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目前已達4922家 硬科技築牢制造業強國地基 “小巨人”加速赴A-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1/20 09:11:31
來源:證券日報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目前已達4922家 硬科技築牢制造業強國地基 “小巨人”加速赴A

字體:

1月18日,南京滬江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滬江材料”)在北交所上市,A股市場再添一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據悉,2020年,滬江材料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從乏人問津到近兩年的持續火熱,曾作為工信部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評審、現任職中國電子商會“專精特新”企業服務中心執行主任的狄前防回憶稱,工信部于2016年開始策劃專精特新“小巨人”項目;後在2018年組織各地進行申報,彼時各方對此關注度並不高,因此申報企業數量非常少;2019年再次聯繫各地方,希望能補報一批企業名單。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首批248家企業名單正式出爐。

截至目前,工信部已累計公布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數量從首批的248家,增至第二批的1744家,再增至第三批的2930家。

畢馬威投資戰略與並購融資全國主管合夥人王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工信部目前已入庫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來看,補短板、填空白、深耕細分市場、重研發、産業和資本價值提升潛力大,已成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代名詞。

“專精特新”熱力值拉滿 浙粵魯三省企業數量佔“大頭”

隨著近期多地“兩會”陸續召開,部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已納入部分省市的重點規劃。

例如北京市表示,全力支援新三板改革,用好北交所,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係,培育推動更多“專精特新”企業上市;浙江省設立的目標是,新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單項冠軍企業20家。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馬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注于産業鏈上某個環節,聚焦核心主業,創新能力較強,已成為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載體和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提高産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堅實保障,是我國轉變經濟結構和布局未來産業的戰略重點,也是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工信部數據顯示,目前已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共4762家(剔除第二批160家未公示企業),帶動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萬多家。從企業所屬地域看,“上榜”數量排名前六位的依次為浙江省、江蘇省、山東省、廣東省、上海市和北京市,均超過250家(大連、寧波、廈門、青島、深圳單列,不計入統計數據)。

在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看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地域分布與區域工業體係、産業基礎、要素集聚程度、營商環境及相關産業政策的支援引導等均有關聯。一般來説,在工業産業鏈體係相對完備,金融、人才等要素較為豐富,且有相關産業等政策支援的地區,出現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概率更大。

“浙江省、廣東省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居前,可以説在情理之中。”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對記者表示,一方面,這兩省經濟較為活躍;另一方面,從歷年A股IPO企業數量來看,這兩個省份同樣相對靠前。而對于企業總數排在全國第三位的山東省來説,這或與制造業是該省強項有較大關係。

持續加注硬科技 築牢制造業強國地基

説到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似乎總離不開“細分領域”這一限定詞。那麼,細分領域究竟能細分到何種程度?

北交所上市的中航富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魯軍倉告訴《證券日報》記者,2007年公司發布亞洲連接器第一項國際標準,打破了部分發達國家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壟斷局面。截至目前,富士達已擁有國際標準11項,專利200余項,其中30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公司也成為我國射頻連接器行業擁有IEC國際標準最多的企業,真正實現了連接器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産業報國夢。

貴州振華群英電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華群英”)副總工程師馮小林向記者介紹,作為省級創新型企業,振華群英掌握了繼電器、接觸器和智能控制模組/組件的關鍵技術,擁有國家專利近200件,其中發明專利30余件。另外,公司産品在市場佔有率亦位列前茅。

可以看到,深耕專業領域、聚焦關鍵技術愈發成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代名詞。而從行業分布來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機械設備行業有1194家,電腦行業有569家,化工行業有434家。三大行業領域企業總數共計2197家,佔比超過四成。

“這三大行業佔比近五成,符合我國經濟發展基本情況。”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機械設備、電腦和化工行業不僅更為強調“專精特新”的重要性、專業化及精細化程度,亦是我國工業化、數字化進程階段的重要體現。

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對記者表示,專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業長期深耕細分市場,創新實力強、市場佔有率高、掌握核心技術,處于産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環節,對于補鏈強鏈、解決“卡脖子”難題、推動“雙迴圈”等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而且能夠及時對接和適應新技術及其應用,進而促進産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關注企業成長 政策面厚植發展沃土

