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部針對歐洲方向,東北部威懾美國本土,俄軍中導系統將部署何方?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6 09:17:37
來源:環球時報

西北部針對歐洲方向,東北部威懾美國本土,俄軍中導系統將部署何方?

字體:

  俄羅斯外交部4日突然發表聲明稱,俄羅斯將不再遵守已失效的《中導條約》,下一步將針對美國及其盟友部署的陸基中近程導彈作出針對性回應。俄羅斯此舉立即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擔心新一輪軍備競賽即將拉開序幕。如今俄羅斯擁有什麼型號的中程導彈系統,未來又將會部署到哪呢?

  回應美國部署中導系統

  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稱,俄方一直在限制中近程導彈方面作出努力,曾直接呼籲北約國家在類似武器部署方面採取對應的限制措施,呼籲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支持俄方避免地區軍備競賽的努力。“但就事實而言,美制中近程導彈在歐洲和亞太等地區的部署規模在擴大。基於上述事實,對俄方來説,單方面限制部署陸基中近程導彈的條件已經消失,俄方不再認為此前通過的在部署陸基中近程導彈方面的自我限制與己方有關。”

  “榛樹”高超音速導彈被認為沿用了“亞爾斯”洲際導彈的技術,圖為“亞爾斯”導彈發射瞬間。

  美國《紐約時報》4日稱,俄外交部提到的《中導條約》是美國和蘇聯於1987年簽署的,其中明確規定禁止雙方部署射程在500-5500公里之間、從地面發射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根據該條約,美蘇銷毀了2600多枚中程導彈,這也因此被視為冷戰核裁軍的標誌性事件。但2019年在特朗普的第一個美國總統任期內,美國退出了該條約,理由是俄羅斯已經研製和部署了9M729巡航導彈,違反了該條約,但相關指責遭到俄羅斯方面的否認。報道稱,五角大樓提到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的另一個重要理由是,“如果遵守該條約,意味着美國不能在亞洲部署任何陸基中程導彈,將影響美國武力介入&&戰事的能力”。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後,俄羅斯方面曾&&“只要美國不部署,俄羅斯就不會部署此類(陸基中程)導彈”。但俄外交部在最新聲明中強調,如今情況已經發生變化,“美國及其盟國正在歐洲和亞洲部署陸基中程導彈”。美國去年正式宣布,將從2026年開始在德國部署此類導彈。當前駐紮在德國的美國陸軍第二多域特遣部隊是美國陸軍在西歐的主要遠程作戰力量。根據美軍規劃,該部隊將配備“精確打擊導彈”(PrSM)、“堤豐”陸基中程導彈系統和“暗鷹”高超音速導彈等。此外,美國還在太平洋方向部署了第一和第三多域特遣部隊,配備的武器種類基本相同。

  據介紹,美國多域特遣部隊裝備的主要遠程火力都在此前《中導條約》的限制範圍內。例如退出《中導條約》後,美國開始研製PrSM導彈的改進型號,其射程由此前的500公里提升到1000公里甚至1500公里;“堤豐”陸基中程導彈系統可以發射射程超過1500公里的“戰斧”巡航導彈,太平洋方向的第一和第三多域特遣部隊目前已經裝備了這種陸基中程導彈系統;“暗鷹”高超音速導彈屬於助推滑翔類高超音速導彈,由火箭助推器和無動力助推滑翔飛行器構成,最高速度可達17馬赫、最大射程2776公里。按照原先計劃,美國陸軍第一多域特遣部隊應於2023年率先裝備“暗鷹”高超音速導彈,但由於該導彈的後續測試屢屢出現問題,實際服役時間推遲到2025財年年末(2025年10月之前)。

  針對美軍這些部署計劃,俄羅斯此前已經多次發出警告。例如2024年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裏亞布科夫在回答“俄羅斯是否考慮在亞洲國家部署中近程導彈”時&&,如果亞洲出現類似的美國系統,俄羅斯就會考慮在亞洲部署中近程導彈。俄新社4日援引俄軍事專家阿列克謝·列昂科夫的分析稱,俄羅斯不再局限於自願暫停部署陸基中近程導彈,因為西方從未聽從莫斯科關於不要在歐洲部署此類導彈的警告。

