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億美元,“美國史上最高國防費”流向哪?-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10 10:48:42
來源:環球時報

1萬億美元,“美國史上最高國防費”流向哪?

字體:

  編者的話: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二任期伊始,明確要求五角大樓削減開支,甚至提出連續5年每年削減8%軍費開支的硬性要求,但特朗普和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7日的態度突然發生大轉變,首次提出高達1萬億美元的國防預算方案,這將創下美國國防預算的歷史紀錄。如此高昂的國防預算可能包含哪些項目,又真的能填滿美軍的“吞金巨獸”項目嗎?

  美海軍下一代戰鬥機概念圖(圖源:美媒)

  軍費開支突然轉向

  美國“政治新聞網”7日稱,特朗普在與訪美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即將公布的美國國防預算“接近”1萬億美元。特朗普&&:“雖然我們非常注重節省成本,但必須建設軍隊。”他還稱,美國必須強大起來,因為外面有“許多壞勢力”。

  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7日晚也在社交&&上發文稱:即將發布首個1萬億美元國防部預算。特朗普總統正在重建我們的軍隊,並且速度很快(附言:我們打算明智地使用納稅人的每一分錢——用於提升殺傷力與戰備能力)。

  報道稱,與美國國會今年分配給五角大樓的近9000億美元資金相比,特朗普和赫格塞思提出的這個數據大幅增加。但特朗普尚未具體説明這1萬億美元是否僅用於五角大樓,或是包括其他機構在內的整體國防預算。

  美國《軍事時報》8日稱,1萬億美元的國防預算將比當前財政年度的軍費增加12%左右,這與特朗普此前的表態截然不同。此前美軍正為削減8%的軍費預算而努力,赫格塞思還計劃在全球範圍內裁減數萬名文職人員,並整合國內外的基地,以節省開支。特朗普&&,至少部分新的國防預算將來自美國政府效率部下令削減開支所節省的資金。報道提到,多年來美國國會中的共和黨議員一直在推動增加國防開支,以應對日益增長的海外威脅和作戰需求。“即便如此,1萬億美元的軍事預算仍然無法達到特朗普要求的‘所有北約國家將其國內生産總值5%用於國防的既定目標’”。

  軍事專家張軍社9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對“美國1萬億美元國防預算”要進一步觀察。張軍社&&,今年2月赫格塞思稱已指示五角大樓官員制定方案,目標是在接下來5年內每年削減8%的國防預算,“美政府在很多方面言行不一、前後矛盾,因此相關説法能否實現、如何實現,還需進一步觀察”。

  美軍中的“吞金巨獸”

  截至目前,特朗普並沒有對外發布萬億美元國防預算將用在哪些方面。《軍事時報》注意到,特朗普&&,用於國防的額外資金將使該國能夠獲得未來所需的新裝備和新能力。

  從預算撥款項目來看,美國國防預算主要包括行動與維持費用,軍事人員費用,採購費用,研究、開發、測試和評估支出,軍事建設以及其他費用。此外,通常統計的國防預算還包括了美國能源部與其他部門的國防相關開支等。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冷戰結束以來,美軍一方面急於謀求全球部署並介入多場局部衝突,導致主戰裝備使用過度;同時又盲目自信,放慢了新裝備的研製節奏,認為現役裝備擁有足夠的技術優勢,修修補補後足以壓制潛在對手。

  由此帶來的後果近年集中爆發。據美國海軍學會網站報道,美國國會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無論是美國空軍的F-15C/D、F-16C/D戰鬥機,A-10攻擊機,B-1B戰略轟炸機,還是美國海軍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亦或美國陸軍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和M109自行榴彈炮,以及“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都存在過度使用、超期服役等嚴重問題。但美國國會拒絕讓這些裝備大規模退役,以避免美軍主戰裝備規模出現大縮水的情況。

  據介紹,目前美軍正在同步推進多項重量級主戰裝備的更新換代,個個堪比“吞金巨獸”。美國海軍正在建造“福特”級航母、“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星座”級護衛艦等新一代主力戰艦。例如“福特”號航母造價約130億美元。

