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吃味道難以接受的苦瓜?印度咖喱是用咖喱樹的葉子做成的嗎?”7月6日,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係列情景大師課邀請到了中科院植物學博士、科學松鼠會成員史軍老師,帶領大家進行了一場主題為“農作物身上的人類進化史”的植物探秘之旅,揭示常見植物和日常飲食習慣中未曾注意到的奇特奧秘。
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係列情景大師課首次線上直播課程圓滿成功,吸引了10多家媒體全網聯動直播,總觀看人次達500多萬。此次情景大師課覆蓋了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在河南、廣西、甘肅、雲南、內蒙古、貴州、重慶、廣東、寧夏、海南、新疆等17個省份近970所項目受益學校,觀看直播的學生們積極線上留言、參與互動答題,線下實驗操作,學到了很多植物相關的科學小知識。
(學校學生觀看線上直播課程)
人類為什麼要“吃苦”?原來是在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
“凡是苦味的東西,多多少少都和毒有關。我們會把植物的微量毒性用在適當的地方,苦瓜就有類似的功能。利用它的苦味、維生素等成分來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也有利于提升食欲。但是,成熟後的苦瓜反而營養流失了。”史軍老師説道。
(成熟後的苦瓜有著甜甜的紅色籽粒)
但需要注意的是,苦味食物要慎吃,那是植物在釋放“我有毒”的信號。自然界中絕大多數苦味並不像苦瓜那麼溫柔,包括日常生活中能見到的黃瓜、西葫蘆,如果出現苦味,盡量不要食用。這些食物中的葫蘆素對人體有相當大的殺傷力,大量食用可能導致中毒。
(學生們聽史軍老師講苦瓜的故事)
人類選擇食用的東西只是為了飽腹?還往往是因為有益健康
你知道屠呦呦憑借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獎的事跡嗎?那是國人的驕傲!青蒿素自問世以來,已陸續挽救了全世界數百萬人的生命。但是在青蒿素誕生前,人類如何對抗瘧疾?很久以前,東南亞熱帶區域的人類依靠的就是吃咖喱。
盛行于印度,卻由英國人命名的“咖喱”是一種復合香料,裏面含有姜黃、大蒜、咖喱葉、丁香、肉豆蔻等香料,可以刺激人體産生大量自由基,去攻擊甚至殺死瘧原蟲。
在中國,其實也有類似的調味料,那就是花椒。史軍老師説道:“小朋友們千萬不要小看那些可以擺上餐桌的調味料、蔬菜、水果,他們絕不僅僅是為了飽腹和美味,很多時候選擇吃它是為了獲取某些對人體有益的特殊功效。”
科學小實驗:花青素在哪裏?
課程中,史軍老師還給大家演示了一個有趣的小實驗。運用花青素這種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遇鹼變藍和遇酸變紅的原理,判斷蔬菜水果是否含有花青素。史軍老師説:“科學的魅力在于不斷嘗試和挑戰未知的事情,從而知曉不曾了解的新知識。”他鼓勵大家多從身邊出發,去探知那些人類還未知的內容。
學校老師紛紛留言表達自己和孩子們的感受:“這種形式的課堂真是太有趣了,學生們聽得非常投入,完全沉浸其中。”“期待下次精彩的課程內容!”“這種形式的課堂真是太棒了!”課程一結束,許多學生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動手操作史軍老師介紹的“花青素在哪裏”的小實驗了。
首期情景大師課除了受到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受益學校老師和學生們的喜愛,也吸引了許多社會機構、校外活動中心的關注。其中,在上海陸家嘴望江驛現場觀看直播課的孩子們就在東昌綠地景觀設計師帶領下,進行了相關內容的活動拓展,展開了一次身邊植物探尋之旅。大家一起學習自然觀察的方法,認識八角金盤、香樟樹、玉蘭等景觀植物,並繪制了望江驛7號專屬植物地圖。
(可掃描二維碼看直播回放,和史軍老師一起動手尋找花青素↑↑↑)
《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係列情景大師課》是由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與平安公益基金會共同推出的實景科普網絡課程,科技日報社提供媒體支援。圍繞生命科學、農業科技、航空航太、智能制造、人工智慧等前沿領域,通過專家講解與實景展示的創新方式,為全國孩子們提供豐富的共同學習內容。讓更多的孩子們足不出戶就能雲遊重點實驗基地、中科院所、科技展館、動植物園、生態保護區等,開闊眼界,學習知識,激發孩子們學習科學的熱情,是“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7月份開始,將每月推出一期,請大家持續關注“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係列情景大師課”,敬請期待更精彩的課程內容。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品質發展,怎麼消除“遊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用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