錯】 【責任編輯:楊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