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1/ 30 15:26:47
來源:新華網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中國銀行聯合大型金融及康養機構等共同發起個人養老服務計劃側記

字體:

  滿足我國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人民百姓福祉。

  作為一家具有109年歷史的大型商業銀行,中國銀行服務著9900多萬老年客戶。2021年1月28日,中國銀行聯合銀聯、知名證券、基金、保險、信托等大型金融及康養機構,以及生活文娛等領域的頭部互聯網及傳媒企業,共同發起個人養老服務計劃,構建“養老+金融”的銀發場景生態金融服務模式,力求為老年人構建美好的數字化品質生活。

  “是黨的富民政策幫了我。”作為一名跟黨同年的百歲老人,中行退休老員工陳寶玲在回顧自己的一生時動情地説,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是黨和中行幫助了他,也教育他要多幫助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也正是這樣,他退休以來,為實現回報社會的心願,默默無聞地做了很多善事,比如長期不間斷地為希望工程捐款、為醫療事業捐角膜。

  在現場的另一位80多歲的老人吳德芳博士,是中國銀行馬來西亞分行的客戶,也是一位華商代表。幾十年來,老人都在異國他鄉弘揚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文化學者、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引用荀子的兩句話來談自己眼中的長壽,“你心情舒暢的時候壽命一定是長的。你天天擔心自己,患得患失,那麼你的壽命就一定不長。”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3年前退休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楊立新認為,跟以前比,現在許多老年人的消費需求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普遍呈現出品質化、多元化、個性化、便利化趨勢。“國家政策為養老服務提供越發寬鬆的環境,企業家也積極介入促進銀發經濟的發展。中國銀行召開了個人養老服務發布會就是一個很好的惠民之舉。”

  在楊立新看來,老年人退休要想生活得幸福,就要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醫”。老有所依,就要讓生活品質不能因為物價水準和通貨膨脹而貶值,這要求老年人做好諸如保險保障,甚至是財富管理。老有所醫,就是老年人要鍛煉好自己的身體,在得病的時候能夠得到及時方便的就醫,並且還要有子女在精神上的理解和溝通。“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像中國銀行這樣的企業開始重視養老服務了,讓老有所依和老有所醫逐步成為了現實。”

  “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個人都有父母,每個人都會老去,百善孝為先,這是深入我們民族骨髓的一個品質。”新華社高級記者、新華網總編輯助理劉洪在發布會現場講述中表示,父母在不遠遊,父母在故鄉就在,父母不在我們不再是歸人,我們只是過客,所以必須多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多聽聽他們的嘮叨。“當然今年非常特殊,國家號召就地過年,我們想回去也回不去,(所以)平時要常回家看看。”

  劉洪關注到,在當前數字時代如何以人性化和精細化的社會治理讓廣大老年人更好適應,並融入這個智慧的社會,讓每個老人享受到更便捷,更有尊嚴的生活。尤其在金融領域,銀行的智能化趨勢不斷加大,但老年人在努力追隨數字時代的腳步方面明顯有點力不從心,希望金融機構能為老年客戶群體提供更多適老、親老等有溫度,有個性化的服務。

  “中國銀行在養老服務方面進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努力和探索,積極將金融服務融入社區、街道,融入老年客群的日常生活,使金融服務的溫度跨越數字鴻溝。”劉洪表示,未來我們期待越來越多的銀行在這個方面更加擔當作為,樹立行業標桿。

  “個人養老聯合服務計劃”由中國銀行聯合中國銀聯、知名證券、基金、保險、信托等大型金融及康養機構,以及大型傳媒、互聯網公司等社會各界從事養老産業的行業機構共同發起。該計劃致力于通過參與各方的專業領域,為我國養老客群提供專屬金融服務、綜合康養服務、品質生活服務、適老智能服務等一體化、一站式“金融+”服務服務支援。

  歲月流金,銀發生輝。我們期待在養老金融的助力下,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享受更多更便捷的養老服務,過上幸福美滿的退休生活。

  

【糾錯】 【責任編輯:冉曉寧 】
閱讀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