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8月23日電(任想)如何破解保險“理賠難”?如何織密百姓生活“保障網”?如何讓保險産品真正“讓利於民、惠及於民”?近年來,築牢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已逐漸成為人民生活的安全網和社會運行的穩定器。
普惠型商業補充保險作為其中關鍵一環,在不斷滿足百姓保險服務獲得感和滿足感中發揮重要作用。得益於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國普惠保險品種不斷擴容,覆蓋面日漸廣泛。
近日,記者在浙江省調研中了解到,隨着政保合作的持續深化以及保險機構服務水平的提升,惠民保險正在多方合力下走進尋常百姓家。
讓百姓理賠“少跑腿”
“我愛人住院總共花費了54萬多元,出院結算時醫保報銷了30萬元,西湖益聯保報銷了15萬元。”杭州市民錢先生向記者説,西湖益聯保是孩子給買的,沒想到這次住院用的自費藥品也能給報銷,而且特別方便,出院時直接和醫保一起結算,不用再單獨跑了。
錢先生所提的“西湖益聯保”是2021年1月由杭州市醫保局指導,中國人壽等5家商保公司以共保體形式承辦的杭州市惠民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自推出以來,群眾對其認可度不斷提升。
數據顯示,2023年度,西湖益聯保參保總人數為517.68萬人,參保率約為43.81%,合計保費為7.32億元,續保率約為 84.60%,參保率及參保人數逐年穩步上升。
圖為中國人壽壽險杭州分公司介紹“西湖益聯保”會議現場
百姓認可度和歡迎度源於惠民型保險的“普惠性、準公益”。中國人壽杭州分公司大健康部總經理朱愛民介紹,西湖益聯保以“保本微利”為前提,保費的90%以上都用於理賠。
同時,不設年齡、既往病史、健康狀況、職業類型等限制條件,推出“一站式結算”服務讓投保人真正實現“少跑腿”。
上述的錢先生只是受益於普惠保險服務的個例。朱愛民告訴記者,三年以來,西湖益聯保“一站式結算”服務超117萬人次,涉及超13萬人,賠款超9億元,對就醫群眾的平均減負率為21.44%。
西湖益聯保突破傳統理賠方式,真正堅持普惠公益原則,讓百姓切身感受到保險服務的獲得感。
可持續發展的“杭州樣本”
近年來,城市定制型醫療保險“惠民保”産品已在百餘城落地,逐漸成為保險業的重要業務領域,其參保人數和保費規模均大幅增長。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惠民保”已覆蓋29個省份共計150個城市,累計覆蓋2.8億人次。其中,2022年全年生效的保單量約為1.15億件。
由於惠民保本身的特性,其參保率和理賠率之間如何平衡成為了普惠保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
記者在杭州市調研中了解到,自推出的三年來,西湖益聯保平均每年的投保人數穩定在500萬人左右,平均投保率43.51%,在浙江省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相較於浙江省其他地市的普惠保産品,西湖益聯保的投保率並不算高。
對此,杭州市醫保局副局長周利光&&,為了持續推動西湖益聯保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其在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到要“處理好一個關係,走出兩個誤區”。
“一個關係”,是指處理好醫保目錄內外報銷的關係。在杭州基礎醫療保障水平相對較高的前提,更多考慮到的是醫保目錄外的補充。
“兩個誤區”,一是指走出投保率高的誤區。經過充分測算,杭州市將參保率定在50%,是比較健康且可持續發展的。參保率過高可能會帶來賠穿風險,參保率過低又不足以達到補充的效果;二是避免待遇過高、覆蓋率過廣的誤區。
實際上,與社會保障、政府救助保障不同,商業保險公司的落腳點是在擴大保障範圍和覆蓋面的同時,要確保普惠保險能夠可持續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普惠保險另一主體——保險公司的動力、活力、潛力則尤為重要。
對此,中國人壽壽險浙江省分公司副總經理胡國林&&:“為推進普惠保險高質量發展,中國人壽壽險公司繼續優化現有的産品設計模式,不斷創新豐富産品體系,提升人均保障水平、改善服務滿意度。同時,積極利用大數據等新科技手段,拓寬服務廣度,拓深服務深度,不斷滿足百姓對對保險的全方位需求。”
聚焦低收入農戶群體的“強保障”
6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指導意見》提出,增強保險保障服務能力。
保險作為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該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完善精準幫扶機制,杜絕低收入農戶因病因殘返貧的現象出現?
針對上述問題,記者近日在麗水調研中了解到,麗水位於浙西南山區,全市農村人口占比較大,存在收入水平低、抗風險能力弱、因病致貧比例高等問題。
圖為麗水市村民安置樓房
為積極提升保險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麗水市政府因地制宜,推進政保合作,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從2021年開始整合各類政府出資型健康保險,深入推進低收入農戶健康保障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投保總人次為21.42萬,保費244元/人,總保費5225.43萬元。”麗水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沈元東介紹,低收入農戶統籌健康保險的投保人為麗水市農業農村局,由中國人壽承保麗水市相關縣(市、區)低收入農戶醫療補充政策性保險項目。
“多虧國家政策和針對我們低收入的保險,讓我能看得起病。”家住景寧畬族自治縣紅星街道嶺北村的農戶雷女士告訴記者,近三年住院及特殊病種門診共産生醫療費用達26.69萬元,對於生活本就拮據的她來説,這是極大的負擔。
然而,在醫保、救助補貼以及低農統籌健康保險的報銷下,雷女士三年以來自付相關醫療費用不到1.5萬元,解決了她看不起病的難題。
“下一步,中國人壽壽險麗水分公司將繼續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協同開展更廣泛的宣傳工作,從而提升農戶對政保合作項目保險重要性和利民性的認知,真正讓保險惠及於民。”中國人壽壽險麗水分公司總經理孫建軍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