  美國空軍的“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項目的核心——第六代戰鬥機F-47雖然已經花落波音,但其成本問題依然令五角大樓擔憂。根據前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的説法,該戰鬥機的單價預計約為2.5億至3億美元,是現役F-35隱形戰鬥機的3倍左右。由於採購單價過高,美空軍最初計劃只採購200架。

  美國空軍參謀長阿爾文也透露,預計F-47的採購數量將超過F-22戰鬥機,後者的服役數量約為180架。加上與F-47配套的協同作戰無人機(CCA),預計美空軍將在未來戰鬥機領域投入數千億美元。

  更大的“吞金巨獸”來自“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集體更新換代——新一代“哨兵”洲際導彈、“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與B-21隱形戰略轟炸機。

  美國海軍計劃採購12艘“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以替換上世紀70年代開工建造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建造總費用從2015年評估的770億美元,一路攀升至超過1100億美元。B-21隱形戰略轟炸機的研製進展相對順利,但美國《國家利益》網站稱,該項目的總成本依然驚人,或突破2000億美元。

  想用軍事力量實現“美國優先”霸權

  除了這些美軍持續多年的超級採購項目,特朗普上&以來也讓美國軍費增加了新的開支項目。美國“防務一號”網站稱,特朗普於1月27日簽署命令,建造下一代國土導彈防禦系統——美國版“鐵穹”導彈防禦系統。一個月後,該導彈防禦計劃更名為“金穹”,而且還被列為受到保護、免受任何削減的國防項目之一。

  報道稱,根據特朗普的行政令,該系統的目標旨在採取多層攔截模式,能夠應對“彈道導彈、高超音速導彈、先進巡航導彈和其他下一代武器的空中攻擊”,並“加速部署高超音速導彈與彈道導彈跟蹤太空傳感器”“開發和部署具備助推段攔截能力的增強天基攔截器”等。因此“金穹”計劃也被視為新世紀的“星球大戰”計劃,有美國參議員提出“鐵穹法案”,提議2026財年開始撥款195億美元實施該計劃。

  特朗普的1萬億國防費計劃遭到美國媒體的批評。美國“福布斯”網站8日刊發的題為“美國真需要1萬億美元五角大樓預算嗎?”的文章稱,五角大樓經常聲稱主要競爭對手是中國,並宣稱“只有在下一代武器的開發上超過中國,美國才能阻止中國的侵略行動,或者在與中國的戰爭中獲勝”。但報道強調,建造更多的核武器、戰鬥艦艇或成本高昂但未經驗證的導彈防禦系統,對解決美國最緊迫的安全挑戰無濟於事。“事實上,這樣做很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糟,因為它會推動一場危險的軍備競賽,這只會使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之間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更大。美中這兩個核大國如果發生戰爭,對所有相關方來説可能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

  “福布斯”還批評説,從越南戰場到裏根時代的“星球大戰”計劃失敗,再到精確制導彈藥未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擊敗規模較小、技術水平較低的對手,美軍每次都聲稱這些“神奇武器”和先進的軍事技術將改變戰局,但實際上在這些衝突中,美軍昂貴且複雜的武器系統遠遠沒有如願發揮作用。“美國最近的遭遇無法證明,強調軍事優先的外交政策將使美國更安全。”

  張軍社分析説,美國一再提高其國防費,首先是不斷強化其武器裝備,加快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進一步拉大與其他國家的差距,保持對其他國家的絕對軍事優勢。其次是要利用軍事力量來實現其“美國優先”霸權目標。

  張軍社&&,美國若真的推出1萬億美元國防預算,將創下本國歷史新高,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目前,美國國防開支超過包括中國、俄羅斯等多國的國防費總和,這顯然是窮兵黷武之舉。在美國國債規模已突破36萬億美元的情況下,美國還想繼續將國防預算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這完全是借債發展軍事力量。“其本質是以強大的軍事力量恐嚇、脅迫他國,實現其霸道的政治、經濟等目的。”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