小企業撐起大市場,小企業成就大事業。經梳理髮現,去年以來,國家層面陸續出臺《關于支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品質發展的通知》《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辦實事清單》《“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北京市、湖北省等多地也不斷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派發政策紅包。

結合《證券日報》對多家中小企業的採訪來看,“資金支援”無疑最受企業追捧。

北京可信華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可信華泰被認定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後,享受到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推出的“中小企業服務券兌付”的優惠政策,節約了公司在人員招聘、智慧財産權辦理等費用支出。

南京中電熊貓晶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熊貓晶體”)董事長李冬強告訴記者,2020年被評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後,得到了政府給予的專項扶持資金,以及在新的技改項目建設方面給予的優先和優惠政策,有力地幫助公司進一步擴大産業規模及生産能力。

魯軍倉介紹,被評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之後,富士達亦獲得了包括資金補貼、金融扶持、政策幫助等多方面的支援。如資金補貼方面,先後獲得國家、省、市、區累計500余萬元的獎勵。

盡管在政策的支援引領下,近年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跑出了加速度,但對于這類科技創新型企業而言,無論何時何地,資金與人才始終都是企業發展亟須解決的痛點和難點。

“對于熊貓晶體來説,由于部分産品研發難度大、投入大、收益慢,因此,希望政府及有關方面能夠組織定向産學研合作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幫助企業引進人才,提高技術創新和産品工藝研發能力,進而解決企業發展研發周期長、風險大以及投入回報低的難題。”李冬強稱。

馮小林表示,自入選成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後,振華群英的品牌效應、行業地位和知名度得到進一步提升。然而,面對産品訂單的迅猛增長,目前公司現有的基礎設施和生産能力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急需募集和爭取項目資金,加大科研技改投入,實施生産線改造項目,擴大研制生産能力。另外,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加強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顯得更加重要。當下,需要引進高端技術和管理人才,加快重大重點科研和技改項目實施,提升産品品質和生産效率,助力企業高品質發展。

“高端人才儲備不足”這一問題,同樣發生在北交所上市公司——山東萬通液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通液壓”)身上。公司董事長王萬法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坦言,隨著技術更新加快以及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為實現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戰略、保持競爭優勢,公司亟須持續引進高端研發人才,完善研發隊伍,進一步增強研發實力。

在田利輝看來,未來地方政府應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打造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形成重視人才、善待人才、培養人才的社會文化,以吸引更多科技人才聚集。

資本市場賦能 種子企業料迎更多資金“投喂”

當下,處于我國先進制造業各細分領域中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早已成為投資人與投資者的“心頭好”。

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月17日,滬深交易所中共有339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公司,首發募資金額累計約2056.66億元。結合北交所數據來看,目前84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有1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畢馬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中心全國負責人與資本市場咨詢服務合夥人喬漠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要解決制約中國核心制造業革新發展的兩個核心問題,需要從資本引導和人才鎖定兩個方面下手。僅從資本引導來説,應積極運用財政資金的杠桿功能,通過産業基金、國企控股或合資、綜合性金融産品的組合,鉚釘技術突破的長期價值實現。此外,亦可借助資本市場的融資便利,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提供資金支援,為企業持續研發創新及産業投資“造血”提供堅實的基礎。

喬漠認為,隨著資本市場改革的深化以及注冊制的持續推進,絕大多數尚未規模化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將進一步獲得通過資本市場檢驗自身價值的機會,也為其研發價值和利潤實現之間的同期錯配贏得了時間。總的來説,資本市場是見證和幫助“小巨人”企業成為撐起中國産業脊梁“小金人”的最好助力。

在工信部公布的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已上市的企業數量僅357家,尚不足總數的10%。

馬彬認為,上市企業數量較少,既與大部分企業對資本市場不太熟悉有關,亦受到上市成本以及缺乏專業機構的培育輔導影響。不過,隨著北交所的成立以及注冊制逐步實行,多層次資本市場有望補足普惠金融的短板,激發未來更多創新型中小企業關注資本市場,以滿足融資需求。

據李冬強透露,目前,熊貓晶體有上市融資的意願,相關改制方案正在報批中。

無獨有偶,可信華泰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透露,公司正積極與北交所、海澱區金融辦溝通交流,了解北交所上市新規,以加快公司上市的步伐。僅從現階段來説,公司正在準備股份制改造。

【糾錯】 【責任編輯: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