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展業改革迎來參與銀行的增設擴圍。
10月9日,滙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滙豐中國”)宣布,已獲准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和杭州五個分行同步落地外匯展業改革項目。該行成為《銀行外匯展業管理辦法(試行)》(下稱《展業辦法》)施行後首批完成外匯業務流程再造的外資銀行之一。
滙豐中國也是此次外匯展業改革中第二家亮相的外資銀行。在《展業辦法》發布以前,外匯展業改革工作以試點方式啟動,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是參與試點的唯一一家外資銀行。
除了參與主體的壯大之外,各銀行也在逐步擴圍外匯展業試點。9月,花旗銀行將外匯展業試點範圍由北京、深圳和重慶拓展到上海及其他分行;中國銀行河南省分行也正式啟動第三批外匯展業試點機構增設擴圍工作,試點範圍已覆蓋全省17個地市,年內將實現全省各地市全覆蓋……
作為推動跨境金融便利化的重要舉措,外匯展業改革不僅是對銀行外匯流程的再造,更有力推動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更多銀行啟動外匯展業改革,擴圍外匯展業試點,意味着改革政策紅利將惠及更多市場經營主體。
“更多銀行爭取試點按展業模式辦理業務,相當於普惠版的便利化試點進一步得到推廣,有望惠及更多中小企業。”跨境金融研究院院長王志毅對記者&&,此前外匯審核的堵點往往是事中的審單,銀行常常在單據要求上反復糾結,使得跨境收支的摩擦成本提高。而在展業改革施行後,“兩頭嚴、中間松”的模式或可使得跨境資金流動更加順暢。
半導體設備製造企業超科林微電子設備(上海)有限公司是滙豐中國外匯展業新流程實施後的首批參與企業。該企業外匯收支頻率高、筆數多,以往辦理收付匯需逐筆提交相關材料,費時費力,但在新流程下企業憑支付指令直接辦理外匯收支,收付匯效率明顯提升。
“資金使用效率對於跨國企業來説至關重要。外匯展業改革讓企業享受到了‘越誠信、越便利’的政策紅利,可以更高效便捷地開展業務。”超科林半導體亞太區財務副總裁鄭美華説。
展業改革效果明顯,便利化業務量迎來增長。“中外資企業客戶反響熱烈,已有100多家企業踴躍諮詢,其中,50余家企業完成了展業盡職調查並獲得了業務開通的相關認證。企業的外匯業務辦理時間縮短了50%至75%,有效提高了資金管理效率。”滙豐中國環球支付方案部董事總經理曾愫説,期待早日將新流程拓展至其他分行。
去年末,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展業辦法》,推動銀行外匯業務流程再造,進一步提升銀行外匯展業能力。今年8月初,國家外匯管理局召開的2024年下半年外匯管理工作交流會明確,下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是推動銀行外匯展業改革,完善“實質真實、方式多元、盡職免責、安全高效”的跨境交易管理機制。
對於外匯展業改革,參與銀行亦抱有更多期待。一家參與外匯展業改革項目的銀行對記者&&,防範化解跨境資金流動風險是銀行推進外匯展業改革項目的關鍵任務,為促進事後監測更加高效,期待監管部門定期分享高風險案例,幫助銀行明確交易風險範圍、精準識別交易風險特徵。
該銀行還&&,對於性質比較複雜的交易如資本項下的交易,期待監管部門提供更多指導,以確保該類業務可以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享受簡化便利。此外,隨着外匯展業改革的推進,也希望未來有更多業務場景併入外匯展業新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