  俄軍有哪些陸基中程導彈

  《紐約時報》提到,俄羅斯不再單方面遵守《中導條約》的聲明以及美俄在俄烏衝突問題上的緊張局勢引起了西方的擔憂,他們不願再次陷入危險的冷戰式軍備競賽。“在這種軍備競賽中,配備核武器的俄羅斯導彈可以在幾分鐘內到達歐洲各國首都,西方幾乎沒有預警或建立防禦的時間”。

  報道提到,根據俄羅斯媒體的説法,俄軍最新“榛樹”高超音速導彈可以在15分鐘內打擊德國拉姆施泰因空軍基地。這也是當前最讓美歐擔心的俄羅斯新一代遠程打擊武器。去年11月,俄軍首次將該導彈投入實戰,對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的工業綜合體發動攻擊。俄羅斯媒體介紹稱,該導彈射程在1000公里到5500公里之間,最快速度超過10倍音速,能夠攜帶多枚常規彈頭或核彈頭,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無法對其實施攔截。俄總統普京今年8月1日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會晤後&&,“榛樹”導彈的量産型已完成生産並交付部隊,未來它還將部署到與3個北約國家接壤的白俄羅斯。

  俄塔社4日援引專家分析稱,俄羅斯可能部署的中程導彈還包括陸基發射的“口徑”巡航導彈和改進型彈道導彈。據介紹,“口徑”巡航導彈屬於俄羅斯研製的新一代通用遠程常規巡航導彈,外形與美國“戰斧”巡航導彈類似,但打擊範圍更廣,其最新型號射程超過4000公里。目前“口徑”巡航導彈主要從水面艦艇或潛艇上發射,但在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後,俄羅斯已經加快其陸基發射版本的研製。

  此外俄軍還裝備有曾引發美俄爭議的9M729對地攻擊巡航導彈。根據俄羅斯此前公布的數據,該導彈可以由“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系統發射,採用與早期型號相同的發射助推器、主發動機和燃料系統,射程為480公里,符合《中導條約》的限制,而美國方面認為該導彈射程實際遠遠不止於此,並要求俄方停止裝備並全部銷毀該導彈。遭到俄羅斯拒絕後,美國以此為由退出了《中導條約》。俄羅斯技術專家承認,提升9M729巡航導彈的射程並不難,增加燃料箱、減少戰鬥部重量就能大幅增加其射程。此外,“伊斯坎德爾”系統配備的9M723戰術彈道導彈也可以通過類似的方法增加射程,或者基於該導彈技術研製射程更遠、精度更高的新一代中近程彈道導彈。

  具體會部署到哪

  俄塔社稱,為回應北約的威脅,新的導彈部隊肯定會逐步出現在俄羅斯所有的軍區,它們將配備陸基巡航導彈、中程彈道導彈和新型高超音速武器。“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在特別軍事行動框架內,俄軍對相關導彈系統進行更密集的戰鬥條件下測試。”

  報道稱,俄專家認為,隨着對部署中近程導彈的自我約束政策的結束,俄羅斯將根據具體武器的特點確定部署地點。“很明顯,這些導彈的很大一部分將部署在俄羅斯西北方向,另一部分將部署在俄羅斯歐洲部分的南部地區。”

  俄軍公開展示的9M729巡航導彈

  據介紹,部署在俄羅斯西北方向尤其是加裏寧格勒的俄軍陸基中程導彈將對歐洲構成極大戰略威懾。俄羅斯《消息報》此前曾提到,如果從加裏寧格勒地區發射射程約2000公里的中程導彈,其打擊範圍將覆蓋幾乎整個歐洲。而“榛樹”高超音速導彈從俄羅斯歐洲部分南部的阿斯特拉罕州卡普斯廷亞爾試驗場升空,20分鐘內就可以打擊任何歐洲城市。

  俄媒還提到,俄軍可以在東北部的楚科奇半島或堪察加半島部署“榛樹”高超音速導彈,以威懾美國。蘇聯於上世紀60年代曾在楚科奇半島部署了射程約4000公里的R-14中程彈道導彈。由於楚科奇半島隔着白令海峽與美國阿拉斯加相望,從該地區發射的中程導彈可以打擊北美大片地區。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