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中信股份在港召開2025年度股東周年大會。中信股份董事長奚國華在會上&&,今年以來,面對外部複雜嚴峻形勢,中信股份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態勢,旗下9家上市子公司一季度實現利潤同比增長,一季度順利實現“開門紅”。該公司發展韌性更加突出,中信特鋼、南鋼股份、中信戴卡應對國際市場壓力逆勢增長髮展;截至6月24日,中信股份市值達3380億港元,較年初上漲26.17%,近四年股價累計上漲超180%、市值規模增長超1700億港元。
金融“強核”縱深推進 全牌照優勢集聚增強
今年以來,中信股份全面展開金融“強核”工程,綜合金融優勢進一步彰顯。
一方面,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和做好“五篇大文章”,中信股份聚合“股貸債保”全鏈條能力圍繞科技型企業服務、跨境投融資、汽車出海、協同紓困等場景,強化跨境一體聯動,成功落地比亞迪H股閃電配售、寧德時代港股IPO等行業大單,服務前六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和前八批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超1.4萬家,覆蓋率近92%。該公司持續創新産融協同化險模式,新增重組盤活項目金額84億元、處置回現金額99億元,打造了上海融創壹號院、廣西五象航洋城等一批標杆項目。
另一方面,中信金控發揮牽引作用,賦能金融子公司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銀行業務“五個領先”戰略深入實施,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等業務領跑同業;獲批設立金融資産投資公司,進一步提升多元化服務質效。證券業務境內股權、債券承銷份額均列市場首位,助力首批四家國有大行定增募資5200億元,發揮了資本市場“穩定器”作用。信託、保險、金融資産業務持續謀轉型、調結構,鞏固細分領域優勢。金融租賃業務順利完成股權劃轉,註冊資本增至100億元,加快打造綜合金融板塊新增長極。
實業“星鏈”多維發力 新質生産力厚植壯大
中信股份大力推進實業“星鏈”工程,開展傳統産業“煥星”、新興産業“造星”、未來産業“探星”三大行動。
傳統産業“煥星”行動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目標,着力培育更多領軍企業、專精技術和旗艦項目。中信股份體系化推進“2+4+N”科創&&集群建設,強化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特種機器人等領域研發攻關,相關成果應用於多個國家級重大項目。同時,該公司堅定種業投資,完成對隆平高科定增,深化國際合作,整合資源打造生物育種前沿技術策源地,農作物育種業務穩居國內第一、全球前七。此外,今年3月,該公司與香港理工大學聯合成立中信香港人工智能科創中心,開展工業智能、具身智能等協同攻關,推動業務形態躍遷升級。
新興産業“造星”和未來産業“探星”行動聚焦打造“第二增長曲線”,通過戰略投資、價值並購,孵化高潛能“成長之星”。今年以來,中信股權投資聯盟持續擴容,管理基金規模超3200億元,直接投資孵化科創企業1100余家;深入開展投資標的跟蹤篩選,完成10個“造星”項目入庫儲備。
橋梁作用充分彰顯 國際化發展開創新局
奚國華&&,中信在成立之初是改革開放的“一扇窗”,今天,爭作連接世界的“一座橋 ”,努力為全球夥伴來華投資、出國展業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
去年以來,中信發布了“要出國、找中信”“來中國、找中信”服務品牌,並先後落地了德國先進製造企業重慶行、德國企業南京行、日本企業廣東行等活動,促成中外合作項目近百個、金額超1300億元。中信對外合作能級不斷提升,投行境外收入、凈利潤大幅增長,港股IPO市場份額領跑同業;海外新簽約工程合同額同比增長超200%,裝備業務海外訂單佔比超50%。
此外,中信作為多個雙邊和多邊合作機制的中方主席單位,包括中國—中亞實業家委員會中方理事會副主席單位,將在在區域合作中發揮自身影響力。
奚國華&&,展望未來,中信股份將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強化創新,乘勢而上、銳意進取,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型卓越企業集團,為全體股東創造更加穩定、可期的價值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